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沧桑和磨难的民族,当我们走向明天,永远都不能忘记历史。在抗战时期,诞生了大量优秀的抗战歌曲,这些歌曲揭露了侵略者的暴行,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山河破碎的悲愤、对家乡的怀念……这些用血泪凝成的歌声,让人激情澎湃、血脉喷张,激发了中华儿女保家卫国、抗战到底的决心和斗志。由田间作词的《为了祖国的缘故》在当年广为传唱,鼓舞了抗日民众的士气,让我们一起聆听田间的夫人葛文讲述田间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8月25日,恰好是七夕节,记者一行两人捧着一束红艳艳的康乃馨,来到北京后海北沿胡同一个四合院里看望一位革命老人。幽静的院中,种植着翠绿的核桃树、修长的竹子、盛开的金银花以及蔷薇花……院子正中摆放着一个硕大的鱼缸,整个院子生机勃勃、郁郁葱葱。走进有着红色窗棂古色古香的房子,我们见到了现代著名诗人田间的夫人——葛文。身材瘦削的葛老今年已百岁高龄,但依然目光炯炯,精神矍铄。
记者拿出前不久发现、几近失传的著名抗战歌曲——由田间作词、江定仙作曲的《为了祖国的缘故》的歌谱,放在葛老前面的小茶几上。
这首歌在当年广为传唱,鼓舞了抗日民众的士气,歌中写道:“为了祖国的缘故,我们要奋斗,为了祖国的缘故,我们要战争。我们的热血已经沸腾了……把我们的鲜血,沐浴着碧油油的田野……我们没有自由,自由呵,自由在等待我们。”
葛老缓缓戴上老花镜,将歌谱拿在眼前,她指着歌谱中的几句歌词“让我们战死,拥抱着大地的火焰。我们杀身,我们成仁,我们死也光荣”说,当年他们常常与日本鬼子面对面地相遇,他们的心中、眼里就燃烧着火焰。
葛文(右)接受记者采访 张昱摄
望着眼前的歌谱,葛老陷入了沉思,仿佛又回到那段残酷的战争岁月。葛老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田间从日本回到了上海,创作了大量抗战的诗歌,如《给战斗者》《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和长诗《为了祖国的缘故》等,表达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决心,鼓舞了人民抗日的斗志。
当时在上海的作曲家江定仙看到了田间的长诗《为了祖国的缘故》,非常感动,立刻就节选其中的诗句,将之谱上曲子,创作了这首著名的合唱歌曲,刊发在1940年1月《乐风》的创刊号上。
田间的诗以平朴的描述和激昂的呼唤形成明快的风格,诗句短促、节奏强劲、铿锵有力,充满了战斗性,“它不是那捧着你在幻想中上升的迷魂音乐,它只是一片沉着的鼓声。”闻一多称田间为“擂鼓诗人”和“时代的鼓手”。
葛老告诉我们,当年在八路军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作为战地记者的田间,一直战斗在最前线,无论是麻雀战、地雷战、伏击战、游击战,还是百团大战,哪里有战斗,他便出现在哪里。这些诗都是田间在行军途中、战斗间隙写的,是在山坡上、在岩石边、在土墙内、在棉籽油灯碗下写的。打绑腿、穿军装,除了和其他战士一样在腰间别上枪和手榴弹,田间还常常在兜里揣上一个小本本,有灵感时就把诗句写在上面。
即使在战争年代,田间也一直在读书,他把书寄存在老百姓的家里,他读毛泽东的书,读文学的书,读能找到的各种书。葛老说,创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酝酿。好的作品是在生活中产生的,是“把自己的思想掏出来”。
17岁就参加八路军、曾为《冀晋日报》记者的葛老告诉我们,战争年代的生活,忘不了。他们在大山里反击日本侵略者的“扫荡”,葛老说:“我不知道他在哪座山里,他也不知道我在哪座山里,我们之间,有时是通过通讯员联系的。”当战斗打响,密集的枪声响起,与恋人告别,“难测此生此世,何时再见。笑脸握别,眼中滚泪。”这就是战争年代的爱情。葛老说,如今的年轻人要歌唱现在,也要铭记历史。社会是怎么走来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即使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不要忘记唱这样的歌,要代代传唱下去。
在我们要离开时,葛老在我的采访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话:“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要奋勇当先。开阔阳光普照,祖国美丽大好江山。”
在这个特别的七夕节,当一扇门簪上写有“诗风”的红漆大门在身后关闭的时候,战争浓厚的硝烟依然在我心头翻滚,又一点点淡淡地散去,记者耳边不停地响起中央乐团合唱队演唱的那铿锵有力的歌声:“为了祖国的缘故!”
• 流动的中国充满活力 | • 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超5.2万亿元(新数据 新看点 |
• 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做好兜底保障(岁末年初 | • 2023年电影总票房549.15亿元(新数据 新看点) |
• 新兴铸管“新兴牌”钢筋入围2022版铁路建筑用钢 | • 新兴铸管入选《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