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在苏妲己的故乡咀嚼文化的美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23  浏览次数:226510
核心提示:河南温县苏王苏氏文化寻根  日报头条河南郑州讯(刘君 任介中 程慧娴 王桂元 赵金才) : 苏妲己(生卒年不详)己姓,有苏国(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传说是一个美人。据《左传》记载:公元前1047年,商纣王发动

河南温县苏王苏氏文化寻根

  日报头条河南郑州讯(刘君 任介中 程慧娴 王桂元 赵金才) : 苏妲己(生卒年不详)己姓,有苏国(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传说是一个美人。据《左传》记载:公元前1047年,商纣王发动大军攻打有苏部落,有苏部落抵挡不住强大的商军进攻,在灭亡和屈膝间,有苏部落首领选择屈膝,献出牛羊、马匹及美女妲己。

  关于妲己的种种记载及传说,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挖掘出土许多殷商时期的异物,其中的玉器。铜器等各种器具,尤其是龟甲与兽骨所刻的大量文字与“卜辞”,使得我们对周代以前历史状况的认识,才对妲己和商王帝辛的真实面貌,有了接近事实的评估。

  清风徐徐吹起,从黄河岸边的清风岭吹起。

  吹过飘香的荷塘,吹过沙沙的竹林,吹过千顷禾田,吹过纵横阡陌,萦绕在苏王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村落。

  作为温县人,虽然离苏王很近,但我们却没有机缘走进它。 这一次,走进苏王村,对于妲己,才慢慢拨开偏见的雾纱,了解了苏妲己的真实面貌,改变了对苏妲己的看法。

  夏商时期,中国分为九州,有苏氏强大成为冀州侯。据《尔雅释地》《周礼夏官职方志》《同文尚书》等古籍考证,冀州在今河南省西北部的温博沁河之畔,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路过温县徐堡镇时,经文物部门考古发掘,挖出4000年至2000年间的古城,规模宏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证明是当时的冀州城。苏王村距离徐堡镇二公里,是冀州侯苏护的故里和练兵场,村以官为名。妲己是苏护的女儿,当然也是妲己的故里,现属于武德镇乡所辖。

  那么,在家乡人眼里的苏妲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千百年来流传在故里的传说中,苏妲己是个美丽娴淑的姑娘,眉宇清秀,沉鱼落雁,羞花闭月,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苏王村流传着许多关于她的故事,其中“黄河救人”的故事家喻户晓。有一天,十四、五岁的妲己,与家人乘船来到黄河渡口游玩。忽然,河中心卷起一股旋风,把一艘渔船和一艘渡船打翻,船上的人掉入滚滚的波涛中。

  妲己的家船,在下游不远的地方游玩,见有船打翻和有人落水,急忙命船前去救援。但是,家人见她在船上,想让她上岸去,以保障主人的安全,然后再去救人。妲己说:“那不是耽误时间了吗,救人如救火,哪里容得半点迟疑,赶紧上前救人吧!”家人只好把船靠近落水者,抛出绳索和竹杆,把河里的人救了上来。

  被救的人员,听说是冀州侯的女儿,都跪在地上叩谢她。她却说:“我是侯女,本应爱民,怎能见死不救呢?”

  有一年,在太行山黄河水之间,发生了流行的疫病,成群成群的人们,被疫病夺去了生命。冀州侯苏护的家中,三子全礼也感染了疫病,全家人带着群民,立即深入太行山中,去挖治疫病的药草。

  当药草挖回来后,全家又深入到疫病的群众中,为民散药,抢救危险的病人。父亲让妲己在家,照顾病重的哥哥。可是,妲己心里想的却是民众,她带着一批药材,又赶到黄河岸边的村庄。当本地人民脱离险情后,她的哥哥全礼已经病亡了。全家人痛不欲声,妲己责备自己没有照顾好哥哥,她的父亲却说:“妲己做得对,为了救民而误兄,是个好孩子,不愧是个巾帼英贤!”

  关于妲己如何成为纣王的妃子,如何助纣为虐,在苏王村,也有着不一样的故事。

  妲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早已爱上了西伯侯的长子伯邑考,两个人你来我往,爱情越来越深,两家也订了婚约,专等吉日成婚了。

  但是,妲己的美丽引起了纣王的垂诞,他知妲己即将成婚出嫁,便以莫须有的罪名,把西伯侯长子伯邑考抓进朝歌。虽然冀州侯千方百计想救出伯邑考,纣王早已预谋怎肯放过,还是杀死了伯邑考。纣王向冀州侯提出,要立妲己为妃,妲己的父亲不肯答应,愤愤不平而去。妲己知道爱人已死,纣王又要立她为妃,当即五脏惧焚,哭得死去活来,宁死不从,几次要自尽,都被众人拦住。妲己忠贞爱情的举动,感动了冀州的人民,人民要与冀州侯共存亡,保护冀州和妲己。全城民众做好了与纣王战斗的准备,冀州侯也知纣王不会善罢甘休,准备率先造反以召天下。

  殷纣王见冀州侯不答应他的要求,又愤愤离开朝歌回到冀州,就派崇黑虎和周文王前去围剿。苏护率冀州将士和民众,誓死抵抗商朝大军,经过几日搏杀之后,妲己的大哥苏全忠被掳走,二哥全孝又战死在苏沟,眼看城池就要被攻破了。

  周文王十分同情冀州侯父女,暗中派人给苏护送去一封书信,让他不要为一女得失,而毁了整个冀州家园,先献女忍受一时,等时机成熟后,再共举天下义旗。妲己深明大义,她与父亲商量决定,自己忍辱负重进宫,父亲在外联络天下人员,父女里外配合,共乱纣王江山,共图反殷灭纣大业。

  后来,妲己妲己进宫后,本想寻机暗杀纣王。但是,纣王防备森严,她又身单力薄,几次也没有成功,只得改换的手法,故意怂恿纣王作恶杀人,达到激起臣民反叛的目地。天怒人怨,促使天下诸侯造反,在周武王的统领下,推翻了殷商纣王政权。虽然自己被杀,却以玉石俱焚明志天下,使大业成功,不但灭亡了商纣,而且建立了苏国。

  家乡为了纪念妲己为国捐躯,就在家乡为她建造了一座庙宇,苏王村人尊称奶奶庙。建造奶奶庙时,还留下一个有趣的传说。当时参与的工匠很多,有一百多号人,只有一个老奶奶为工匠们做饭。等到竣工那一天,一个工匠问老奶奶,今天中午做什么饭?老奶奶说包饺子。这个工匠心中感到奇怪,一百多人吃饭,她一个人包饺子,怎么包得过来?于是,等到快晌午的时候,他跑过来偷看。只见老奶奶脸朝外、弓着身子,在锅里出恭。他一看,大惊失色,也没敢吭声就走人了。等到开饭的时候,大家都香喷喷的吃着饺子,只有他把碗里的饺子偷偷倒掉,没有吃。吃过饭,吃饺子的工匠都升天成仙了,只有他仍是凡人一个,留在了尘世间。原来那位做饭的老奶奶是妲己的化身,前来酬谢工匠们的。

  站在奶奶庙的遗址前,听着村里人讲着流传千年的传说,碧绿的麦田里,仿佛走来一个美丽善良、聪慧多情、深明大义、舍身取义的远古美人,历史的层层迷雾遮不住她绝世的容颜,挡不住她真善美的青春光辉,像一株光彩照人的牡丹开在苏王这片朴实丰饶的大地上。在家乡人的心目中,她的历史形象就是后来出塞的昭君、戏吕布的貂蝉和进藏的文成公主。我们的心中渐渐升起对她的喜爱与敬佩,被妲己的美折服了。对,我们心目中的妲己就应该是这样的,这正是温县女性本真的模样,这正是怀川女子动人的风采。那些泼在她身上的污水,不过是封建王朝、男权社会强加在她身上的偏见与替罪的借口。

  但是为什么妲己被塑造成一个狐媚君主,心狠手辣、以杀人为乐的形象?我们需要进行历史的反思。其实,这一观点的深入人心与儒家观念长期主宰中国古代社会是分不开的。在儒家的观念中,儒家最推崇的周代的政治,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文王、武王、周公在儒家心目中都是圣人的形象。相反,纣王在儒家眼中是昏庸无道的,是被否定的,故纣王无道、妲己妖媚,被历代儒生认为是理所应当。此外,中国传统社会与儒家向来有轻视女子的观点,《左传》有言“且三代之亡共子之废皆是物也,女何以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就是儒家在论述时最早把政权兴亡归罪于女子的记载。元代刊刻的《武王伐纣平话》中第一次塑造了《封神演义》故事中的原型:妲己为冀州侯苏护之女,本是心地善良的女子,在应征入朝途中被九尾金毛狐换去神魂,自此妖狐在宫中蛊惑纣王,残杀大臣、祸乱百姓。这也使纣王从一个贤良的君主变成一个无道的君主。自此妲己的形象便被固定下来,到《封神演义》的进一步演绎,妲己则完全转变为一个妖媚残忍的狐狸精形象。

  中国士大夫的传统观念都喜欢把亡国的责任归结到女人身上,即所谓“红颜祸水”。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以至于所有亡国的君主,都要把其责任归结到其后妃身上。时至今日,大众的历史认识甚至历史教育都遗留有此观点。但在男女平等的今天,这种观点可以休矣。在中国古代男权主导的社会里,除了个别到前台执掌政事的女性,大部分后宫女性对于现实政治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皇帝自制力的低下赖不到后妃身上,还是要从男性掌权者自身找原因。总之就是一句话:纣王的那顶破帽到不了妲己头上!

  欧阳修有句诗:“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信然!

  走进苏王村,是念着苏妲己的,念着她的容貌她的狐媚,念着她的风情万种,念着她作为女人的神秘,更念着这片土地厚重的昨天。

  站在苏妲己庙前,眼前一无所有,心底却又无尽的思绪,历史如同一条汹涌的大河,千古沉浮,千古篇章,有多少剧本就有多少恶作剧,甚至冠冕堂皇的欺骗,而我们,只记住了功力和辉煌。

  江山易主,其实,和女人没有什么关系,比如杨贵妃,比如陈圆圆,更比如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却看不到真相的女人,历史荒唐的某处,是权利者的颠倒黑白,红颜薄命,比命更薄的是后来者无耻的中伤,我们的心中瞬间有愤懑的火焰,我们想燃烧所有虚假恶毒的剧本,从此,我们能看到真实的苏妲己。

  我们知道,我们也相信,苏妲己是美丽的,这一方土地延续着她的色彩,苏妲己是勤奋的,这片土地上的人,从未停止过对幸福的追求,苏妲己是善良的,这片土地千年来无私的奉献着,苏妲己更是聪慧的,如神灵般滋润着这里的人们。

  苏王,这一方神奇的土地,从此群星璀璨彪榜青史,多少年来,各行各业的人才,引领者苏王不断前行的路,这里曾经辉煌未来必将更加辉煌,苏王是一面旗,招展着人们向往美好的梦想,是我们所有人奔向小康的希望。

  从空中俯瞰苏王村的道路呈‘丰’字形,那“丰”字的一竖,数千年被人们称为“官道”也叫官路。传说云:每年官道走三遭,不升官来也窈窕……

  苏王,那一条神奇的官道,也有人称它为官路,它自北向南穿村而过,无声地诉说着远古,村南有一条潺潺的涝河,据说那是清朝三代帝师李棠阶后花园引水河,官道边那棵老槐树,参天蔽日诉说着远古的风流。

  苏王,那一条神奇的官道,有无数的人从这里走,还有成群结队的商贾,洒下希望一路,这里流传着一个个故事,还有皇上御赐的匾额,挂在王永清的门楼,路过的官员们啊,武官下马文官下轿,店铺驿站和着店小二的吆喝此起彼伏。

  苏王,那一条官道,连着神话故事《封神榜》,这里曾是冀州侯苏护苏全中的官庐,记载着他们商都为官的无奈屈辱,眼睁睁看着妲己哭啼啼走进魔窟,原来路边的妲己庙啊,承寄了父母对远去儿女的思念之苦,这里是美女妲己的故里,留下了那一条神奇的官路……

  苏王,有一条神奇的官道,北连神农山紫金顶的石碣,南牵泗水滩古柏嘴的船渡,它穿村而过与护城河岸的官道相通,蜿蜒的清风岭是它的门户。

  苏王, 那一条官道它聆听了王永清老师把李棠阶的谆谆嘱咐,它目送一代代学子鲤鱼跳龙门,它迎接每年春节回村的二三百名科级干部,它见证了老书记李作杰的清贫侍母(原新乡地区国资局局长),它凝望着一届届村干部的廉洁奉公,它支撑苏王村人敢为人先挥洒自如,诠释了苏氏发源地的内涵风流。

  苏王,那一条神奇的官道,它延续着数千年神奇的天路,它记录苏王村的历史传承崇文尚武,它秉承追求卓越就要创新创造勇立潮头,它蕴示当干部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它告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担当追求,它延展着“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

  苏王是一个千年古村,她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有崇文尚武的习俗传承,有充盈厚实的人脉资源,有深藏于心的丰富内涵,她更有植根于醇厚民风、修养于薪火相传、定格于无私无畏、清正廉洁的品质与精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苏王村从历史中走来,穿越古今,步入新时代,除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坚实的文明基础,更是一代代苏王人在逐梦路上的孜孜以求、永不停息的结果。在苏王村,流传着这样一个民国年间的故事:苏王商人刘瑞兰因其孙子刘鸿宾不听话,私自贩卖烟土,就给其孙戴上枷锁、脚镣、手铐,领着四个儿子乘坐太平车,游转周围十个大村。刘瑞兰亲自演讲:我没把孩子教育好,做了违法的事,今后要教育好孩子们遵纪守法。同时在车上放立大牌,上写着:“战战兢兢,如临薄冰,世人都愿,天下太平。”这句名言一直为后人所铭记。

  一介商户尚能如此,更何况是有着伟大理想信念的中国共产党人呢?多少年来,苏王村一届届干部们,驾驭着古村这条老船,升降沉浮,破浪前行,都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他们恪守“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的信条,为百姓办了好多实事,他们自己则两袖清风,甘居清贫。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苏王村历届党支部讲团结、讲奉献、讲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图回报,带领父老乡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条件,老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老百姓的口风中,村两委的档案里,都可以听到看到一组组村干部廉洁为政的真实故事:

  张玉华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支书。他开会时常说,我们在村里当干部的,群众可是都在看着你呢。都是土生土长的老少爷们,谁不知道谁。所以,我们得把自己的路走正,事办好。不然人家会说三道四,戳咱脊梁筋哩。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村里企业那么多,他从没在企业拿过一分钱,沒随业务员出过一次差。还有,在村里从来没人让他请过客。因为村里人都知道他“抠”,衣兜里没有几块钱。1984年老人家被评为河南省农业系统劳动模范,记者采访时,还是住在老屋子里。他在任期间,常教育孩子们要靠自己劳动,凭本事吃饭,不利用自己的条件给孩子们安排工作。闻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他鼓励孩子复习功课,并嘱咐孩子们,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老书记这种大公无私精神感动了大家,并且影响了几届村干部。

  李作杰是上世纪60年代的苏王村党支部书记,因其清廉奉公,口碑较高,且精明能干,年轻有为,后被上级选调新乡市工作。1970年,县棉织厂招工给村里一个名额,大队领导班子认为,作杰家庭困难,决定照顾他妹子去应聘。但他不同意,坚持要在家庭更困难、表现更优秀的青年人员当中挑选。妹子虽然当时很委屈,但多年后提起此事,还是很理解并赞赏兄长所为。后来李书记升为新乡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依然如故。家里的房子年久漏雨,他坚持不修不建。母亲去世时,灵柩竟从又破又旧还渗水的平房里抬出。至今,那房子还无声地矗立在孤寂的院中。

  刘善道是70年代的村支书。当时,村集体有果林园,种了桃、杏、苹果、核桃等果树。1972年,刘书记母亲因脑血管疾病半身不遂卧床在家。他一边带领干部群众搞三夏,一边还要抽出时间回家为母亲翻身护理。护林员很感动,就摘了一些黄杏送到家让其卧床的母亲尝尝鲜。刘书记晚上到家看到后,批评其爱人不能沾公家的东西,责令其第二天一早又把东西给人家退回去。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又是支部书记,咱家不能搞特殊。集体的东西全村村民都分到的我可以有,如果不是按人分到户的东西我不能要。2017年,为解决本村孤寡老人生活问题,村委建成了老年幸福院,刘书记自告奋勇担任院长。他以院为家,既是采买员又是保安,还兼保洁员,365天没有休息日。若遇上下雨天,他把饭菜逐个送到老人家中,全然忘却了自己也是七十多岁的老人。

  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他人?历届村干部对此深谙熟知并身体力行。群雁高飞头雁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言行不仅熏陶着家人尤其是子女们的思想,打心底里对其尊重敬佩,对村里的父老乡亲而言也是一种无形的财富,激励着人们去更好的劳动和生活。

  如果说老一辈乡村干部代表的是昔日风貌,那么,今天苏王村的村官们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现任党支部书记郭国富与县政协派来的驻村第一书记孙瑜阳等人,展现了新时代党的农村基层干部风采。近年来,他们带领村两委成员勤奋工作,苦干实干,开拓创新,使苏王由贫困村转变为小康村。他们上项目,争资金,打吃水井并全配套、改善进村道路和路灯照明、改水、建厍,同时购置推土机、钩机、安置光伏发电增加收入,所得全部用于贫困户脱贫。得知低保户桑占良因病致残不能行动,两个女孩年纪又小,家庭十分困难,村两委干部前去看望,在孙瑜阳、郭国富的带动下,从200元到500元,两委干部纷纷解囊相助。据悉,为了工作,郭国富经常自掏腰包安排工作餐,过后从不提报销的事。清正在德,廉洁在志。这次新冠肺炎防疫中,两位书记带领两委成员和四十多名党员村组干部义务奋战两个多月,孙瑜阳年三十就沒回家,这些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是彻底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有道是,高怀见物理,清廉得天下。在编撰中的《苏王村村志》里,看到有这样几句话:“美丽的中国梦,伟大的振兴路。实干兴邦,实干兴业,追求不懈,信念永固。”从这里,可以想见一个艳阳高照,风清气正,生机勃发的苏王村,正昂首行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道上,我们仿佛看到了苏王古村美好的明天。

  我们看见,苏氏文化园正在立项审批中……

  我们看见,苏王村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在一步步展现……

  我们看见,历史深处的苏妲己正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

  我们看见,苏王村3000多名村民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愿清风徐来,永不停歇!

  愿清风永驻,古村嫣然!

  愿大自然的惠风细雨能洗去妲己的千年冤屈!

  愿新时代的沁人心脾的清风拂过苏王村的桃花夭夭,一如妲己在世时的美丽清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