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头条 » 正文

贾堂霞:过去唱的什么歌今天咱来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08  浏览次数:188148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罗云川7月下旬、8月上旬,在北京闷热的天气和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贾堂霞一直忙于演唱、录制音乐专辑《历城民歌》,整整20首歌曲,丝毫不敢懈怠。因为她知道,自己肩负着保

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罗云川 


7月下旬、8月上旬,在北京闷热的天气和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贾堂霞一直忙于演唱、录制音乐专辑《历城民歌》,整整20首歌曲,丝毫不敢懈怠。因为她知道,自己肩负着保护、传承、推广家乡民歌的责任。


就像那长流水奔腾涌向前

——《清蓝蓝的河》


贾堂霞出生于山东省历城县(现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田间地头、家里屋外,从小耳濡目染,她喜欢上了戏曲。初中毕业后,她进入当地文化站工作,后进入历城县文化馆吕剧团。这段学戏的经历为她后来的艺术事业打下了很好的底子,也使她在演唱民歌时多了戏曲“手眼身法步”的表演技巧。


1983年和1985年,贾堂霞参加济南市文艺会演和比赛,分别演唱了历城民歌《十七八多》和创作歌曲《唱唱俺唐王大白菜》并获奖,这使得她在济南乃至山东小有名气,被山东艺术学院的声乐老师王音旋慧眼相中,成为其校外弟子。王音旋1948年不到13岁时就参军当了文工团团员,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到前线为志愿军演出。作为歌唱家、山东民歌演唱家、声乐教育家,她曾为经典电影《苦菜花》《红日》《大浪淘沙》等配唱过插曲,演唱的《谁能比得上咱》(后更名《清蓝蓝的河》)、《我的家乡沂蒙山》等广为流传。 


1986年5月,王音旋带着贾堂霞参加华东六省一市民歌会演。“去上海比赛前,我没有演出服,老师专门领着我去济南戏剧服装厂量身定做衣服,亲手为我设计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样式,挑了紫色的布料,做出一套演出服。王老师很喜欢这套衣服,比赛演出时怕我化妆把衣服弄脏,就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我披着。”贾堂霞回忆,“30多年过去,我一直保存着这套演出服,每当看到它,便能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关爱和殷切希望。”


贾堂霞在民歌会演中获了奖,一些艺术院团纷纷向她抛来“橄榄枝”,她最终选择了莱芜钢铁厂艺术团。直到现在,网上有人看到她的信息,还留言:“这不是‘莱钢小百灵’吗?”当时,厂里和山东师范大学合作办了一个成人大专班,贾堂霞往返于济南、莱芜学习声乐。后来,王音旋又推荐贾堂霞跟随以演唱《沂蒙山小调》闻名的歌唱家韦有琴学习。               


有一次,贾堂霞身上只有一角钱,想着还要坐公交车买票,舍不得买烧饼吃,就饿着肚子去了韦有琴家。老师看她状态不佳,再三追问,她才说了实话:“没钱吃饭。”从那以后,韦有琴就让贾堂霞住在她家,管吃管住,不收一分钱。在王音旋、韦有琴等人的口传心授下,贾堂霞的演唱技艺突飞猛进。


1988年,贾堂霞到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荣获业余组民族唱法三等奖。1991年,她被武警文工团特招,从山东来到北京,走基层、下部队,为战士们献艺,还参加了一些大型演出活动。1998年,她转业进入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走下舞台站上讲台,成为一名音乐教师。


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

——《沂蒙山小调》


虽然身在北京,但贾堂霞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总想着为家乡、为山东民歌做点什么。2007年暑假,她回老家,依照多年养成的习惯,先去看望老师。她向王音旋谈起想出版一套音乐专辑,把两位老师教她的山东民歌传承下去(韦有琴2002年去世),王音旋说:“你要做这个事,首先要到民间采风。不采风,就不能说你唱的民歌是有根的。”贾堂霞至今记得老师的话:“发展繁荣民族文化,不这样行吗?其实现在都晚了,很多民间艺术家去世了。说人家是民间艺人,那是小看了。没有民间的音调、没有民族的土壤,民歌都没法听。我为什么叫你下去呢?你到了那里,人家有根基,要向民间艺术家学习,掌握第一手材料,要重视走向民间的好处。”


    贾堂霞立即行动起来,她把年龄尚小的女儿托给母亲照看,和丈夫开始走村串寨,寻访民间艺术家。后来,“下去”采风成了贾堂霞每年的暑假作业,而且花销全是自掏腰包。


    遗憾时有发生。有一次,贾堂霞去苍山采风时听说有一个“满肚子民歌”的老人,当她赶到村里时,那儿的人告诉她老人头一天过世了。“要是早来几天多好啊!”贾堂霞感叹。


在淄川,贾堂霞向《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第11世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蒲章俊学唱聊斋俚曲,蒲章俊一字一句地教她。在苍山,她拜访对临沂以及鲁南地区民歌以及民间戏曲了如指掌的秦守印。秦守印民歌唱得有味道,特别是对一些小拐弯的细节处理,令她深受启发。两人一谈就是3个多小时,与秦守印分别回到住处,已是午夜。在费县,她同几个大姐一起唱诞生于此的《沂蒙山小调》,临别时人家非要拿手工缝制的布艺品送她,以表谢意:“你来采我们的民歌,把它传出去,做了件大好事。”贾堂霞感受到了革命老区人民的朴实和热情。


    采风使贾堂霞收获满满,甚至刷新了她对山东民歌的认知。比如,成武民歌《包楞调》里有一些拟声的衬词,以往专业人士多认为是模拟纺车纺棉花的声音,在当地采风时,歌曲的搜集者魏传经告诉她,《包楞调》原为庙会演唱的歌曲,还为她演示了妇女担经演唱、祈求五谷丰登的场景。“上我这儿来采风的有音乐研究者、作曲家,没有一个歌唱家来过。”魏传经老人激动之余,手抄一首成武民歌《绣花针》给贾堂霞,后来也收进了她的音乐专辑。


每一次采风归来,贾堂霞都会拿着录制的音像向王音旋汇报。王音旋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医院的病房里,都会认真听汇报,对每首作品和每位民间艺术家的风格进行分析、讨论。听了采风得来的《包楞调》,王音旋对贾堂霞说:“它的特色很强,音色养耳,美啊!另外,当地语言的韵味在里头。行,很有收获!”


    2012年暑假,贾堂霞去平邑、临沂、莒县等地采风,为了赶时间,通过山东省文化厅领导给市县文化局打了招呼。王音旋知道后非常严肃地对她说:“我让你到民间去,就是让你去吃苦、接地气的,你在北京难道没享够福吗?不能再到地方上给人家添麻烦,迎来送往的没必要。你到地方直接找文化馆就行。”后来,当王音旋得知贾堂霞是坐朋友的私家车下去的,也没提什么特殊要求,她才放下心。“这么一件小事,足见老师对我的严格要求。”贾堂霞说。


    “你唱好了不在于唱多少,关键在唱到人民的心里。”王音旋的教诲激励着贾堂霞不断前行。《贾堂霞经典山东民歌音乐会》《贾堂霞经典山东民歌专辑》《苦菜花开闪金光——贾堂霞山东风格歌唱作品专辑》等凝结成她挖掘山东民歌宝库的成果展示,亦是山东民歌对她多年耕耘的回报。虽然这种成果和回报并没有给她带来什么经济收入,但贾堂霞无怨无悔。指挥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曹文工曾说:“假如每个省出一个贾堂霞,中国各地的民歌会越走越好。”


春风摆动杨柳梢

       ——历城民歌《绣荷包》


意外来得突然。2016年,贾堂霞被查出身患乳腺癌。确诊后,她首先想的不是别的,而是庆幸自己对山东民歌的挖掘整理有了阶段性成果,王音旋担任声乐指导的经典山东民歌音乐会开了,音乐专辑出了,算是对2013年去世的恩师王音旋的嘱托有了一个交代。但山东民歌传承、传播的工作并未完结,前面的路还很长。贾堂霞办理了病退手续,经过治疗身体好转后,她的心思又回到了山东民歌上。她觉得,那是她的根和魂。


机缘巧合。济南市历城区融媒体中心(原为历城广播电视台)几年前开办了一档名为《历说历行》的电视栏目,在节目创作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了历城民歌这一被人们淡忘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城民歌历史悠久,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东》被认为是历城历史上最早的民歌。历城民歌形式丰富,有山间小调、船工号子、情歌式小调、童谣、叙述类歌曲等,但大部分已散佚。此前可以听到的历城民歌寥寥无几,其中便有贾堂霞唱过的《十七八多》。历城区融媒体中心随即开启了“历城民歌抢救性保护工程”,并赴北京找到贾堂霞,和她沟通抢救保护历城民歌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


《历说历行》栏目组在济南进行多方走访调研,并最终在无数旧资料中找到了上世纪60年代由济南市群众艺术馆油印的《历城民歌选》,虽然只有简单的曲谱和残缺的唱词,但团队依然如获至宝。得知此消息,贾堂霞也赴济南积极参与“历城民歌抢救性保护工程”。他们拜访了资料的整理记录者——当年在历城文化单位工作、现已80多岁的袁瑨、关涛。两位老人十分激动,他们自己都忘了油印本的事,没想到尘封已久的东西如今“重见光明”了。


贾堂霞以这本《历城民歌选》为底本,参考其他有歌词无曲谱的书册,对历城民歌分类甄别、整理。其间,她多次自费往返于济南、北京,进行歌曲的整理和录制。为了让历城民歌得到更好的表现,他们还邀请山东省内外多名作曲家、歌唱演员等,对历城民歌的曲调设计和演唱风格进行研讨。后来,她把录制的歌曲小样传给袁瑨,老人听了,高兴地说:“就是这个味儿。”


在贾堂霞以及历城区融媒体中心的共同推动下,“历城民歌抢救性保护工程”开花结果。2019年7月,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山东民歌表演人才培养”在山东师范大学开班。在项目遴选的32首学员必唱教学曲目中,历城民歌《十七八多》《四季歌》《绣荷包》《我的车转悠悠》《绣花灯》《画扇面》入选,占全部歌曲的1/5。除《十七八多》外,其余全部为“历城民歌抢救性保护工程”发掘复原的歌曲。作为专家,贾堂霞连续3个月为学员讲课,教授民歌的演唱和表演,全是干货。教学成果最后形成3台晚会上演,效果很好。


2020年,“历城民歌抢救性保护工程”得到了历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入“文化历城”建设的重点文化项目工程。


此次录制音乐专辑《历城民歌》是保护工程的第一阶段目标,将有20首传统历城民歌得到恢复,其中的两首,贾堂霞小时候听姥爷、姥姥唱过,对旋律记忆犹新,所以敢大胆去演绎。对其他歌曲的处理,贾堂霞认为,民歌本来就具有时代特色,当今也应该有体现时代特色的新历城民歌。因此,在对传统历城民歌发掘的同时,在充分尊重原作、不改变民歌地域风格的前提下,对一些记谱未必准确或唱起来不那么舒服的民歌重新编曲,对一些曲调优美但歌词不合时宜的民歌重新填词,同样也是对历城民歌的一种保护和发展。


在艺术上,贾堂霞反复琢磨,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并不断向师长请教,与同行切磋。例如,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民歌《绣荷包》,仅在山东就有多个版本,演绎不尽相同。有的演唱者把歌中的女主人公演绎成十几岁的小姑娘,夜晚在油灯下一边绣荷包一边思念情郎,低声细气,怕父母知道,又怕呼气重了会把油灯吹灭。在演绎历城民歌《绣荷包》时,贾堂霞则把其想象成一个新婚少妇,“演唱时线条是大的,有戏曲中青衣的感觉”,别有一番韵味。


录制出版20首歌曲音乐专辑《历城民歌》只是“历城民歌抢救性保护工程”的一部分内容。接下来,恢复《历城民歌选》中其余歌曲使历城民歌成为完整的音乐体系,出版发行《历城民歌歌曲集》及《历城民歌特色音乐课程》,举行历城民歌保护发展系列活动等,都在计划之中。这也预示着,贾堂霞保护、传承、推广山东民歌的脚步将不会停歇。“能给后人留下这些宝贝,我觉得很值。”她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