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传奇“乔八爷” 重归田园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05  浏览次数:255421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作者:王彬■连环画︽桥隆飙︾“强虏入寇,国贼横行,河山涂炭,天下混乱……”小说《桥隆飙》这样开篇。这部小说是作家曲波继小说《林海雪原》之后创作的一部长篇力作,从侦察参谋马定军的
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王彬

连环画

桥隆飙

“强虏入寇,国贼横行,河山涂炭,天下混乱……”小说《桥隆飙》这样开篇。这部小说是作家曲波继小说《林海雪原》之后创作的一部长篇力作,从侦察参谋马定军的视角展开,讲述了山东地区的传奇抗日英雄桥隆飙率领“飙字军”沉重打击日寇及其爪牙的故事。作家冯德英的小说《苦菜花》以抗日战争时期胶东仁义嫂一家的际遇为主线,展现了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反扫荡中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书中也有一位枪法奇准、在胶东声名赫赫的抗日英雄柳八爷。其实桥隆飙、柳八爷的原型是同一个人——抗日英雄乔明志。

………………………………………

一枪打断电线,三枪沿蒂截下柿子,仅凭一句“乔八爷借路”就令敌人闻风丧胆……揭开文艺作品的面纱,“乔八爷”的经历是怎样的?近日,记者采访到乔明志的儿子乔林辉,让我们一起认识这位真实的“桥隆飙”和他亲历的风云激荡的抗日战争……


▲ 乔明志 



01

“草莽”从军


1906年3月,乔明志出生于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朱里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 苦日子磨得他倔强坚韧、放荡不羁,生出好打抱不平的性情。命运的第一个转折发生在1929年,对盘剥不堪忍受的乔明志,与兄弟杀死了本村一名地主,遭到通缉,只得逃到掖县(今莱州市)。乔明志落草为寇,加入了当地的一个土匪武装。在那里,乔明志排行老八,因为一手好枪法,抬手能击中电线,被尊称为“乔八爷”。彼时,他还想不到这个名号将伴其终生,更不曾料到这“掐线”的枪法日后有大用处。

没过几年,乔明志自立山头,还在与另一个土匪头子比枪法中大获全胜,收了对方的人马,就这样慢慢带出了一支一百来人的队伍,劫富济贫,倒也潇洒。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军所过之处满目疮痍,这引起乔明志的极度仇恨,他立刻带领弟兄转战抗日。1938年9月,乔明志听闻掖县来了一支打鬼子的队伍,就前去投奔。来的正是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司令高锦纯觉得乔明志带队伍先得历练,便让人带他去平度加入游击队,一切听游击队负责人乔天华指挥。

接上头后,乔天华打量着乔明志:“早知道你‘乔八爷’了。听说你枪法不错,让我开开眼?”只见乔明志从腰里拔出短枪,对着30米外的一棵柿子树,“啪啪啪”三枪,3个柿子完好无损地沿着蒂把截下来。

“好枪法!好枪法!好!”乔天华连连称道。实战证明,他得到的是一名神枪手带领的神射队。




02

“不战而胜”


 1938年9月,乔明志受党组织派遣,回平度协助地下党创建了平度人民抗日救国会,并担任特务连连长。

1938年10月底的一天,乔天华接到内线情报,说驻平度城伪军的一个团参谋长要到店子据点巡察,身边带着7个人,8个人都骑马。乔明志主动请命要带人摸进店子街,活捉参谋长,立刻被批准。

那天是店子大集。乔明志的7个部下,分别扮作驴经纪、卖肉火烧的、锔锅锔碗的、卖耗子药的、算命的和讨饭的等,混杂在据点大门口的摊贩中。乔明志则扮成一个收草辫的,挑着担子叫喊“收辫子来”。

上午10点多钟,伪军参谋长一行8人骑着马大摇大摆进了店子街。在赶集的人群中,伪军走不快。

这时,乔明志暗暗接近了马队最前头的参谋长。另外7名队员也各自接近了一匹马。盯着大家都准备好,乔明志把担子一扔,一抬脚跨到参谋长那匹马上,一手从后边搂住了参谋长的脖子,一手举着短枪,低声道:“别乱动!不许停,继续往前走!”那参谋长大气不敢出,就那么抓着缰绳,指挥着人马走过据点大门。

没伤一兵一卒活捉了8名伪军。乔明志加入抗日队伍打的第一仗,证明“乔八爷”名不虚传。

抗救会的发展壮大,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头子张金铭的忌恨,他到处散布“抗救会强迫老百姓捐粮捐款”的谣言,挑拨离间共产党和群众的关系。这一天,乔明志腰挎匣子枪,保护抗救会会长乔天华来到张金铭的住所,两个门岗挡住不让进,乔明志闪身上前,用枪逼住门岗冲了进去。张金铭正在召集大小头目训话,见二人突然闯进来,大惊失色。乔天华从容上前,指出张金铭造谣生事的时间、地点,张金铭无言以对,只好答应抗救会在平度自由活动。“两乔”扬长而去,满屋大小头目呆若木鸡。从此,“乔八爷单枪赴会”的故事传扬开来。

在几次成功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后,乔明志于1939年清明节前被任命为胶东抗日第五支队特务营营长,担负起保卫胶东根据地设在栖霞、招远、莱阳、掖县、平度等地被服厂的任务。




03

屡建奇功


乔明志胆量过人,在战场上经常出其不意地打击日伪军,使敌人不敢轻举妄动。在他负责押运山东分局向延安转运的黄金时,每次到达铁路喊一句“乔八爷借路”,敌人都不敢阻拦。与伪军秦玉堂部队作战,他率部20天内横扫9个据点,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6挺、步枪350余支。1942年,在一次与日寇的遭遇战中,他的鼻梁骨被击穿,仍然高声喊着跟敌军拼刺刀,直到最后取得胜利。

说起乔明志的英武事迹,乔林辉还讲起:“有一次,他正在家里吃饭,被敌人包围了,得知情况,他不动声色,依然不紧不慢地把饭吃完,然后打开窗子,掏出手枪‘啪啪’几下,子弹穿人而过,打中人群里的汉奸,其余人一看形势不好,赶紧跑了。”

戎马倥偬,深入敌巢,枪林弹雨之中,乔明志屡建奇功。1940年9月,许世友调任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后任胶东军区司令员。得知乔明志此人后,许世友安排人员,约见乔明志,二人枪打铜钱比武,并结下深厚友谊。乔明志因抗日战功卓著,多次受到八路军胶东军区的嘉奖。1940年,乔明志赴延安,受到中央领导嘉奖。1943年,许世友亲自为他颁奖,胶东军区奖励他战马一匹、手枪一支。1948年4月,已是副团长的乔明志在潍县战役中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受伤后昏迷不醒,战友们以为他牺牲了。后续部队打扫战场时发现他有微弱的气息,把他送到后方医院,命是保住了,却不能适应部队的战斗生活。1952年,乔明志转业到地方养伤回到莱州,为二等甲级伤残军人,周身13处伤,肚子上、腿上甚至头上都留下了疤痕。




04

解甲归田


落户掖县西由王贾村(今莱州市三山岛街道王贾村)的乔明志,在邻镇平里店开了一家小餐馆,公私合营后这家店转为供销社饭店,他担任经理。在周围人看来,乔明志只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普通老人。即使有人知道“乔明志”的大名和他的英雄事迹,也很难跟眼前这个身高不到一米七、整天笑哈哈的胖老头儿对上号。奇准枪法、强悍作战风格和卓越军事才能,也是别人口中的话。据乔林辉回忆,他很少从父亲口中听闻战场往事,只是在有老战友来做客时才零零碎碎听到一些,听了也还是觉得“父亲是个脾气很好的老头儿,很平和,很普通”。

回家后的乔明志的确找到了真正的平静,“打完仗就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友亲睦邻”就是理想生活。在乔林辉的记忆里,乔明志常常去买菜,跟采购员一样,逢人都笑呵呵。他还说饭店虽然人气旺,却没赚到多少钱。“父亲是好客又豪爽的人,有时候不大算账,结果每月工资也就40多元,家里一直不宽裕。”乔林辉说。

平和归平和,乔明志身上经历过战火洗礼、生死考验的那份铮铮铁骨始终未变。在文化大革命中,乔明志保护过很多受到批斗的老战友,“来了一律热情接待,想在家住到什么时候就住到什么时候,不怕事”。




05

家传风范


 家风总是润物细无声般传承下来。尽管反复称“战场经历不是啥了不起的事儿”,笃信平淡的乔林辉,人生轨迹还是受到了父亲不小的影响。

 1952年,乔明志转业回家时,乔林辉才6岁,对于长辈们口中的“炮火纷飞”,他总觉得很遥远,跟自己不急不慢几乎不发火的父亲也不太像,但随着成长,时常见到退伍老兵来店里专门看望父亲,他意识到那些父亲并不多论的事情是真的。 

有切身体会是在十几年后,18岁的乔林辉参军了。乔林辉在原济南军区某部担任译电员,与机要密件打交道的经历一点点化成了沉稳老练的性格。那几年,乔林辉与父亲的精神连接无形中强化了。

到1970年, 乔明志的身体每况愈下,甚至到了需要人照顾的地步。那时的乔林辉也面临退伍, “家里需要有人撑着”,最终他选择了回到农村。转业后的乔林辉先后在煤砂厂和石油公司工作过,开大货车,直至退休,都是普通工人。至于父亲的战场功绩和军队生涯,都已长久地沉淀下来,很少浮上心头。

▲ 乔林辉在父亲坟前

1979年6月15日,曾经威震一方的“乔八爷”、曾经笑傲胶东抗日战场的骁将乔明志,悄然走完一生,病逝于妻子老家的土炕上,享年73岁。每逢过年、清明和祭日,乔明志的坟头上才燃起一缕青烟,与周边万座坟冢并无二致。冲出硝烟后,甘过平凡日,英雄之举并不只是在战场上的勇猛善战,能够将足可传于后世的功勋化为笑谈亦是传奇。


记者手记

乔明志的家乡与曲波另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中侦察英雄杨子荣的家乡牟平相距不远,两位传奇人物都是胶东军区的八路军战士。乔明志参加革命更早,职务更高,而且在枪林弹雨中得以幸存。如果没有曲波的长篇小说《桥隆彪》和冯德英的长篇小说《苦菜花》中的“柳八爷”,乔明志这样一位曾经名扬胶东的抗日英雄,在离开战场后很可能销声匿迹。而作为桥隆彪原型的乔明志,他对充满传奇色彩的事迹和鲜花与掌声并不在意,更渴求的是战火平息后回归田园,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生活。这种甘于平淡的性格直接影响了他的儿子乔林辉,以至于乔林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父亲的传奇一生视为平常之举,不愿意多说,更不夸耀。直到记者用潍坊家乡方言采访,他才勉强接受采访,但叙述的语气十分平淡。从乔明志到柴云振、张富清,他们同为新中国流血牺牲、做出丰功伟绩的军人,同样在和平年代回乡务农,自甘无名。他们的精神永存,他们永远是共和国的英雄,是后人学习的楷模。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让我们怀着诚挚深切的情感,致敬抗日英雄,在记忆中为他们永存勋章。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