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彩青春 归来仍是少年
纵使成长的路上必然经历很多风雨和转折,但那些放在心里最深处的遗憾和“意难平”都会成为前进路上最温柔有力的鞭策,每次走过都是收获。因为时光,无论你如何把握,都会带着些许什么从指缝间溜走,但它教会我们忠诚与信仰,成长与坚强,让你不管是顺境和逆境,归来时仍然少年。
——题记
从军磨练 显男儿本色
2015年冬,长白山腹地原始森林满山飞雪,气温低至-30℃至-40℃,大连某军部队驻扎在这里冬训已久。历经一整天的拉练,胡永航和战友们在搭建的简易帐篷里休憩整顿。黎明尚未到来,防空警报再度拉响,他和战友们从睡梦中醒来,极速穿戴好作战服和装备,迅速集合登车向林深处驶去,开启新一天的实战训练。在极限生存的作战环境中,饿了吃口压缩饼干,渴了饮长白山的雪,困了在丛林掩护下也不敢眯眼打盹……这些都不算什么,最难的是战士们极难洗上一次澡。
大学毕业后,毅然决然入伍当兵
为了穿上最爱的迷彩服,这一切的苦,都是胡永航心甘情愿承受的。年少时,他喜欢读历史读政治,光长征史就读了不下四遍,在革命历史的熏陶下,胡永航对共产主义有着笃定的信仰,立志成才报国,当一名军人成为心之所向。高考那年,父母希望他能够报考师范学院,毕业后当一名人民教师。读书破万卷的他,这次想去看看外面的大世界,便报考到沈阳,来到共和国的工业长子所在地。大学毕业,父母希望他能找个稳定的工作安定下来。一边是人声鼎沸的校园招聘,一边是张贴在校园公示栏里应征入伍的公告,胡永航再三考虑决心报名参军去,二度违背父母心愿。就这样,在北上求学的路上,胡永航迂回前进圆了高中时期藏在心里的军旅梦。
2016年,胡永航被选派到驻地某高中担任新生军训的教官
2016年入学季,他被选派到驻地某高中担任新生军训的教官。与这群青春洋溢的高中生相处久了,胡永航仿佛又回到了高中时期。而此时的他结束这一段军训之旅,也即将退出现役。
两年的军旅打磨造就了胡永航骨子里打头阵、当尖兵的血性和担当。带着部队的印记,2016年9月,胡永航脱下心中难以割舍的墨绿军装选择退伍,南下回乡。时隔三月,表姐给他发来信息,是习酒公司的招聘公告。从此,他与习酒便有了割不掉的关联。
毅然转岗 “学”字立身
2017年5月,胡永航正式成为习酒的一份子,在培训填写岗位意向表的时候,他主动要求到制酒生产一线。他说:“来到酒厂,不干主业那还有什么意思。”最终,他被分配到了制酒二车间。
胡永航进入习酒公司后,在制酒二车间工作
与部队的辛苦比起来,车间的苦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可他说:“就是找苦吃,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即使双手磨破了皮也不当回事,埋头接着继续干。凭着一腔热忱和“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信仰,进厂第二年,胡永航成功考上副班长。担任班长五个月,后勤岗位向他抛来了橄榄枝。是在车间当副班长还是到后勤从零开始?经过与母亲沟通和反复思考,他认识到自己还需要磨炼,还需要沉淀,最终放弃了副班长的工资待遇,选择到后勤系统公司办公室从头做起。
看书学习时的胡永航
公司办公室是中枢部门,日常事务繁杂,难度大,特别能考验和锻炼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来到公司办从事文字工作,常常有写不完的讲话稿,做不完的会议记录,写不完的文章和总结。作为从事文字工作的一名新兵,必须要具备渊博的学识和过硬的本领,前者来自读书学习,后者来自实践。不管是学生时代还是军旅生涯,胡永航一直保持着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直到工作后,这个习惯也不曾丢弃,尤其是接手文字工作以来,更保持如饥似渴的求知状态,把读书看报当作一种生活习惯,通过看书学习不断充实和丰富写作内容和技巧。“学”字立身,勤写苦练,不断钻研总结,是胡永航在文字工作中的制胜法宝。胡永航认为,文字工作者应该要有中正的态度和专心的品质,才能忠于本心,忠于职责。
永远怀念 不倦追寻
考上大学,圆梦部队,进入国企,青春的时光充实而圆满。正当生活慢慢步入正轨,生活却突生变故,一切美好的向往和憧憬化成泡影,遗憾和愧疚却如影随形。
“这一生最对不起的就是妈妈!我拼命发了芽,妈妈却走了!”2020年元月,母亲因病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他。这沉重的打击彻底击垮了胡永航引以为傲的意志。从考大学、就业、参军入伍、参加工作都从没遵从过母亲意愿。每每想到此,愧疚如潮水般涌来。周末回到家,园子里母亲亲手种下的樱桃树和草莓花开遍地,悲伤和思念再度涌上心头。母亲辛苦操劳了一辈子,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还没看到自己成家立业,还没享到几天清福怎就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时时刻刻侵蚀着他。
胡永航与家人旅行中的合影
从贫苦农民家庭出身,胡永航打小就知道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大学四年,他勤奋学习拿奖学金,别的同学休闲娱乐之时他勤工俭学赚生活费。退役后,他把部队攒下来的津贴都交给了父母,后顺利进入习酒公司也算是有了份正当体面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好不容易今天的生活终于有了起色,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母亲走后的日子,他内心痛苦,迷茫倦怠,意志消沉。他知道母亲要是还在,是不愿看到他现在的样子的,他得让自己学会从悲痛中走出来。
胡永航徒步土城镇—习酒镇时写下的旅途感悟
“所以战胜怯懦、胆惧最好的办法就是直面黑暗,继而冲破黑暗,重新找到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明白自己将要走下去的路。”2020年4月13日,同事应胡永航之请,驾车将他送到了三十公里之外的土城镇。两年前,他曾从二郎滩渡口出发,徒步到土城青杠坡烈士陵园。只因那时的他读过长征史好多遍,却从未独自感受过那其中的艰难,所以想要亲自体验一番便走了一程红军曾走过的路。而这次,胡永航选择在晚上8点,从土城镇出发,徒步夜行6个半小时回到习酒。在幽深寂静的深夜,遥望沿途两岸的星光点点,与母亲相处的朝夕涌上心间,母亲的谆谆教诲犹言在耳,母亲的期待依旧还在。在黑暗中等待黎明,在痛苦中坚强,这一程荡涤身心的徒步,唤醒了他的意志和信仰,曾经的那个迷彩少年回来了。
凌晨回到出发的地方,他写道:“凌晨的习酒,真好!早安!两年前和今天,物是人非。妈妈走了81天,长夜漫漫。命运接连的捉弄,烈火中心志疲怠。究竟怎样的困难,才配得上这迷惘。或许,冲破黑暗,逆境前行,才配得上憧憬黎明。”从黑暗中走来,身体的疼痛抚慰了内心的伤痛吗?没人知道,但至少,他压抑在心里的痛苦以另外一种形式得以释放,重拾了来时的初心,母亲生前最大的遗憾成了他此生最悔并将不倦追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