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民生 » 正文

贵州黔西县:织密织牢社会救助兜底网 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12  浏览次数:218156
核心提示:  七十、脱贫大决战:脱贫攻坚挂牌督战贵州系列报道之七十  贵州黔西县:织密织牢社会救助兜底网 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黔西县是贵州省65个贫困县之一,地处乌蒙山连片贫困地区,辖30个乡镇(街道)364个村
   
七十、脱贫大决战:脱贫攻坚挂牌督战贵州系列报道之七十

  
贵州黔西县:织密织牢社会救助兜底网 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黔西县是贵州省65个贫困县之一,地处乌蒙山连片贫困地区,辖30个乡镇(街道)364个村(居),全县总人口100.91万。2015年提出“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的要求以来,黔西县深入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开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扶贫行动为主线,聚集脱贫攻坚,进一步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压实责任,坚持政府兜底保障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精准见效,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编密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安全网,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应有作用。截止2018年末,全县13个贫困乡镇全部“减贫摘帽”,19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9502户121400人。2018年7月,黔西县脱贫摘帽通过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第三方机构评估验收。2018年9月,国务院扶贫办正式批复黔西县退出贫困县。2018年10月,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一、聚焦脱贫攻坚,精准发力,坚决扛起兜底脱贫的政治责任

  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县重大政治任务。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制度安排,是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保障,2014年以来,黔西县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坚持兜底保障是第一民生工程,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全力以赴抓好社会保障兜底工作。

  1.强化责任落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将兜底保障工作纳入脱贫攻坚整体工作安排部署、指挥调度、督促考核、统筹推进,建立健全指挥体系,进一步强化县、乡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兜底保障责任落实到位。

  2.强化政策设计。结合基层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黔西县开展社会保障兜底推进精准扶贫实施方案》、《黔西县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和《黔西县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涉及社会救助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从制度上确保兜底保障工作规范管理、救助对象应救尽救、兜底功能全面发挥,扫除了保障救助盲区,补齐保障救助短板,形成各项社会保障救助制度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合力保障的良好格局,彰显兜底扶贫合力。

  3.强化检查督导。组织万名干部驻村帮扶,对民政兜底保障对象进行大走访、大排查、大落实,不留死角,将所有符合保障条件的对象纳入了救助范围,做到措施精准、对象精准。县纪委监委、检察院、法院等部门组成督查问责组定期或不定期限深入全县364个村(社区),对社会救助兜底政策落实不到位,保障工作中履职不力、作风不实,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形式主义全面开展督查,对存在的“漏保、错保、只兜不扶”等问题及时启动问责,实现了脱贫攻坚路上困难群众“不掉队”、评估检查“社会救助兜底零问题”。

  二、聚焦特殊群体,精准施策,编密织牢社会救助托底网

  随着脱贫攻坚进程不断深入,特殊困难群体的脱贫成为“最难啃的骨头”,也是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脱贫工作中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为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聚焦特殊群体,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尤为重要。

  1.社会救助机制再健全,确保兜准底。一是健全对象精准管理机制。在健全以收入核查为核心,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县乡抽查为基本保障,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对象精准进入精准退出认定机制的基础上,以“三访一研判”工作机制(每天接访、每周走访、每旬夜访(回访),每月会商研判)遍访困难群众,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形成了进出有序、管理规范的低保工作格局。二是健全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机制。从2017年起,建立了民政部门和扶贫部门“三共同三衔接”机制,即入户核查、民主评议、乡镇审核“三共同”,做到对象认定、管理服务、数据信息“三衔接”,并定期开展社会救助对象和贫困人口信息比对,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兜底脱贫对象和其他困难群众全部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目前全县有低保对象4.82万人,纳入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保障的贫困人口2.93万人,占保障对象的60.78%。全县整户无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低于25%的贫困人口11966人中,有10052人已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占兜底贫困人口的84%。

  2.特殊贫困群体再聚焦,确保兜牢底。一是强化对特殊困难群体救助保障。对低保对象中的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实施分类施保,在发放基本保障金的基础上,再按当年农村低保标准的20%-30%增发特殊困难补助金。连续9年对农村低保对象中的季节性缺粮户实施粮食救助制度,发放救助粮55万余斤。二是强化特困人员托底供养。目前全县共有农村特困人员2400人,由政府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疾病治疗、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和殡葬服务等全方位保障。并按不低于我县城市低保标准的1.3倍确定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不低于我县最低工资标准的20%、50%、100%分别确定特困人员全自理、半自理和全护理标准。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48.1%。

  3.基本保障与临时救助标准再提高,确保兜好底。2014年来,每年按不低于10%的增幅提高城乡低保标准,2018年全县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达到3876元/年。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标准和照料护理费标准分别为城市低保标准的1.3倍、最低工资标准的20%、60%、100%,确保特困人员同步迈进小康。2018年全县特困人员综合救助水平达到10040元/年。临时救助标准均原则上保障救助家庭对象1至6个月的基本生活,对特殊急难情形的救助标准最高可达5万元。社会散居和机构抚养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分别达800元/人/月、1300元/人/月。

  三、聚焦“四场硬仗”,精准见效,补齐民生“短板”

  1.加强社会救助与易地扶贫搬迁的有效衔接,推动贫困移民搬得出。结合国务院关于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有关要求,用足用好城市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搬迁移民按政策按程序纳入城市低保等社会救助范围,保障搬迁贫困人口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社会救助的权利,确保“搬得出、稳得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移民一次性临时救助政策,有效解决移民搬迁贫困群众过渡期的临时生活困难问题。

  2.加强和创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会治理,推动贫困移民稳得住。创建移民安置区和谐生活共同体,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区保障体系、治理体系、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实现自治组织、自治机制、社区便民服务、兜底保障、能力提升“五个全覆盖”。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务、便于自治的原则,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立健全村民或居民委员会、村(居)民小组。将移民搬迁群众中的优秀人才选举进入村(居)民委员会,团结带领移民搬迁群众脱贫致富。

  3.有效助推贫困群众实现“三保障”。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在助推“三保障”上的重要作用,县、乡(镇)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窗口,各村(社区)配齐社会救助协理员,加大对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走访、排查频次,创新村(居)日报告、乡镇周审核、县周审批的临时救助机制,确保困难群众“救助有门、受助及时”,真正发挥临时救助救急解难功能,有效遏制贫困群众因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等急难问题致贫返贫,补齐救助短板,筑牢民生保障底线。(黔西县民政局供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