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头条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田静: 一捧陶土留住年轻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24  浏览次数:188206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文旅中国 作者:秦丹华今年,田记窑的开窑日期推迟了53天。田记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是一座专注于建水紫陶制作和技艺传承的窑坊。每年大年初四,田记窑会有一个隆重而庄严的祭窑礼。很
文章来源:“文旅中国”   作者:秦丹华

今年,田记窑的开窑日期推迟了53天。田记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是一座专注于建水紫陶制作和技艺传承的窑坊。
 
每年大年初四,田记窑会有一个隆重而庄严的祭窑礼。很多粉丝都慕名而来,赶上春节出游的高峰,田记窑每天要接待上千人。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街市上空无人烟,在这寂静里几乎能听到古城呼吸的声音。田记窑的创始人田静走上街头,拿着手机拍了又拍,看着空荡荡的小城,忧心着刚刚从田记窑学成出师的弟子……
 
现在,全国两会开幕,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遗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带着提案来到北京。让我们一起听她讲述提案背后的故事。
 
时光回转到2019年,那是田静履职的第二个年头。她当时提交的是《关于国家支持非遗手工技艺成立公益技能培训机构,加大政府购买力度的提案》。提案建议: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支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传习中心来搭建以公益为主导的公共平台;支持一些有条件的非遗手工技艺成立非营利公益技能培训机构,政府加大购买力度,让传承人培养更多农村青年传承传统手工艺,带动农村变美、村民致富。
 
这份提案凝聚了她多年来的酸甜苦辣,显示出这位非遗人深入的实践、观察和思考。
 
学不易: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专门的师傅
 
到过建水的人,没有不知道建水紫陶的。建水紫陶曾经驰名海内外,但也一度衰落。20多年前,田静学艺的时候就赶上了建水紫陶的低迷期。
 
1998年,想学陶活儿的田静去了在当地闻名遐迩的碗窑村,那里几百年来都是当地陶瓷的制作地和集散地。但是,当时学艺的苦令田静记忆犹新: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专门的师傅,这问问,那问问,东家学一点,西家学一点,“很耗人”。因此,她暗自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室,场地、材料、工具都要准备得整整齐齐,再也不让有心学艺的学生这么艰难。
 
2004年,田静终于有了以制作茶具为主的“陶茶居工作室”。在紫陶制作技艺上钻研多年的田静明白,要想发展,必须创新。而所有的创新,又必须是根植于精湛的、原汁原味的非遗技艺基础上的,必须能与现代美好生活追求相连接的。
 
“以前紫陶大部分是做汽锅,我尝试在造型和技术上创新,尝试做茶具。”田静认为,喝茶是文化生活的一种体现,茶具就是传统非遗技艺与精致生活追求的结合点。在多年的技艺传承和苦心经营之下,“陶茶居”成为云南省驰名商标。   
 
一把紫陶茶壶拿在手中,人们固然感叹它的精致,却很难想象到其背后108道技艺的匠心打磨。于是,田静建起了占地近7亩的“田记窑”,在窑坊中完整复原了紫陶的传统制作流程,吸引了很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普通游客慕名前来,无不惊叹其流程之繁复、制作之精巧。
 
传也不易:免费教没人学,给钱行么?
 
2009年开始,田静尝试收徒。头一道难题就是“招不到徒弟”。
 
“前期基本上天天在学习揉泥,学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学员往往坚持不了几天就跑了。”田静也理解,特别是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员,有着现实的、亟待解决的经济困难,很难长时间安心学习。但她始终坚信:“农村孩子,只要能吃苦,一定可以凭一技之长养活自己。”
 
只是免费教却没有人学,给钱行么?于是,田静跟学员商量:到工坊学手艺,实在不能解决吃饭问题的学员,每天给30块钱的补助。等学会了,就可以转成学徒工,发学徒工工资。“比如刻填技艺40元一天;刻得好了,一天60元、80元、100元……现在都有200元一天的学徒工。”有收入就有动力!
 
108道紫陶制作技艺,要想全部掌握至少要10年的功底,但是先学部分技能就可以先以此谋生。“刻填”就是紫陶制作中一项很适合女孩子的技艺,学起来并不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
 
10余年间,田记窑培养出了300多位紫陶手艺人,他们的收入从每月900元增长到了一年6万多元不等。“这是非遗给农村青年带来的平台和机会。”田静说,这些徒弟学成之后就像一个个分裂出去的细胞,“因为紫陶制作技艺复杂,他们往往几个人、十几个人、几十个人组成大大小小的工坊,就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紫陶制作及相关产业中了。”
 
据统计,2004年的时候,紫陶制作行业的从业人员只有几百人,如今,全县登记注册的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已达到1264户,从业人员接近3万人。曾经几近没落的碗陶村已经聚集了大大小小近千家紫陶作坊。
 
履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我们要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2019年,听到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田静倍感振奋。
 
2019年全国两会结束之后,田静很快就接到了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工作人员的电话,详细答复了提案中涉及的相关政策的指定情况。一段时间之后,田静又收到了正式的书面答复。
 
2019年初,田静成立了免费提供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培训的公益机构——建水县田静紫陶技能传习中心(以下简称“传习中心”)。免费教徒这么多年,田静当然清楚这个传习中心不仅挣不到钱,可能还需要一直贴钱。“全靠陶茶居这个‘金主爸爸’给钱,添置设备和材料、帮徒弟烧制、运营销售……”田静却甘之如饴,“在这样的实践中,我才知道非遗传承的难点和痛点在哪里,才能在履职中提出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提案。”
 
田静的探索仍在继续。2019年底,在田记窑、陶茶居、传习中心三位一体的基础上,田静特意在田记窑中辟出一方小天地,鼓励青年学徒成立合作社。
 
“很多学成出师的年轻人有想法,希望能自己创业。但是创业伊始,缺设备、缺场地、缺材料、缺销路,很艰难。作为师傅,我希望‘扶一把’这些有想法的年轻人,提供一些最基本的支持,帮助他们在创业伊始站稳脚跟。”田静说。
 
面对疫情:“师傅在身后,我们敢闯敢拼!”
 
这个2019年底刚刚成立的合作社,也让这些青年制陶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抱成一团、渡过难关。
 
作为旅游城市,此次疫情是建水从未经历过的“大考”。有徒弟打电话给田静:“师傅,像这样一两个月几乎没有人能上门买东西,我们估计撑不下去了……”
 
“这样的考验,田记窑都没有经历过,这些年轻人就更没有经历过了。”田静很理解徒弟们的慌乱,她强调了两点:一要守住精致的手艺,困难总会过去的;二要求变,不能傻等。
 
在田静的支持下,30多个青年制陶人“抱团取暖”,逆流而上,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成立了建水县紫玉雅陶文化有限公司,希望通过电商平台打开建水紫陶的销路。如今,公司陆续接到了几笔订单。虽然前路漫长,但是这些年轻人很有信心:“有师傅在身后,我们敢闯敢拼!”
 
“这些年轻人特别聪明,也懂技术,抖音、淘宝、直播都玩得很溜。只要做好内容,不怕没有销量。”徒弟们让田静觉得欣慰,同时,她也认为,通过电商、直播等形式,不仅能直面受众,还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紫陶、了解建水,吸引更多的人来建水旅游。
 
在疫情期间,田静也在做一些尝试和改变。本来对网络教学持怀疑态度的她破天荒地开了网课、录了视频,但是心里也不免嘀咕:“平时手把手教都不容易,还要隔着屏幕教……”没想到,很快就有徒弟发来消息:“师傅,我本来真的无所事事,在家中闲着抱怨,但是看到师傅这样记挂我、鼓励我,我怎么能灰心呢?尽管现在没有条件,但是每天看师傅做东西就感觉心里特别安静、特别踏实。”这暖心反馈把田静录制视频的痛苦和内心的抵触都消磨了,她意识到自己就是徒弟们的榜样。
 
慢慢地,疫情风险降低,田记窑复工了。田静特意添置了消毒柜,又为徒弟们准备好口罩、消毒液。到了工作室,手头有了活了,大家终于不慌了。
 
“五一”期间,建水的旅游市场恢复了几分,景点也在有序开放。但是办理入住等环节十分严格。“自驾游比较多,外地游客很少,田记窑也按照规定进行了限流。”田静期待的“报复性消费”还没有来。
 
2020年提案:为乡村振兴留住年轻人
 
过去的一年里,田静走访了云南很多职业中专。在一些贫困县里,她发现职业中专开设的课程很多都是保姆、育婴师一类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学成之后在当地就业机会是比较少的,”田静想,云南有很多植根乡土的非遗技艺,可不可以在学校开设相关专业?这样既能解决技艺传承问题,又有助于打造地方特色手工业,促进本地就业。
 
在建水紫陶上钻研20多年的田静,既深知非遗传承的艰难,又了解非遗在乡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州县一级的非遗传承人其实每年的传承经费并不多,也不一定有自己的非遗工作室,很多人都是在家制作,根本没有教徒弟的地方;而学校未能开设非遗专业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师资。虽然目前“非遗进校园”让更多人了解了非遗,但是离真正的技艺传承还很远,更毋论形成地方特色手工业。
 
因此,田静这次带来了《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增设非遗技艺专业的提案》,建议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开设非遗专业,吸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担任外聘教师或实习导师,以正规人才培养方式阻断非遗技艺流失,也为传承人在毕业生中选拔优秀弟子奠定基础。
 
“传承往往是在熟人社会中展开的。看到亲戚朋友靠手艺挣了钱,又盖了房、买了车,他们肯定自己也会想学习,也相信自己能学会。毕竟,日子过好了谁不羡慕?”田静说得很实在。她认为,乡村振兴最关键的就是人。
 
一项技艺带来一份工作,一份工作就让年轻人留在了家乡。他们一边传承技艺,一边生儿育女,家乡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这样,乡村振兴才不是一句空话。
 
记者手记
 
从技艺学习到造型创新,再到活态展现,以至于如今电商平台的探索,非遗技艺在田静以及和她一样的传承者的努力下,不断对话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断跟进技术的发展方向,不断在新时代绽放光芒。不变的是对精湛技艺的传承。如今,田静师傅的孙女又跟着田静学习建水紫陶烧制技艺,这是非遗传承的又一番轮回、前进。
 
非遗传承,田静是实践者。在田记坊、陶茶居、传习中心的长期实践中,田静不断推进着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与现代生活的连接;如今鼓励、支持青年成立合作社,亦是希望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发展拓宽视野、注入能量。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田静形成了关于改善非遗传承现状的一系列提案,如她所言:“亲身去做,才知道问题在哪里,痛点在哪里,才能提出更加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提案,才能不辜负身上的这份责任。”
 
因为非遗,留在家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田静觉得还不够,还是觉得力量太单薄,她对我们说:“新的一年,希望和《中国文化报》一起开展新一轮调研,一起提出问题,持续解决问题。”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