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头条 » 正文

背靠“两山”,重庆武隆“反脆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29  浏览次数:215947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王彬乌江画廊婀娜秀美,绵延百里;芙蓉江畔满目翠色,山水辉映;仙女山峰云雾缭绕,灵动典雅。地处渝东南乌江下游的武隆,面积2901平方公里,汇聚了大娄山的雄伟、武陵山的逶迤、峡江
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王彬
 
 乌江画廊婀娜秀美,绵延百里;芙蓉江畔满目翠色,山水辉映;仙女山峰云雾缭绕,灵动典雅。地处渝东南乌江下游的武隆,面积2901平方公里,汇聚了大娄山的雄伟、武陵山的逶迤、峡江的柔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武隆人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有特别深切的体会。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秀美的土地上,吃上了绿水青山带来的“旅游饭”,正铆足干劲奔小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旅游业遭受冲击。如何重新吃上这口饭?武隆人有话说。
 
几声羊叫,引出了世界遗产地
 
要想吃到大米,得拿木材去临近县区换,上世纪90年代,武隆地区的困难处境由此可见一斑。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武隆年生产总值仅为10.2亿元,人均年收入仅为1482元,当地百姓能自给自足的主食仅有土豆和红薯。
 
几只羊的叫声改变了这一切。那是1993年,一位农民放牧回家时发现少了几只羊,寻着它们的脚印,找到一个洞口。这位农民循着羊叫声进了洞里,竟发现别有洞天:这洞里全是玲珑剔透、五光十色的洞穴沉积物。
 
这正是如今被誉为“地下艺术宫殿”的武隆芙蓉洞。得知这个消息,当地政府领导班子极为重视,请来专家团队实地勘测,确认其为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极具观赏性和科考价值。在与专家反复深入沟通后,一张蓝图开始描画。
 
后来发生的故事大家就比较熟悉了。2007年,武隆芙蓉洞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给武隆带来了全国各地的旅游客源,当地举办的一些国际性运动赛事还吸引了海外游客。武隆的旅游业渐渐有了模样。这片绿水青山开始为当地带来收入了。
 
划生态红线,把百亿投资挡在门外
 
就在外界认为这是武隆招商引资黄金期的时候,武隆却选择严格贯彻国际通行的“反规划”建设理念:先确定禁止、限制开发区域,再确定开发区域。将申遗地核心区60平方公里以及周边320平方公里划上生态红线,予以保护,所有开发项目都要经过当地世界自然遗产管委会前置生态审批许可。
 
为此,武隆先后拒绝了100多项各类商业投资建设项目,涉及资金上百亿元。其中包括某大型房地产企业计划高价打造的“俯瞰世界遗产、最美后花园”大型悬崖别墅群,以及需要架设在山林间的热气球项目。
 
那时候的旅游业还处于门票经济时代,发展旅游景区的营收刚够养活一方百姓。
 
 武隆又一次展现出前瞻性——力排众议建设度假区,引入文旅项目,组织全民服务,倡导全民创业,搞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武隆碗碗羊肉、天池红茶、鸭江老盐菜等一批具有乡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直通国内外市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成为当地百姓靠得住的致富产业。这个以前名不见经传的西部偏远小县,渐渐成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四块金字招牌的旅游大区。
 
游客来了,村民脱贫的路子就宽了。会厨艺的,利用扶贫免息贷款开饭店;家里有闲置房间的,利用扶贫奖补资金办民宿;能说普通话的姑娘、小伙去镇上的技校培训,出来就去景区当导游;老年人在家门口摆个摊,农家土货常常半天就能卖完。
 
如今,武隆全区3.1万农户、近7万名农民靠旅游吃饭;旅游扶贫消除贫困村48个、贫困人口3.2万余人。仅2019年,武隆全区就接待游客3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70亿元,对GDP的贡献率超过50%。
 
遭遇疫情,“旅游饭”暂时断炊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信心满满的武隆人铆足了劲,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来了。
 
经过煎熬的暂停期,被划定为低风险区域的武隆于2月22日就恢复开放了部分景区,并严格执行景区监测管理、控制人流,确保景区疫情“零发生”。但是,第一季度的客流量与去年同期相较仍有大幅下降,即便疫情过去,全年盈利额预计仍不乐观。好些文旅项目被迫中断,百姓经济收入受到很大影响。
 
在武隆花了4年打造懒坝美术馆艺术季项目的李娟正在焦急地等待。这个项目通过邀请全球艺术家来到武隆创作并留下作品,吸引游客前来观览。2019年8月,该馆举办了“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展出了39位艺术家的作品,反响不错,业内普遍认为这一项目很好地学习了日本越后妻有的经验,这是一个以艺术唤醒乡村的国际典范。艺术家与当地村民的同吃同住甚至同创作,让村民重新审视生活了多年的家乡,惊奇地发现手边到处都是宝贝。竹子、砖瓦、草席这些平常的事物,由于被赋予了文化意味而大幅升值,大家纷纷参与文旅纪念品制作。“艺术家的视角大大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自身的独特性,带着这样的感受再做手工,不一样了。”当地一位返乡创业的年轻村民说。
 
现在,国际疫情还看不到拐点。“村民本来十分期待全国乃至全球游客来到懒坝,了解和购买他们的产品和服务。现在还得再等一等。”眼看就要错过展览推介期,李娟与团队开始重新制定年度计划。
 
住在仙女镇的陈婆婆曾凭着好厨艺征服过实景演出《印象·武隆》导演王潮歌,从此以一手地道农家饭“出道”。最火的时候,吃她家的饭菜要提前预约。现在,陈婆婆的“网红店”陷入了十年不遇的冷清。她说:“大山里缺少人气,我的小饭馆也只能接到散单。虽然有不少周边市县的老顾客照应,生活还过得去,但还是希望早点见到游客络绎不绝的热闹劲儿啊。”
 
《印象·武隆》也在经历“旅游饭”的断炊期。自2016年亮相以来,《印象·武隆》已累计演出2400余场,实现门票收入4亿元,住在演出地周边的村民参与其中,白天开农家乐,晚上换上工作服,台上台下服务观演游客。现在,村民们只能暂归田园。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都要守住
 
怎么办?
 
向内发展、向外推介,一同牵引就业和地区扶贫。武隆连续召开专项会议,对疫情带给旅游行业的影响进行研判,并立足区内群众创收,提出抓住“五一”假期和周末休闲度假的“小趋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动乡村旅游活动有序开展。
 
 “疫情的确打乱了原来的节奏,但富民发展的目标没有变。”在武隆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李鹏程看来,寻找新的旅游营销路径至关重要。李鹏程和大家一起梳理下乡调研情况,结合预判,将重点放在了拓展乡村旅游和丰富周边游方面,活动策划中新加入康养与研学旅游板块,适应更大客群的需求,也更便于当地百姓参与全产业链旅游服务。
 
李鹏程是垫江人,作为引进人才来到武隆,在这里工作已有17年,他把眼下的挑战视为自己“武隆事业”的“成人礼”,正全力以赴。2003年,武隆还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刚从重庆大学毕业的李鹏程放弃进入“二炮”,选择进入武隆政府职能部门,遭到家里人反对。他却义无反顾,原因是“第一次踏上武隆,眼前就是一片崇山峻岭,对于从小生在平原地带的人来说绝对是震撼”。参加工作不到一个月,他就下到当时还是高山贫困乡镇的原木根乡工作,切身体会深山僻壤里的百姓之困,后来辗转武隆县国土部门、仙女山度假区管委会等多个部门,到2016年走上现在的岗位。可以说,李鹏程从多个角度观察了脚下的这片土地,与武隆百姓融为一体,对武隆文旅发展有着丰富和具象的感知。
 
在他看来,武隆人有两个共识:一方面,武隆的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走的本就是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可能被一时的困难所挡住;另一方面,在旅游消费更加成熟的今天,疫情结束后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游客暴增期,关键是与时俱进,变危为机。
 
此前,武隆区与四川省乐山市签订了文化旅游合作协议,联合营销、项目开发、旅游交通、人才交流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规划正在进行中。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大部分项目还没有实施,但对于唱好“双城记”,两地文旅部门还是信心在握。作为参与者的李鹏程随时等待新信号,迈出下一步。
 
记者手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之一,依靠青山绿水发展旅游业,在不少地方成为破解扶贫难题的重点抓手。

今年突遇疫情冲击,旅游业能否在疫情过后快速“回血”,在这些地区其实是一道“出圈”的民生大题。记者采访的重庆武隆区正是通过生态旅游实现脱贫后,仍紧紧围绕民生,全力谋划文旅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的地区之一。面对疫情,武隆人有焦虑,更展现出了背靠“两山”的“反脆弱性”。
 
应该看到,疫情持续影响,让文旅扶贫面临一场硬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硬仗识“本色”。目前,广大基层文旅人尤需冷静研判形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做好准备背水一战,发挥文旅事业和产业的积极作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奋力夺取战疫和战贫“双胜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