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头条 » 正文

刘景松与铁道游击队的故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05  浏览次数:221944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作者:徐继宏“扒飞车、搞机枪、撞火车、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作家刘知侠在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中,讲述了铁道游击队为八路军鲁南部队传递情报、截获敌人
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徐继宏
<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flex-start; align-items: flex-start; flex-shrink: 0; padding: 0px 0px 6px;"><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width: 14px; height: 14px; border-radius: 100%; background: rgb(227, 108, 9); overflow: hidden;">
<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width: 7px; height: 7px; border-radius: 100%; background: rgb(227, 108, 9); margin-left: 3px; margin-top: 12px; overflow: hidden;">

“扒飞车、搞机枪、撞火车、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作家刘知侠在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中,讲述了铁道游击队为八路军鲁南部队传递情报、截获敌人军用物资等故事。小说于1954年出版,并于1956年拍摄成电影,让铁道游击队为全国人民所熟知。

铁道游击队相关文艺作品

<div class="assistant" hm_fix="282:373"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flex-end; align-items: flex-end; flex-shrink: 0;"><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width: 50px; flex-shrink: 0; margin-right: -11px; height: 0px; overflow: hidden;">


山东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园雕塑

铁道游击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现山东南部枣庄一带津浦铁路线上的一支著名的抗日武装力量,成立于1940年。他们经历大小战斗百余次,尽管最多时也仅有400余人,但极富传奇色彩,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飞虎队”,成为抗日游击战争的标志性符号,被誉为“坚持在敌占区工作的武工队、游击队的一面旗帜”。新中国成立后,作家刘知侠以此为原型创作了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

近日,《铁道游击队》中“区长老周”原型人物刘景松的次子、今年81岁的刘杰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铁道游击队鲜为人知的故事。

讲述人:刘杰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学退休高级教师、《铁道游击队》“区长老周”原型人物刘景松的次子)

在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有3幅照片并排悬挂在一起,从左到右分别是洪振海、王志胜、刘景松。我父亲刘景松不是铁道游击队的英雄,在铁道游击队也没有担任过领导职务,他只是参与创建铁道游击队的主要人员之一,《铁道游击队》里的“区长老周”就是以我父亲为原型创作的。按理说,一般都是大队长和时任政委并列在一起,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却把刘景松和大队长的照片放在一起,这里面是有故事的。

1932年8月,曾任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书记的郭子化秘密来到枣庄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我父亲就在那时加入了党组织。入党后,他以医生身份为掩护,从事“工运”。

当年,我父亲随我爷爷刘兆丰在山东枣庄小洋街开设“庆丰药铺”。药铺一年到头烧煤炉子,烧水、做饭、取暖全靠它,烧的煤大多是王志胜弄来的。因为王志胜机智又仗义,我父亲与他成了好朋友。后来,我父亲通过王志胜认识了洪振海,三人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结义兄弟,为后来一起参加抗日埋下了伏笔。我父亲年龄最大,在家排行老二,所以他们都称他为“二哥”。1976年,我去枣庄拜会老前辈王志胜时,他仍然称我父亲为“二哥”。

 刘杰(左二)等后人齐聚枣庄

1937年秋,全面抗战爆发后,有一位卖油郎来到枣庄小屯村,说自己“打摆子”(即疟疾),身无分文,来找父亲看病,还说要住在小屯,医好病才能走。我父亲爽快地收留了这个素不相识的特殊“病人”。几天后才知道,原来他就是时任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宣传委员、后任鲁南军区司令员的张光中。张光中辗转上百里找到我父亲,是要与他共商抗日大计。他这一“病”,改变了我父亲的人生道路。从此,我父亲走到了抗日斗争的第一线。在我家,张光中不仅秘密组建了以我父亲为站长的峄县地下交通站,还组建了以我父亲为区委书记的峄县二区区委,建立了以我四婶曹氏为主任的区妇女救国会,并直接策划、领导了邹坞中学暴动。

1938年3月,日寇占领枣庄,我父亲是枣庄医药界第一个弃医从戎、拿起枪走上抗日前线的医生。我父亲还带领王志胜、洪振海一起投奔墓山,参加抗日。后来,王志胜、洪振海被派回枣庄建立情报站,我父亲也不再担任墓山大队长,回峄县担任二区区委书记和情报站站长,洪、王二人获得的情报经常由王志胜或他的夫人秘密送到小屯,再由我父亲把这些情报写成文字送往大部队。

据《苏鲁支队大事记》记载,父亲总是能从大局出发,服从抗日需要,不计较个人得失。1940年秋,为了支援大部队扩编,父亲主动将自己领导的30多人的武装队伍的区中队编入教导2旅5团3营12连。

后来,我父亲与杜季伟政委一起介绍王志胜等同志加入党组织。王志胜从火车上搞来枪支,送到我家放在我四叔住的东屋里,再从我家送到部队。这期间,他们一起打票车、扒铁轨、破坏敌人通讯设施……这在当时都被传为佳话。

1939年8月,上级派到铁道游击队任政委的杜季伟来到枣庄,他首先来小屯找到我父亲并说明来意。我父亲决定于八月十五中秋节在齐村我外祖父郭景元家与铁道游击队领导会面,还以“刘鹤亭”为名给杜政委办好了“良民证”。从此,杜政委在枣庄领导铁道游击队抗日期间,公开的名字就是“刘鹤亭”。上世纪80年代,我大哥去济南仲宫时还拜访过他,杜季伟前辈还念念不忘地说起当年在齐村我外祖父郭景元家脱险的故事。

1940年,我父亲又为铁道游击队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当年2月我父亲作为峄县二区区委书记、区长,向洪振海、王志胜等人宣布成立鲁南铁道游击队命令,杜季伟为政治委员,洪振海为大队长,王志胜、赵连有为副大队长。二是为铁道游击队整训提供基地。因为当时我爷爷和父亲都是医生,经济上有条件为铁道游击队提供吃住和整训保障。杜政委的夫人赵杰也较长时间住在我们家,从事妇女工作。三是我父亲始终没有忘记洪振海的婚姻大事。于是,在我外祖父所在的齐村为洪振海找了对象,并在赵杰和我母亲郭士兰的操持下,在南于小学内举办了简朴的婚礼。如今,在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还能看到当时我家的住房蜡像群。

再后来,我的父亲因为左腿病残,久治不愈,1942年春经组织批准,退伍回乡治病,直到去世。

<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width: 24px;"><div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width: 24px; height: 0px; overflow: hidden;">
<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8px; flex: 1 1 0%;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left, rgb(247, 150, 70) 50%, rgba(255, 219, 218, 0) 100%); margin-top: 12px; overflow: hidden;">
<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3px; flex: 1 1 0%;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right, rgb(247, 150, 70) 50%, rgba(255, 219, 218, 0) 100%); overflow: hidden;">

刘景松1954年3月与长子刘秉章摄于上海二军大医院内

除了我父亲,还有几位铁道游击队战士的英雄故事鲜为人知。如洪振海是“刘洪大队长”原型,1941年12月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铁道游击队》第二章“老洪飞车搞机枪”写的就是他。还有后任大队长刘金山,他是1942年接任洪振海的又一员虎将。副大队长王志胜是《铁道游击队》中所有战斗经历里都有的人物“王强”的原型。铁道游击队参与的每一场重要的战斗,他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还有“鲁汉”的原型人物刘炳南,我们是同村人,他是铁道游击队中队长,打票车就是他的杰作。

《铁道游击队》这部小说是常翻常新的,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就是看着这本书长大的。据说,这部小说1954年出版时就引起了轰动,后来被相继翻译成英、法、德、俄、朝等十余种文字,发行了1400余万册,创造了出版史上的奇迹。《铁道游击队》让铁道游击队名闻天下,从此,铁道游击队成了英雄的象征符号。

今天,缅怀父亲的传奇一生,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我是1956年来到浙江台州的,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忠实履行一个人民教师的职责,多次受到党和政府的褒奖。我受到父辈“铁道游击队精神”的影响,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几十年间,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忠诚地履行一个老党员的义务。

我今年已经81岁了,身体还算健康,也希望还能为党和国家做些力所能及、添砖加瓦的事,我愿意鞠躬尽瘁。近几年,我经常走进机关、企业、社区和学校,为青年人讲铁道游击队的故事。2018年9月3日,我们5位铁道游击队后代出席了山东省枣庄市纪念革命作家刘知侠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与来自全国研究铁道游击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这也是一次歌颂铁道游击队英雄事迹的盛会。

<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width: 24px;"><div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width: 24px; height: 0px; overflow: hidden;">
<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8px; flex: 1 1 0%;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left, rgb(247, 150, 70) 50%, rgba(255, 219, 218, 0) 100%); margin-top: 12px; overflow: hidden;">
<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3px; flex: 1 1 0%;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right, rgb(247, 150, 70) 50%, rgba(255, 219, 218, 0) 100%); overflow: hidden;">

刘杰为企业员工宣讲铁道游击队的故事


刘杰参与铁道游击队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

2019年7月1日,我应邀出席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开馆仪式。看到新落成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与矗立在临山山巅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遥相呼应,我内心无比激动。当年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们爬火车、搞机枪的英雄画面浮现在眼前。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的落成,让我也知道了我的父亲和铁道游击队的前辈们更多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我也从中受到教育和鼓舞!

<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width: 24px;"><div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width: 24px; height: 0px; overflow: hidden;">
<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8px; flex: 1 1 0%;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left, rgb(247, 150, 70) 50%, rgba(255, 219, 218, 0) 100%); margin-top: 12px; overflow: hidden;">

<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3px; flex: 1 1 0%;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right, rgb(247, 150, 70) 50%, rgba(255, 219, 218, 0) 100%); overflow: hidden;">

刘杰与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馆员合影

回顾历史,战争并不遥远,英雄们的事迹和精神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赤诚报国、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铁道游击队精神”,必将永远融入我们伟大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长河,激励我们砥砺前行。作为铁道游击队精神的传承者,我们要努力讲好英雄故事,让他们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红色基因赓续传承,这是我们铁道游击队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