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程佳
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老城西北约28公里的龙岩山巅。这里本是一座荒山,经过挖掘、整理、保护,700多年风雨苍凉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2015年7月,海龙屯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贵州首项世界文化遗产。
这为当地带来了巨大改变。遵义汇川区在着手对海龙屯开发利用时,选定了“旅游﹢扶贫”的发展战略。如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红利已经广泛惠及当地百姓,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在当地扎下了根——
“我们是‘海龙屯大学’毕业的”
讲述人:李飞 贵州省博物馆馆长
外界可能以为,海龙屯的考古工作在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前就已经收官了,其实没有。直到今年5月,我才结束了海龙屯上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8年来的绝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屯上度过的。
2012年4月23日,我带着团队,背着沉重的设备,攀爬陡峭的石阶,登上沉睡了数百年的古堡海龙屯。这个高山之巅、悬崖之上的海龙屯曾无限辉煌,但雨打风吹去,大部分遗址已淹没于灌木、草丛之中,有的甚至深埋在数米深的泥土之下,而且从未有人开展过任何研究工作,可以说,当时关于它的资料几乎是一片空白。
一蒂孤悬,群山固结,三面环溪,只有东西两侧有小路可通往屯顶。1300余米的海拔,交通完全靠走,山上物资缺乏,条件非常艰苦。特别是考古队入驻之初,水电不通,春夏多雨,冬季潮寒。因为频繁地上下海龙屯,我患上了滑膜炎;队员韩文华在一次下山途中不小心摔了一跤,人高体重的他由12个人抬到医院救治,昏迷8个小时后才苏醒;负责参与海龙屯考古现场协调的遵义市文物局工作人员何烨在陪同专家考察时中暑昏倒。
“申遗”最关键的3年里,考古队员没有节假日,夜以继日地工作,加班至凌晨两三点是家常便饭。2012年持续发掘275天,2013年151天,2014年311天。在厘清思路的前提下,如此高强度的野外工作,为呈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遗”文本提供了科学、强有力的支撑。边发掘边整理,边研究边保护,我们深刻挖掘遗址的内涵,取得许多重要发现,改变了人们对海龙屯的认知。比如,厘清了新王宫的格局、年代和性质,解决了建海龙囤所需的砖、瓦、木、石等建筑材料的来源问题,廓清了海龙囤的格局及其从宋代到明代的历时性变迁,弄清了海龙屯与周边诸屯的关系等等。
记得有一次,发掘出了一大堆青花瓷的碎瓷片,大家兴奋极了。但惊喜是短暂的,接下来拼接这些瓷片耗时巨大,漫长又枯燥,队员们一度想搁置。考古队就像一个工程队一样,我是领队,一方面要使队伍有统一的工作方向,一方面要把枯燥的工作赋予积极的意义,将其传递给每一个队员,鼓舞斗志。我猜测这些瓷片很可能是个公道杯,这公道杯的神奇之处在于一旦倒水超过某个位置就会一滴不剩地全部消失。我就用牛奶盒做了一个虹吸原理的实验,将牛奶盒改造后,当水面超过吸管的位置,水果真全部漏掉了。做完这个实验,队员们原本连日工作中已疲软的精神一下振奋起来,重新投入工作,将这个公道杯拼好了。
2015年之后,我们工作的重心转为室内工作,对发掘出的材料进行系统整理。2017年3月,我的工作关系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整到贵州省博物馆,暂别海龙屯。虽人在贵阳,但海龙屯后期文物整理和考古报告未完结,我始终放不下。2018年10月,在我的再三请求下,我又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海龙屯,一待又是近两年。于我而言,想必也是我考古职业生涯中唯一的一次,再不会有一个地方的考古发掘会让我如此痴迷,如此念念不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仅将一座荒山推向了世界,还在当地培养了一批素质过硬的技术人才。考古工作需要长期持续地坚持下去,像海龙屯的发掘研究可能需要几代人持续不断推进。我们依托海龙屯考古发掘项目选派人、发现人、培养人。2013年12月以来,根据“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实施方案”的精神,受贵州省文化厅的统一安排,我们把“三区”人才的建设与海龙屯“申遗”工作结合起来。
海龙屯考古队的谢长勇本是海龙屯山下的人,一开始在工地里做工。他很喜欢考古,我们对他进行了重点培养,鼓励他边工作边深造。当时,海龙屯“申遗”成功,媒体蜂拥而至,有记者问他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学什么专业的,他闪烁其词地回答说是学美术的。看到报道后,我对他说:“5年,曾经的高中生都已经大学毕业,这5年我们在屯上所做的事、所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了许多大学里能得到的。以后谁再问,我们就自信地回答是‘海龙屯大学’毕业的。”
现在,谢长勇已经取得大专文凭,目前正在攻读本科学位。他已经是贵州做青花瓷器最出色的几个人之一,成了海龙屯工作站的中坚力量。
不禁想起当年我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第一志愿选择的四川大学中文系,不料当年中文系竞争太激烈,分数不够的我不幸落榜,于是校方便将我调剂到与中文系同在文科楼的考古系。那时我根本不知道考古是做什么的,就进入了当时罕有人报考的考古系学习。没想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考古为我打开了另一扇大门。学习中,我对考古逐渐产生了浓厚兴趣。
手持一柄青铜剑,与古人进行跨时空的对话,这就是考古人的“特权”。面对的虽是废墟,但黄土之下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不断激发考古人去探索、去阐释,这一过程充满挑战,也充满了乐趣。考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分为考古调查、文物发掘、文物整理、考古报告出版。完成考古报告是参与海龙屯考古发掘工作者的责任,一份完整的考古报告将为今后的考古工作者提供直观、科学的考古资料和依据,使没有亲临现场的考古工作者凭借报告就能开展更多研究工作。值得庆幸的是,今年将完成上百万字的考古报告,为海龙屯考古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之后也将完成出版工作。
考古队改变了我的人生
讲述人:葛乾江 贵州巢经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走到今天成为公司的总经理,我心里深深感激考古队给家乡带来的变化,以及给我的人生带来的巨大改变。我是农村长大的,就住在海龙屯山脚下,家里条件非常艰苦,从小住的是土墙房,吃的是苞米,穿的衣服是亲戚朋友的旧衣服。以前,海龙屯在没有开发之前,可以说环境很差,我们读书的时候要来回走3个多小时。初中毕业后,我出去打过工、修过车,还被人骗进过传销团队。
2009年,我回到海龙屯,开了一家客栈,叫“播州农家”,头几年都是亏本。后来,考古队来了,帮海龙屯挖掘出价值和文化,还吸引了媒体关注,生意开始好起来了。记得考古队刚刚进入海龙屯时,大家都很不理解。直到乡亲们看到了他们做的工作,明白他们是在为海龙屯做实事,便渐渐支持他们了。
当时,李飞老师带领的考古队认真敬业的工作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经常和考古队一起考察海龙屯,在两年多时间里走遍了所有山头、田间。这促使我对文物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和感情。2012年,我放弃了生意还不错的客栈,开始从事文物修复工作。我参与的第一项文物修缮工作是务川龙潭申佑故居修缮,最后做专家评定时得到了很高的验收分数,坚定了我继续从事文物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后来,我又参与了贵州铜仁乡愁馆的建设、娄山关的观海楼修缮等等。
我是一名初中生,没什么文化。以前别人问我是哪里毕业的,我都不敢正面回答。李飞老师给了我勇气,他对我说:“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的人生格局是什么、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处理你所面对的人生困难。”
李飞老师教会了我怎么做人,做人要勤勤恳恳、认认真真,有目标、有信心,要有责任心。现在我们都很骄傲地说,我们都是“海龙屯大学”毕业的。我从一个家庭条件极差的迷茫青年,到后来找到人生目标,并且为之努力奋斗到现在,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可以说考古队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心里一直有个愿望,要为海龙屯做点事情。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景区成为经教育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批准的遵义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当时,来研学的学生只能简单地参观游览,没有真正参与实践课题,于是我们开始策划海龙囤研学基地项目。项目以海龙囤历史文化、考古资源为依托,引进贵州非遗元素,建成集考古游学、非遗体验与销售于一体的空间。项目前期已建设完成4个模拟探方,蜡染体验室、印染体验室、陶艺体验室及拓片制作体验室各1个。去年,我们接待了研学团队1万多人,也有部分到海龙屯的游客过来体验,此外,还针对很多贫困学生免费提供研学体验。
我们一口气设计了26个课题。像拓片制作体验课题,通过给学生讲解拓片知识、制作过程并亲自动手制作拓片,让学生知道拓片工艺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并能够了解书法、医学、人文、历史等方面很多知识,让学生讨论拓片和照片的特点,感悟历史的厚重,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兴趣。
这些考古挖掘体验课题不仅是希望让学生了解考古,更让学生从考古体验中感受到认真工作的意义,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
我们村的发展得益于海龙屯遗址
讲述人:杨光明 海龙屯景区招商商业负责人
我叫杨光明,1987年生于贵州省遵义县高坪镇白沙村(现更名为高坪街道办海龙屯社区)。小时候,我们村是典型的贫困村,没通电,没公路。家里没有经济来源,全靠干农活。我们村地处山区,土地贫瘠,每年种出的粮食少之又少,很难吃上大米饭,经常饿肚子。那时候就听村里大人说,咱村里的小伙子娶不到老婆。每每看到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我就暗下决心要改变。后来,通过不断努力,我考上了贵州最好的大学——贵州大学,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
我们村得到发展,得益于海龙屯遗址。记得海龙屯大规模的发掘是在1999年,那时候,有农民渐渐做上了临时工,有了一点额外的经济来源。村里修成了第一条乡村公路,海龙屯渐渐被外界熟知,逐渐有游客来到我们这里,有村民就做起了小生意。要说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就是在海龙屯成功“申遗”之后。自从传奇文化发展集团投资海龙屯景区,乡亲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有的成了包工头,有的成了小老板,有的成了上班族。我怀揣着小时候的梦想,回到了海龙屯景区,成为一名旅游服务人员,也算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传奇文化发展集团自2015年7月1日正式对海龙屯开始投资建设,利用故事内容、游客体验和服务体现海龙屯作为中国土司制度变迁和民族融合的象征,打造一个以历史、人文为主题的景点和综合性旅游文化度假区。2015年9月26日,海龙屯世界文化遗产景区正式对外开放。自从公司来投资后,带动了地方经济,景区开放后,游客络绎不绝。公司也本着为地方发展着想,群策群力,配合地方政府解决好当地就业及扶贫问题。海龙屯景区帮扶周边就业共计130余人,其中包含6名精准扶贫户及周边征地拆迁户。在景区开发建设前,周边村民基本以种地为生,年均收入不足1万元,基本都是老幼妇孺,青壮年都外出打临工维持生计;公司带动就业后,年收入达5万元左右(仅为工资及五险一金收入)。公司也同时扶持小微企业及个体户20多户,直接或间接帮扶200多人。
2017年9月,海龙屯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位于海龙屯茶山的传奇星空营地边缘,俯瞰大型原景复活古播州城,观赏和了解海龙屯传承700余年的悠久人文历史风情,已经成为游客们津津乐道的旅游体验。
我觉得扶贫不是单纯的经济或物质扶持,更重要的是带给群众致富的信心和创造就业的条件,让群众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记者手记
通过采访海龙屯的考古发掘、文旅扶贫历程,记者切实感受到,这里最大的改变不是物质层面的改变,而是精神层面的巨变。
扶贫须扶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先扶志,破除群众“等靠要”思想,海龙屯正在让更多贫困群众相信,靠自己双手是能够摘掉贫困帽子的。
李飞说,考古学给了他志向,那就是从废墟中重新认识历史,建立起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并使之服务于未来。如今,当地正在围绕海龙屯打造旅游景区,海龙屯已成为“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中国试点项目,海龙屯考古带来的回报已经远远超出考古本身,这不正是服务于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