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头条 » 正文

让艺术“ 雪莲花”绽放在高原雪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02  浏览次数:198176
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李琤

在高原严寒、缺氧的环境中,一朵藏雪莲傲霜斗雪、顽强生长,从发芽到开花结果,至少需要3年到5年时间。

在西藏拉萨藏戏艺术中心的舞台上,也有一朵“藏雪莲”,历经3年20多次修改提升终于“盛开”,它就是话剧《八廓街北院》。

▲ 话剧《八廓街北院》登上舞台

自今年7月10日,经西藏话剧团打磨提升后的话剧《八廓街北院》登上舞台,在拉萨连演8场,许多网友借助微信朋友圈等分享并热烈讨论起来:



“《八廓街北院》真可以称得上是我们西藏的《茶馆》。”

“舞台带我重温了西藏的改变,我这个60多岁的‘老拉萨’很骄傲。”

“这是一部很有拉萨味道的话剧。”

不懂汉语的藏族阿妈连续到场刷看3遍……

《八廓街北院》的故事为何能受到“50后”至“90后”拉萨人的广泛青睐?这部反映藏地生活的剧目,如何在藏汉艺术家打磨提升下不断精进,并入选201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获得西藏自治区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这背后是藏汉艺术家为共同目标奋斗拼搏的汗水,是援藏艺术家扎根雪域高原的艺术探索,也是“订单式”人才援藏、精准帮扶结出的硕果。

 这部话剧是这样诞生的

话剧在高原上生根、开花、结果

2018年9月,首批“订单式”人才援助项目的14名同志赶赴西藏。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以下简称“中国儿艺”)青年导演吴旭便是其中一位,他的援助单位是西藏话剧团。

西藏话剧团是青藏高原上第一支话剧团,成立于1962年。团里95%是藏族艺术家,其中大部分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西藏班(以下简称“上戏西藏班”)。周恩来总理曾嘱咐他们:“话剧的种子要靠你们播撒在高原上,让它生根、开花、结果。”

在吴旭眼中,藏族艺术家能克服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条件艰苦、演出设施简陋等困难,在高原上推出《文成公主》《不准出生的人》《解放,解放》《共同家园》等佳作,坚持用艺术加强民族交流、弘扬民族文化。“他们像伫立在高原上的雪山一样令人仰望。”吴旭想,“我能干什么?干成什么?离开的时候又能留下什么?”

出征时的誓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犹响耳畔。

入团后,吴旭跟着西藏话剧团的艺术家去采风,到那曲市聂荣县,日喀则定日县、萨迦县、拉孜县等地挖掘素材、体验生活。吴旭说:“在行走中阅读西藏的历史,我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着丰富且宝贵的素材,虽然山高谷深,很多村的路还很崎岖,但我每天都很充实。”

职业的敏感让吴旭首先看到了藏区专业儿童剧和儿童剧团的缺失,他最初的目标是想在西藏继续自己的儿童剧事业,在高原播撒儿童剧的种子。

当时,西藏话剧团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创作的年度大戏《八廓街北院》正在巡演。

“这部剧题材好、故事也好,当时反响就不错,可我们这群人演着演着总觉得还少点味道。”谈及《八廓街北院》,西藏话剧团副团长普布次仁的话匣子打开了,“到北京演出后,专家们也给了建议,认为‘剧目提升空间很大,继续打磨能成精品’。”

1998年从上戏西藏班毕业后,普布次仁在这个高原剧团一干就是20多年。虽然一直以来,西藏话剧团没有适合大戏的排练场,但是剧团演职员从未降低过对艺术要求的标准。半个多世纪以来,话剧已在青藏高原上生根、开花、结果。

从北京演出归来后,《八廓街北院》剧本如何改,团里出现了两种声音。一部分人认为,大框架保留,像往常一样按专家的意见修修补补就行。也有人提出:“要坚持改,彻底地改,向着精品和艺术高峰迈进”。

选择后者,是普布次仁和西藏话剧团副书记王全平经过再三考虑最终决定的。“要改,要脱胎换骨地改。”王全平坚定地说,“对地方剧团来说,一个团排一部大戏不容易。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能做一部好戏更是可遇而不可求。这个大院故事不能在我手上‘刀枪入库’,哪怕再磨上10年,我也要让它成为老百姓真心喜欢的作品。”

看到剧本,吴旭敏锐地嗅到了这个题材的珍贵和不可多得,它就像北京人艺的《茶馆》一样,是一个能以小见大的好故事。“老舍的《茶馆》通过对北平社会生活做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从生活中来,又把镜头留给人民,最终才成就了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高峰之作。”吴旭说。

王全平、普布次仁继续改戏的决定,吴旭扎根青藏高原的目标和决心,使《八廓街北院》的凤凰涅槃有了可能。

“新鲜血液”能否打破困局

许是太过熟悉,对每一个人物都难以割舍;许是太过留恋,希望把所有对大院的回忆都放在剧中。“80后”编剧次仁玉珍第一次因为修改剧本遇到了天花板,无法突破困局。

《八廓街北院》的故事源于2013年次仁玉珍在上戏深造时创作的作品《远去的大院》。大院曾是次仁玉珍儿时常去的地方。在那里,有她儿时的记忆,也有她和亲人、邻里街坊浓厚而亲切的生活气息。次仁玉珍是成长在拉萨大院的“最后一代人”。

如今的拉萨,城市面貌已与内地相差无几,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拉萨也在逐步走向城镇化。大院这种过去聚居式的生活方式已经走向历史深处。《八廓街北院》的面世,一下子就触及到了观众的泪点,大家在舞台上找到远去的记忆。

然而,这部剧还有需要改进之处。舞台上一个大院景,众人物轮番上演。看似丰富的情节,却没有几个性格突出、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普布次仁也说:“这部剧还有几处情节设计不成熟。”

王全平找到了吴旭,他希望这个从北京来的“新鲜血液”能支支招、出出点子,打破大家的固有思维。

“藏族艺术家遇到一个好题材,就像看到了心肝宝贝一样不松手,能坚持目标,耐得住孤独细细打磨。”对作品精益求精的执着,像火把一样点燃了吴旭胸中的热情,“我的目标更明确了,我想走近他们。”

“我能干什么?”吴旭似乎找到了答案。

但此时已是2018年12月,3个月的援藏工作即将结束,吴旭必须回北京,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可他想留下来,见证《八廓街北院》的“重生”。 

吴旭渴望回到西藏,他的心告诉自己,必须回到魂牵梦萦的青藏高原……

在文化沃土上守住初心

此时此刻,西藏话剧团也非常需要吴旭归来。

“订单式”人才援助项目在京藏间架起了“直通桥”,也为《八廓街北院》的成功提升埋下伏笔。

2019年初,第二批项目启动。

2019年2月,入选201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的《八廓街北院》,根据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的要求,已经把提升工作提上日程。

西藏话剧团主动向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报名,向文化和旅游部提出“订单式”申请——“需要中国儿艺导演吴旭及舞美人才来协助打磨提升”。

收到这份帮扶项目精准、人才需求明确的订单,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有些为难:“连续两次派同一个人参加援助项目,院团能否同意?”

艺术司和中国儿艺的答复来得很快,而且完全一致——

中国儿艺:“同意,并推荐一级舞美设计冯磊一同前往。”

艺术司:“同意。”

人事司决定:“同意。”

“艺术造诣很深的兄弟院团愿意拿出入选精品工程的剧目来找我们合作,既是他们开阔的胸襟,也是吴旭前期真正融入当地的结果。作为国家艺术院团,我们义不容辞支持这个项目。”中国儿艺党委书记冯俐在吴旭和冯磊出发前对他们说,“对于创作者而言,真正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做到身入’心入情入是一个艰辛而有意义的过程。你们到西藏后,一定要深深扎到这片民族文化的沃土和高地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有鲜活、生动的体验和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才能从这片大地上汲取到无穷力量。《八廓街北院》的打磨提升,既是帮扶也是学习,高原上的艺术家都是我们的家人,要多向他们请教,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寻找他们创作的初心,避免主观,这样才能让打磨方案令人信服,真正帮助作品提高。”

第二批援藏名单中,还有几位同吴旭一样也是受邀二次赴藏的成员。大家在援藏过程中,共同发现了当地院团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找到了可以合作的路径,解决了以往援助供求匹配不对等的难题,让“订单式”援助更精准。

这些订单充分发挥了全国支援西藏和西藏自力更生两个积极性,不断拓宽援藏领域、改进援藏方式、提高援藏质量,使对口援藏工作的内涵不断丰富、机制日趋完善,援藏之路越走越宽。

“订单式”人才援助项目的启动,提供了急需的平台和渠道,把吴旭送到了西藏,帮助王全平、普布次仁找到了艺术创作的伙伴,也让《八廓街北院》的打磨精进得以正式启动。

04

心贴心,创作才会有共鸣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领导嘱托吴旭,不仅要与西藏本土艺术家一起打造“高原明珠”,还要倾囊相授,借助作品的攀“高峰”带动一批西藏本地创作人才共同进步,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

如何在已有故事基础上实现飞跃,如何在尊重故事原作的同时实现提升?

“我们应该保留‘头道水’的戏剧线索,从1次增设为4次,凸显藏族传统习俗;可以强化影响人物发生改变的时代气息;重新解构剧中的父子情,增加笔墨,让葡萄阿妈更鲜活、鲜明……”

说出这番话时,吴旭已经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10天,从阅读分析剧本、梳理人物关系、找准打磨方向、制定修改计划……他把案头工作做得足足的。

冯磊仔细研究此前舞台的不足,用抽屉式推换舞台打破了之前只有大院一景的限制,让人物和故事在八廓街、大院和房间等不同时空中自由转换,拓展了创意空间。

次仁玉珍惊讶于吴旭对剧本的熟稔,“西藏‘头道水’传统习俗和藏地文化,吴旭如数家珍。他对剧本背后民族团结、时代发展等主题有深刻洞见。与很多二次创作不同,他没有推翻重来,而是很用心、很尊重剧本。”

该剧导演尼玛玉珍也感受到了吴旭等的诚意,“他们把所有的修改都拿出来一起商量,始终把创作动机和实现办法摆到桌面上来共同讨论。”

“冰雪终会被温暖融化,更何况人的心呢?”吴旭说,“帮扶不是来指手画脚。想团结大家,人到了不算到,心印上了也还不够,真要和高原同志们心贴心,创作才会有共鸣。”

和善纯朴的西藏艺术家面对这样的真心,也报以毫无保留的真情。

导演尼玛玉珍带着他们走遍了拉萨城郊尚存的大院,去仍然保留着西藏茶馆文化的“光明茶馆”喝传统的藏式甜茶。演员们把吴旭邀请到自家做客,把他介绍成“我北京来的朋友”,带他走进并了解普通藏族家庭的生活。“我喜爱这里的人,很单纯,都是为了工作,为《八廓街北院》能更好。”吴旭说。

心相印、情相融、意相连,汉藏艺术家血脉相通,既是战友,也是兄弟,置身雪域高原,凭理想、信念和一腔热血精心打磨《八廊街北院》,执着地攀登艺术高峰。

05

向高峰发起总攻

剧本修改方向确定了,第二次援藏任务被拉长。从2019年6月到2020年4月初,历时近一年,剧本进行了10次大的修改。

原定于2020年初启动的联排工作,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而中断。5月,舞台合成工作迫在眉睫,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与文化和旅游部沟通协调,在北京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却仍不能放松的时候,吴旭再次入藏。

 7月8日,《八廓街北院》刚通过舞台审核。在视频里接受采访的吴旭嘴唇黑红、脸颊浮肿,他说这些天突发的牙髓炎把他折磨坏了。7月10日即将开始为期8天的汇报演出。吴旭和大家都提着一股劲,丝毫不敢松懈。

合成阶段,白天紧张排练,晚上总结不足、研讨修改,第二天按照改好的新版本继续排。虽是第三次进藏,但吴旭这次高原反应特别强烈,紧张的工作让身体亮起了红灯,一入深夜,疲倦和疼痛经常折磨得他难以入眠。“再坚持几天,等演出结束后,就有时间去检查。”吴旭总是这样“敷衍”着大家的关心。

吴旭无我投入的状态大家看在眼里,尼玛玉珍说:“他不是我们的家人,胜似家人。吴旭为了给我们排戏,独自一人在外生活工作,扎在这里几个月没回过家,他妻子一个人照顾孩子,还得兼顾家里装修,太不容易了。”

工作之余,全团人都来照顾吴旭的生活:普布次仁把便携式氧气瓶备在吴旭工作生活的各处,方便他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取用;尼玛玉珍特意把家里珍藏的红景天拿来给他缓解高原反应;演员们买来了速效救心丸,放在排练场的工作台上……“扑下身、沉下心、扎下根”,两年时间,吴旭用9个字赢得了全团人的敬重和爱护。

 “这就是我的西藏生活,也是八廓街大院里的日常。各民族团结我不用嘴上说出来,欢迎你来看戏。”吴旭把这种感动自然地流露在《八廓街北院》中。

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刻画出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真实细腻、有血有肉。终于,《八廓街北院》获得了重生。

在藏汉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提升版《八廓街北院》无论在剧目结构、人物层次度,还是舞美设计、灯光语言上都发生了质的飞跃。拉萨市的“50后”“60后”与故事中的其美、次卓玛心灵上同频共振;“70后”对普珠扎的叛逆与回归很有共鸣;“80后”从中拾到了童年的记忆,想起了老阿妈家的甜茶;“90后”在舞台上重新阅读了城市变迁的故事……

一个大院”牵动着所有拉萨人的心,场场演出赢得阵阵掌声,引起发自内心的强烈共鸣。

“订单式”人才援助项目,让“藏雪莲”绽放在青藏高原;扎根藏区,感恩人民,将个人理想信念融于民族团结发展大业,汉藏艺术家在“一家亲”中终获成功。

06

一份订单,培养了一支队伍

“通过一部戏,让一批人成长起来;通过一份订单,培养了一支队伍;通过‘订单式’援藏,给西藏文化事业组建了一支专家队伍。”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张治中全程参与并见证了两批次“订单式”援藏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订单式’援藏定位准,符合西藏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要求。随着时间的推进,许多前期合作正结出硕果。这个模式走通了。”张治中说。

“我们没有照搬照抄,而是京藏两地创作者的优势互补。这是在保留地域和文化特色的同时,共同呈现了一部更精良的作品。”尼玛玉珍说,“吴旭的到来,开拓了我的眼界和思维。他告诉我要坚持自信,对西藏文化的自信,独特的56个民族文化是中国故事的有机组成、璀璨章节。”

“对于常年身在大都市的我们来说,扎根边疆,无论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美景,还是风情独特的民俗人文和浓浓烟火气的百姓生活,都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深刻的洗礼。援藏是一次精神提升,是找到初心的人生历练。”吴旭感慨道。

“我们这两批援藏的青年艺术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在西藏这片沃土上,我们看到了人民的伟大实践、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祖国强盛给人民带来的美好生活与文化自信溢于言表。只要把脚踏入泥土,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矿藏。”吴旭说。

到2019年12月,西藏已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全域实现整体脱贫。何时能在文化方面帮助西部地区达到平均线,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订单式”人才援助找到了实现精准帮扶的有效路径。

据了解,2020年“订单式”人才援助项目将重点支援新疆地区人才培养,第三批将派出15人,奔赴新疆帮扶舞台艺术创作、旅游规划管理、非遗保护、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等各领域。

未来,不仅是西藏、青海、新疆,“订单式”人才援助将会成为对西部文化和旅游人才援助的常态化帮扶手段。一方面,“订单式”人才援助缓解了边疆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缺乏,通过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带动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整体提升,增强地方人才队伍的造血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具体项目引导专业人才向边疆民族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为他们提供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土壤,从身入、心入到情入,颂扬民族团结的诗篇自然流淌出来。

“心向一处、劲往一处”的团队,终于让“高原上的雪莲迎着太阳盛开了”。中国儿艺与西藏话剧团签订了《儿童剧走进雪域高原三步走计划》,2019年6月,中国儿艺带着儿童剧走进了拉萨、日喀则,未来还将与西藏话剧院一同打造属于高原的儿童剧。

一批又一批援藏工作者前赴后继,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和艺术追求与边疆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个人艺术才华、奋发有为投身西藏文艺建设,同雪域高原的汉藏艺术工作者一起,“一棒接着一棒跑,一代接着一代干”,为创作人民喜爱的艺术精品,勇攀艺术高峰,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八廓街北院》的涅槃重生,是汉藏艺术家不折不扣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成功范例。

“订单式”人才援助项目,是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举措。

一批汉藏艺术家的汇聚与奋斗,一部话剧获得了重生;

一个“订单式”人才援助项目的实施,结出并将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一群人在雪域高原植根人民、奋勇攀登,“藏雪莲”在艺术高峰绽放;

一个时代的文化自信,支撑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荣与梦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