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赵若姝
沿着苗岭山脉蜿蜒前进,翻过层层屏障,步入雷公山深处,8个自然村寨相连成片,依山而建的吊脚楼鳞次栉比,白水河穿寨而过,潺潺静流,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这里便是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
这里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也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寨。千百年来,苗族同胞在此生存繁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坐拥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富饶的贫困”一直是其难以摆脱的困境。西江镇所在的雷山县曾被列为国家级扶贫县。
十多年时间,这样一个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远离喧嚣的苗族村寨变身成为游客眼中火“出圈”的打卡胜地。这是如何实现的?一切要从12年前说起。
只有绿水青山怎么办
——“旅发大会”来带货
的苗族同胞们在自家窗边观看了一场盛会。由贵州省委、省政府主办的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这里开幕了。
当时,“旅发大会”在全国范围内还是个新生事物,对苗族同胞们来说,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人们当时的印象是,这个会热闹、新鲜,说的事儿跟自己有关系。
不过,对于旅游从业者来说,“旅发大会”落地在哪儿,相当于打响了当地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发令枪。“从2006年起,旅发大会每年在贵州省各州市轮流举办。记得那是第三届贵州旅发大会,选址西江,就是为了突出黔东南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优势,发展西江的旅游业。”目睹西江12年变迁的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余仕光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
那场大会,现代展会形式与传统民族节庆绑捆起来,一口气推出了4条至今仍有影响力的旅游精品线路:第一条,余秋雨旅游线路;第二条,奥运圣火旅游线路;第三条,㵲阳河风景名胜区线路;第四条,全国民族风情十佳旅游线路。
对西江的旅游人来说,那是不平凡的一天。从那时起,民族文化和绿水青山开始转化成金山银山。
苗寨大变身
——“破农村”成了世外桃源
此前,西江当地没有污水处理厂,整个寨子污水横流、畜粪满街。这可怎么吸引外地人来旅游?
旅发大会召开那年,雷山县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1.7亿元,用于西江苗寨的基础设施升级改造。2009年,国有企业西江旅游公司挂牌成立,开启运营。
“旅游开发以保持传统村落自然之美为基础,不过像这样的基础环境改造还是必须的。”余仕光回忆,西江旅游公司在改造景区过程中,着重加强污水处理,将管网延伸至每一户,同时建立了当地百姓组成的环卫队伍,每天不间断对生活垃圾和旅游垃圾打扫清运,亮化工程更是让苗寨焕然一新。
在外打工的西江镇羊排村人侯艳江,听说家乡发展起了旅游业,便从广东返乡了。没想到,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侯艳江带来了惊喜。“以前因为交通不便,从家去凯里市要走4个多小时的砂石路,通了新公路以后,只需要40分钟。更重要的是,绿化后的家乡更美了!”侯艳江说,“印象里的破农村竟然变成了世外桃源!”
环境的改变只是一方面,渐渐地,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尝到旅游业甜头
——外出务工的苗家儿女回家了
贵州西江阿浓苗家旅游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珍是土生土长的苗家人。大约在20年前,李珍像当时的很多年轻人一样,背井离乡去外地务工。2002年,为了照顾家中老幼,李珍回到家乡,做起了旅游生意。
“当时西江名气不大,只有零散的背包客来写生,农家乐也屈指可数,利润很低。”李珍说,她想不到的是几年后自己迎来了事业的转折点。
“2007年开始,越来越多人来考察,后来,我们就听说了旅发大会要在这里举办。”虽然当时还不清楚旅发大会具体能带来什么,但李珍认为,商机来了。于是她鼓足勇气,到信用社贷款20万元,再加上她的积蓄和政府的扶持资金共计50万元,以她的苗名阿浓为名,筹建了集住宿、餐饮于一体的“阿浓苗家”。旅发大会后,李珍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仅2008年,“阿浓苗家”总收入就达106万元,她用一年就还清了所有债务。
在西江,像李珍一样回流到家乡的苗家儿女不在少数,尝到旅游甜头的人更是越来越多。发展旅游业之前,西江苗寨大部分居民收入依靠务农和劳务输出,生计单一,经济薄弱。然而情况在变化,截至2017年6月,全寨1300多户农户中,已经有99%的家庭参与了旅游生产经营。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2007年的1700元跃升至2.2万元以上,旅游业已成为当地人人能参与、个个能获利的支柱产业。
更为特别的是,在当地居民的旅游收益中,有共同的部分——奖励性收益。西江旅游公司每年拿出18%的门票总收入,以民族文化保护经费形式分配给每家每户,村民得以共享旅游红利。截至目前,保护经费已经累计发放亿元以上。
“我们是和苗寨共生、共建、共荣的。”侯艳江返乡后创立了侯家庄水墨梯田度假酒店,除经营收益,每年还拿到两三万元的奖励性收益。在他看来,通过旅游致富固然重要,保护好祖先留下的财富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它们是西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侯艳江所说的“祖先留下的财富”不只是绝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厚的苗族文化遗产。雷山县坐拥1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这让西江苗寨成为一座露天博物馆,展陈着苗族发展史诗。民族文化成为诸多游客来西江的主要看点。
“苗族文化是西江的灵魂。”余仕光介绍,近些年,为加强对苗族文化的发掘,西江建立了风雨桥、西江苗族博物馆、芦笙场、鼓藏堂、银饰坊、刺绣坊、蜡染坊等一批文化传承与展示点,挖掘了“十二道拦门酒”等苗族礼俗,还通过举办吃新节、苗年节、鼓藏节等传统节庆,推动苗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与此同时,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更是内化到了西江百姓心中。除了政府推动,越来越多当地人自发加入到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的行列,商户将苗族文化符号运用于店名、旅游产品开发和服务。
“发展旅游以前,民族文化对本地人而言更多体现为生活价值和历史价值。旅游实现了对民族文化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西江的苗族文化从幕后走到台前,被外界欣赏,给百姓带来收益,也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西江籍文化学者、贵州民族大学教授、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院长李天翼说。
从粗放走向精细
——疫情下思考创新性发展
疫情期间,西江的旅游业一度按下了“暂停键”。
“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是必须的。今年,我提前为春节旺季做了准备,突如其来的疫情造成食材、铺货损失,我的3家店面损失共计100万元左右。”两个多月没有收入的李珍,是疫情期间西江千户苗寨商户们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受疫情影响,仅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公司和辖内其他个体工商户,营业损失近2亿元。
直到3月31日,西江千户苗寨景区恢复开放。虽然只是开放了古街、游方街、嘎歌古巷、观景台、田园风光区,但这标志着“旅游饭”重新开灶了。刚刚过去的“五一”长假,景区全防全控,严格执行单日游客接待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30%的上限,截至5月5日共接待游客4.3万人次。除了室外景点,“高山流水”敬酒展示、苗族农耕文化大巡游、苗族刺绣技艺展示、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展示等文化活动项目也重启了。往日的热闹劲正在回归,旅游业“回血”指日可待,商户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历经12年蜕变的西江已是旧貌换新颜,这场疫情不会让西江一夜返贫。不过,关注西江的人们从未停止探索与思考。就在不久前,在李天翼的组织下,村民代表围绕西江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进行了探讨。面对疫情影响,西江的发展拐点愈发凸显,如何突破困境转型升级,是迫切解决的问题。
“疫情已经让人们的出游需求发生了变化。大家会更加崇尚健康、自然,更加向往山水田园。在这方面,西江是有转型潜力的,因为西江苗寨肇始于农耕文化,它本身就蕴含了简朴、健康、自然等要素,西江的传统生活也包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亲近。”李天翼说,“因此,西江未来要回归文化本身,回到苗寨本身,回到社群主体本身。我们要同心协力让西江旅游从粗糙走向精致,实现华丽转型。”
记者手记
“用美丽回答一切”,是文化学者余秋雨游历西江千户苗寨时给出的评价,也是众多游客游览西江后得出的感慨。经过10多年的发展,凭借独一无二的苗族文化资源和绿水青山的自然禀赋,西江这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搭上了旅游发展的快车,成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经典范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像西江一样,不少民族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富饶的贫困”,一些地区成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硬骨头。这些地区多具有丰厚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是旅游开发中得天独厚的独特优势,依靠“美丽”致富的路子是可行的。与此同时,更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合理开发、减少贫困的同时,也留足持续发展的生态资本。这就要求在坚持绿色发展的前提下,深挖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文化内涵,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更要让当地百姓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江的10年蜕变历程中,民族文化利益共享机制在当地脱贫攻坚方面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村民是苗寨的主人,更应该是受益的主体。这个机制让当地群众连结成“命运共同体”,激发了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而形成多方合力,实现旅游发展和百姓富裕的良性循环。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期待西江苗寨和更多民族地区利用好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文旅融合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交出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的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