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武汉文旅人的家国情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07  浏览次数:252067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瞿祥涛 王永娟 韩洁今年恰逢国庆、中秋双节叠加,节日气氛愈发浓厚。与此同时,今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不畏艰险、同心战疫的经历,让我们在阖家团圆、欢度佳节的时刻,更加深刻地体会
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 瞿祥涛 王永娟  韩洁 

今年恰逢国庆、中秋双节叠加,节日气氛愈发浓厚。与此同时,今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不畏艰险、同心战疫的经历,让我们在阖家团圆、欢度佳节的时刻,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家国情怀的珍贵。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对曾经战斗在抗疫一线的武汉文旅人来说,从春节到国庆、中秋,从封城到自由出行,他们有什么触动内心、厚植家国情怀的故事?对伟大抗疫精神有哪些切身感悟?双节期间,他们所在的文旅单位计划开展哪些活动?对祖国和家人又有哪些祝福?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的讲述


1

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安全保卫部副主任陈予安:只要群众有需要,风雨无阻提供服务

疫情暴发后,武汉很多繁华热闹的地方都没有了人烟,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大年初一,我在馆里值班,手机里的车友微信群响个不停,大家在群里商量:“我们都年轻力壮的,应该做点什么,大家组织一下。”

第二天,群里传来消息,已经与武汉市洪山区武铁佳苑社区联系上,该小区需要车辆保障医护人员和必须外出人员的出行。我第一个报名,开启了81天的抗疫志愿服务生活。

最初,爱人并不支持我的选择,我也没敢告诉父母,以免年近八旬的他们担惊受怕。正好当时我已经完成春节期间的单位值班,就开着自己的车出去,想着能做一天算一天,能帮一人是一人。

疫情期间,陈予安驾驶爱车行驶2万多公里,保障社区居民出行。

我出身军人家庭,长在部队大院,这让我在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都愿意出头。平时没什么事不觉得,但疫情来袭,内心那团火又被点燃了,有些事情必须去做。

大年初三,我到社区报到。当时条件很差,仅有的防护物品就是口罩。不得已,我把稀释后的84消毒水当作消毒液,将衣服、车身都喷了。后来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武汉防疫物资不再匮乏,我们的志愿车队也配备了防护服和护目镜等。

我的任务主要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出行服务: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7点,等候社区的用车安排,同时也在社区做一些搬运、分发物资等力所能及的工作。社区里有个病人,每周要去医院做3次透析,我每次都是早上6点半准时接上他,然后送往10公里外的武汉市第三医院,待做完透析后,再送他回家。

也有社区居民坐车后要付钱,我都一一谢绝了。我是志愿服务,不是为了挣钱。有时,我已经回到家,社区临时安排了出车任务,我二话不说就往回赶——只要群众有需要,我肯定风雨无阻提供服务。4月上旬,有新闻报道武汉血库告急,我在送一位社区居民到医院看病的间隙,还献了400毫升血。

81天里,我为社区600余人次提供了出行服务,行驶里程两万多公里。这81天也会担心:万一接触了新冠肺炎患者可能就被隔离了,甚至有难以想象的结果。然而,我并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也不曾有过片刻动摇。

4月16日,我结束在社区的服务,回单位上班。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严格按照要求,逐一做好恢复开放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设定观众预约流程、安装安检闸机通道、设置临时隔离观察场所等,确保开馆后安全运行。

6月14日,纪念馆终于恢复开馆,我和同事兴奋地迎接观众的到来。做安保工作容不得半点儿松懈。观众入馆,必须进行身份证核验、出示本人预约码、接受体温检测,未见异常后方可入馆;必须全程佩戴口罩、严禁聚集、文明参观、服从工作人员管理,每一项我们都细致认真地执行。

    7月8日,陈予安培训保安队员正确使用消防水泵。

恢复开馆后,馆里举办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展、第二期“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海报展等一系列线下展览,还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展览,与湖北省博物馆共同举办了“湖北省第十二届晒谱节”。6月25日,纪念馆邀请10位抗疫一线代表和近30位武汉市民,共同开展“万‘粽’一心 代代‘香’传”端午节主题社教活动。疫情之后,我们更加努力向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更优质便捷的文化服务。

前不久,在文化和旅游部推荐下,我被授予“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我将继续贡献光与热,只要国家和这座城市需要,我一定尽力而为。

国庆、中秋假期,馆里特别举办“弘扬抗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系列作品展,一定有很多观众前来参观。我虽然放假5天,但并没有安排其他出行计划。在和家人团聚的同时,我将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与安保团队一起,拧紧安全阀,保证游客安全。



武汉黄鹤楼景区工作人员江萌:同父亲并肩战斗,累和怕也就忘了

今年春节过得并不踏实,虽然家人都在身边,但因为疫情影响,内心充满不安。我也总在想作为党员,我能做点什么。2月中旬,武汉号召全市党员干部下沉社区,随后我主动到自己的居住地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街丁字桥社区报到。

下沉社区的日子,最难忘的是2月18日、19日。我和其他党员进入长投珑庭等小区进行排查。挨家挨户敲门询问,两日共计排查719户居民,还参与了测量体温、给医护人员家属送爱心包、帮居民买药等工作。每天从早9点忙到下午5点,因为要不停敲门,即便特意戴了两副手套,最后还是都破了,排查完更是腰酸腿疼,像爬完一座大山。

“全副武装”的江萌(左)敲门入户排查

除了身体上的疲惫,还有心理上的顾虑。大多数居民也有顾虑,有的隔着门答话,还有的一个人在家,孤独久了,想和来排查的人多聊几句。

这些经历让我感慨颇多,我在微信朋友圈写道:“说不累是哄人的,说不害怕也是假的。医生、警察、物业管理人员都是普通人,只不过是一份责任在肩,当全身心投入时,也就忘了累和怕。长时间穿戴防护衣物而产生的共情,只会让人更加心疼和敬佩这些逆行者,也意识到长久以来被家人照顾是多么幸福。”

当然,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与我同为黄鹤楼景区工作人员的父亲,也战斗在抗疫一线。父亲是个要强的人,工作上从不甘落后,他甚至比我先下沉到社区。得到消息后我特别担心,毕竟父亲有高血压,我内心里不想让他去,但我清楚他一定会去的。他说:“我们的家风是清白为人、干好本职、学有所长、提高自己、回报社会,我们都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有同事评价我们爷俩儿:“在这对父女身上,既体现了党员的自觉性,也体现了优良家风的传承。”

4月29日,黄鹤楼景区终于恢复开放。当天,我们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活动,来自武汉各行各业的战疫者代表,撞响千禧吉祥钟祈福。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我和父亲又回归到本职岗位。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心用情服务好游客,让他们来黄鹤楼玩得放心、开心。

渐渐地,游客多了起来,特别是湖北开展“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全省A级景区向全国游客免门票开放之后,黄鹤楼的游客量一路走高。7月的接待量近4万人次,对比6月接近翻番;8月,武汉京剧院、武汉爱乐乐团、武汉说唱团等院团还来到景区演出,为游客送上文化大餐;到了9月,其中一天有2.3万人前来打卡,创今年新高。我逐渐感受到了城市的复苏,再回头去想疫情期间下沉社区的经历,一切都值了。

         10月1日,江萌在工作的间隙接受采访。

国庆和中秋假期到了,黄鹤楼景区将迎来旅游高峰,景区也将推出“穿越时空、对话古今”、实景演艺《大明鹤舞》、中国传统手工艺民俗表演等活动,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也意味着与往常的节假日一样,我和父亲要坚守工作岗位,服务游客。和游客同在黄鹤楼度过佳节,对我和父亲来说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不能休假不重要,正在复苏的城市给人们带来的安逸与踏实,才最为珍贵。



武汉朝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姜斯棋:等待只为更好地相见

回想起2020年初,怎么都想不到,辞旧迎新之际,等待我们的会是一场噩梦。当时我在武汉的新房刚收拾好,爸妈专程从老家过来,一家人开开心心聚在一起,准备在武汉待几天后就一起回老家过年。殊不知,疫情来势汹汹,爸爸单位急召,他于是先行返回。

我的一场病毒性感冒打乱了计划,妈妈暂时留下来照顾我。当时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已十分严峻,10多年没发过烧的我心里特别慌,还好最终虚惊一场,1月23日早晨,我退烧了,迷迷糊糊却听见电视新闻里播报:武汉,封城!

看着新闻里确诊患者数据不断攀升,我的焦虑也随之加重。就在这时,武汉旅游体育集团发出党员参与给定点医院送餐的号召,我们公司作为集团旗下一员,迅速响应,我也毫不犹豫加入了。我内心充满了信念,相信只要和武汉站在一起,没什么劫难过不去。

妈妈听说之后对我说:“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毕竟你和你爸都是党员,你爸已经在老家参与抗疫了,你不能落后了!”那一刻,我心情复杂,除了不舍、担心,更多的还是骄傲、感动。

姜斯棋在疫情期间参与社区消杀工作

随后,武汉旅游体育集团成立防疫指挥部,号召在汉员工奋战一线、参与社区抗疫工作。在交通极度不便和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我每天和小伙伴穿过武汉大街小巷,全城搜寻物资提供给一线人员。几天连轴转,大家都很疲惫,眼神却依旧坚定。同事王文静每天晚上都要在视频里哄儿子睡觉,她跟儿子开玩笑:“妈妈和大家一样都在打怪兽。”挂了视频之后则默默擦眼泪。后来,我们转移到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参与消杀、代购药品等工作。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得到了全面控制,文旅行业逐渐复苏。4月27日,知音号游轮复航,开放了码头、趸船及顶层甲板;5月31日,游轮白天场对外开放;6月24日,全面恢复正剧演出,开放所有区域⋯身为知音号剧场部高级主管,我迅速制定出一套现场防疫复工方案。在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扫码、测体温、各类消毒、防疫相关物资及应急预案迅速落地,让现场员工安心复工的同时,也保障对客防疫服务从观众进场开始到观演结束每个环节都无缺漏。

有一次,一位观众沉浸在剧情中不慎丢失口罩而略显惊慌,服务人员发现后,迅速递上新口罩,让他安心观演。观众走在码头内随处可见手部消毒装置,工作人员也会时时给予温馨提醒。

知音号复演后,游客在船上开心留影。

截至目前,我们演出超过60场,每场游客接待人数均达到防控要求的最高限额,再现一票难求盛况。外地游客占比也达到了两成至三成,我们熟悉的生活又回来了!

作为文旅人,每逢假期都是我们最繁忙的时候,无法抽出时间陪伴家人,我常常觉得愧疚。好在父母特别能理解我,免去我的后顾之忧。

停泊在长江边的知音号已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今年的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知音号游轮每天晚上有两场演出,其中10月3日至5日重启白天场,开放入口廊桥、趸船、一层舞池和酒吧、顶层甲板区域,游客可以登船体验沉浸式、主题式趣味互动活动。我和同事都会坚守在一线。

   10月1日, 姜斯棋和同事坚守工作岗位,在知音号上用精彩演出祝福祖国。

我也特别赶在节前实现了带妈妈来看演出的愿望。江风拂面,我们娘俩站在船甲板上,抬头是一轮圆圆的月亮,眼前是大武汉美丽的夜景,我倚在妈妈身边眼眶热热的。脚下这片土地承载着我们的热爱,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所有的等待都只为更好的相见。


武汉图书馆馆长李静霞:书香是对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守护

国庆和中秋双节来临,远在北京工作的儿子返回武汉,我们迎来团聚的时刻,内心倍感温暖。在阖家团圆的节日,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已经过去的那个春节的抗疫故事,点点滴滴令人思绪万千。

1月23日凌晨,武汉按下了暂停键,事出突然,馆内工作尚未完全安排妥当,我仍像往日一样准点到馆。尽管已张贴了闭馆通告,大门口仍有不少读者,我们一一耐心解释,将大家劝离。

闭馆了,图书馆人的使命和职责还在,书香是对城市最温暖的守护,我们该怎么做?当时,各种信息铺天盖地、真假难辨,急需收集和宣传权威、可靠、实用的防疫信息,引导市民科学防范。我们第一时间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一书的版权方广东科技出版社取得联系,于1月25日通过我馆微信公众号推出全书电子版,之后又相继推出了多种权威健康信息。

宅家的市民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闭馆不打烊,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线上平台,举办线上“书香战疫,阅读伴我”主题作品征集、疫情防护科普知识竞答、传统节日猜灯谜、“我的战疫”阅读马拉松线上快闪赛等活动,为市民带来慰藉和希望。

2月3日,生命之舟方舱医院开建;2月7日,我们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建立“汤湖微书房”;3月5日,在湖南湘雅第二医院援汉医疗队驻地建立“逆行天使书吧”;3月8日,我们向黑龙江省第六批援鄂医疗队巾帼英雄捐赠了防疫物资以及地方文化书籍⋯疫情期间,武汉地区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共建立了83座图书角,从方舱医院读书哥内心的安宁到医疗队队员看到图书时脸上洋溢的欢喜,我感受到了阅读的力量。

战疫期间,李静霞(右)下沉社区为年迈居民送去生活物资。

疫情肆虐时,作为一名党员,我响应号召,从2月3日开始下沉社区防控一线。值守之时,我和同事一起向社区积极推荐数字资源,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下沉帮扶的58个社区内,张贴“云阅读”二维码,积极引导居民扫码阅读,并利用社区微信群、网格群、读者交流群等,持续推送健康防护、心理调适、文学经典等电子书籍和图书馆讲座视频。

别时寒冬暮雪,再见仲夏芳菲。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武汉图书馆于6月12日恢复开放,全面消杀、健康登记、错峰限流、无接触服务⋯在严格执行防疫要求的前提下,我们不遗余力为读者提供舒心、安心的阅读环境。

此时,线上的阅读活动仍在继续。武图线上讲座、系列线上展览、端午节线上读者活动等,让书香继续在线上陪伴着广大读者。线下,系列展览和读者活动也让武汉图书馆恢复了人气。疫情期间,我曾写下“期待不久之后,在清晨的武汉图书馆门前,再现蜿蜒数百米的读者长龙,书香重满江城”的期望,如今,这一幕已经回来。开馆3月有余,我们每天都能收到读者的“表白”式留言,不少读者称,图书馆的“回归”是这个城市最温暖的守护,这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国庆期间,李静霞在闲暇时间逛书店。

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图书馆人的职业精神激励我将服务社会、服务读者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国庆和中秋来了,我和同事们也准备好了丰富的文化大餐供市民享用,古韵中秋——游园会、“我们的节日·国庆·中秋”主题图书推荐、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展、国庆71周年荐书特辑等15项线上线下活动将轮番登场,让书香伴着大家过节。

(韩洁统稿,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