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给孩子奉上好看好玩线上音乐会,他们这样来“操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04  浏览次数:199453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作者:刘淼以前以为民乐乡土、聒噪,没想到能这么美《琵琶语》弹得真好,形式新颖,心灵陶醉了有没有没听够呀,再来一遍,再来一遍一个小时的音乐会,文旅中国客户端36万点击量,优酷6万点击
 
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刘淼
 
“以前以为民乐乡土、聒噪,没想到能这么美……”
 
“《琵琶语》弹得真好,形式新颖,心灵陶醉了有没有……”
 
“没听够呀,再来一遍,再来一遍……”
 
 一个小时的音乐会,“文旅中国”客户端36万点击量,优酷6万点击量……在“六一”国际儿童节,中国煤矿文工团艺术家用一场与众不同的音乐会为孩子送去节日的祝福。活泼的形式、新颖的编曲、全新的乐器……这场名为《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线上音乐会,不仅在多个平台收获了高点击量,更感动了各年龄段的观众。
 
民乐团第一次给孩子办音乐会

中国煤矿文工团民乐团琵琶演奏家、
国家一级演员温可
 
这是我们民乐团成立以来,第一次给孩子们举办音乐会。
 
主创团队希望这场具有特殊意义的音乐会,不仅让小朋友喜欢,更能覆盖全年龄段的观众。每个人都曾是孩子。我们想带领大小朋友搭乘音乐的时光机,穿越回孩童时期,一起回忆那段美好的时光。
 
 为此,民乐团从几个月前开始策划,在10余首经典作品中最终选择了7个各具特色的节目。序幕是充满民族风情的器乐合奏《节日的欢乐》。乐曲以新疆木碗唢呐为主奏,青年唢呐演员董艳朵高超的技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由音乐人李健创作的《贝加尔湖畔》改编的民族器乐曲,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国家一级演员全艳边弹钢琴边哼鸣,把这首优美的乐曲诠释得格外动听。由青年演员田薇用手碟演奏的蒙古族民歌《鸿雁》,空灵清幽,宛如大自然的回响。青年演员宋洋演奏的《火车进侗乡》,用芦笙再现了火车穿越山谷、穿越隧道、鸣笛欢歌的欢乐景象。由我和同事演奏的《琵琶语》,充分展现了琵琶如泣如诉的特点,让观众欲罢不能。乐曲《楼兰意象》表现了楼兰古国的美丽、繁荣和神秘。器乐合奏《龙舌兰》改编自墨西哥著名民歌,充满拉美风情。音乐会的结束曲则是观众颇为熟悉的热情欢快的《喜洋洋》。
 
演出的都是经典作品,但我们并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在尊重音乐规律的前提下,对曲目进行大胆创新。去年3月,在原有民乐队的基础上,中国煤矿文工团民乐团正式成立。国内现在的民乐团不少,我们并不想按照现有的模式去发展,而是希望走出一条符合我们自身特点的路。这个40人编制的中型民乐团,一方面,回归传统,努力传承老民乐的味道;另一方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做到好看、新颖、好玩
中国煤矿文工团民乐团艺术总监、指挥刘湘
 
对乐曲的选择和加工,我们遵循着“好看、新颖、好玩”的原则,比如《楼兰意象》里面有一段柳琴与中阮的“对话”,我们尝试了一下,发现跟音乐会不搭,我们就删掉了。这样的修改还有不少。
 
在这场音乐会上,民乐团的艺术家首次尝试以钢琴为主奏乐器,民族乐器作为衬托。钢琴与民乐结合,我们在以前的节目中也进行过呈现,但那时钢琴只是伴奏。这次在《贝加尔湖畔》的演绎中,我们试着让民乐成为钢琴的伴奏,并在中间段加入了爵士的节奏型,让这首乐曲有了中西合璧的质感。从现在得到的观众反馈来看,效果不错。
 
音乐会上还出现了一件不常见的乐器——手碟,甫一亮相,就引起网友的热议。手碟是一种新兴的打击乐器,这个外形看起来像“UFO和炒锅结合体”的乐器,出现不过十几年。手碟的音色神秘、空灵,有人认为它发出了最接近宇宙的声音。手碟最早由两名瑞士人创制,演奏技法也源于国外,现在国内也有了研发团队。这次音乐会是我们第二次尝试让手碟与观众见面,也是为观众进行一次普及吧。
 
在音乐会的排练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家的进步。这场音乐会重奏曲目比较多,如果技术不过关,错误和缺点就会表现得非常明显。通过排练和演出,可以看出大家没把业务丢掉,都有进步。
 
线上演出更要加倍努力
扬琴青年演奏家张钰阳
 
没想到,没想到。看到线上点击量的统计,真是带给我惊喜,原来有这么多网友在关注我们,关注民乐!线下每场演出只能让有限的观众欣赏,而线上观众是线下的好多倍!这不仅是对我们团的宣传,也是对民乐的普及。
 
《楼兰意象》原本是一首由柳琴、琵琶、钢琴与乐队合奏的作品,此次演出,艺术家将其改编为柳琴、中阮、扬琴的三重奏,乐器的改编也让乐曲有了新的变化。琵琶的部分我们改成了中阮的声部;扬琴则负责钢琴伴奏的部分,给柳琴和中阮更多的低音支撑。拿到谱子之后,几位青年演奏家一开始只是想试着玩一下,结果发现效果不错,音乐层次很丰富。之后,刘湘老师、温可老师从观感、视觉角度对曲子进行了再加工。
 
说实话,线上演出的台下没有观众,我们的心里没底,因为得不到观众的即时反馈,只能努力演奏,都憋着劲儿要发挥出自己最高的水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停工不停练,练琴一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经常说,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每天两小时的基本功训练雷打不动,后续演出的曲目也在抓紧练习。马上我们就要进行年度业务考核了,不刻苦练习根本不行。
 
每个节目拎出来都能随时演
中国煤矿文工团党委书记、副团长刘中军
 
《让我们荡起双桨》线上音乐会的成功,是艺术家在疫情期间“停工不停练”成果的展现。疫情发生后,中国煤矿文工团先后推出了近30部战疫作品,包括相声、快板、歌曲、器乐、舞蹈等艺术门类。
 
这段没有线下演出的日子,成了艺术家难得的充实自己的机会,让我们转换了演出和创作的思路。相比线下演出,因为台下没有观众,演员和观众难有直接的互动,对演员的要求更高;从舞台艺术转为视觉艺术,直播转播设备、画面切换和剪辑也要适应新的标准;线上演出越来越丰富,也要求我们拿出高水平的创意策划和呈现方式。
 
不同于其他院团,中国煤矿文工团更像是“文艺轻骑兵”,我们的演出既有在正式舞台的亮相,也有在工厂、矿山的小分队演出。因此,我们策划的这些线上演出,既能够以整台演出的形式呈现,每个节目单独拎出来,也能随时演。现在,我们每个团都在加紧策划、排练节目,已经演出的节目我们也在不断打磨,希望能够为观众奉献更多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优秀作品。
 
我们在“五一”开启了线上演出季,陆续推出了“五一”音乐会、以“致敬英雄”为主题的抗击疫情朗诵会,加上这次《让我们荡起双桨》“六一”音乐会,三场演出效果都非常好,收到了不少网友的点赞和留言。这次音乐会之后,中国煤矿文工团还将推出“七一”音乐会、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歌舞晚会和曲艺晚会。
 
记者手记
 
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艺术院团尚无法完全恢复线下演出,他们还在继续尝试推出线上演出。线下演出有其不可替代性,但在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线上演出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演出形式。
 
此次中国煤矿文工团的“六一”音乐会,能在众多线上演出中脱颖而出,赢得观众和网友的认可,不仅在于曲目选择的与众不同,也在于耳目一新的改编创意。线上有线上的玩法,屏幕有屏幕的规则。现在,无论对于艺术家还是观众来说,线上演出还只是一种新鲜的尝试和体验。我们期待,通过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线上实践,摸索出艺术直播、线上演出的方法方式、基本规律,并加以推广应用,推动线上艺术作品、演出日臻佳境,成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的高质量新供给。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