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头条 » 正文

滞留湖北战纪 | 就地参“军”,我们从未停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27  浏览次数:157334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薛帅 王学思从北京飞到湖北后,他们的一切行程停滞了。身在战疫主战场,要直面最艰难的战况。在这场战疫中,文化和旅游部系统共有73人滞留湖北。对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而言,湖北与北京
 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薛帅 王学思
 
从北京飞到湖北后,他们的一切行程停滞了。身在战“疫”主战场,要直面最艰难的战况。在这场战“疫”中,文化和旅游部系统共有73人滞留湖北。对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而言,湖北与北京,一个是成长的家,一个是奋斗的家。既然暂时不能返京,那就投身战“疫”!就地参“军”、原地战“疫”,成为他们大部分人的选择。

【一】 传递信念与力量
 
《舞蹈风暴》的舞台上,她翻飞跳转,裙摆摇曳,如雪飘零。“刚柔并济,行云流水。”这是看过她舞蹈的观众最直观的感受。
 
2019年,对于22岁的舞者王雪柔来说,充满冒险与惊喜。除了参与这档舞蹈类电视节目的录制,她如愿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成为剧院舞剧团的一名舞蹈演员。如果没有这次疫情,她本应在当代舞剧《到那时》的巡演中,本应参与民族舞剧《李白》的复排,本应跟小伙伴一起筹备刚申请下来的舞蹈项目……行程已经排到了2020年7月。
 
雪柔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伢”。1月21日,她回到武汉,与家人一起过年,但武汉日益复杂与严峻的疫情,令她越来越不安。“到封城时,我才意识到正在或将要经历的是这辈子都难忘的时光。”社区很快全面封闭,困守在家中,给自己打打气吧,雪柔最终选择了以舞战“疫”。
 
“别怕漫长的黑夜,抬头看看星星;此刻正连成线,也许是一场考验……”在邓紫棋明润有力的声线中,舞坛新星们接力,用手语舞蹈表达着心中的勇敢、坚持与敬意。这支由青年舞蹈家郭爽发起的手语舞蹈MV《平凡天使》,在互联网各平台如今转发量已过千万,成为传递信念与力量的有力载体。雪柔应邀参与了录制,视频中的她,依旧柔美中透着刚强,传递着坚定的信念与温暖的敬意。
 
“虽宅在家里,但绝不能退功。虽停演,不停工。”舞者,功夫要日日傍身,雪柔开启了她的日常“云排练”模式。为了让演员保持较为理想的状态,中国歌剧舞剧院要求所有舞蹈演员将每日排练情况自行录制视频并集中检查。雪柔对自己要求更高些,她将每天的功课分为三部分:素质练习、基础训练、剧目恢复训练。《到那时》《李白》两个剧目中有她新接触的舞段,在没有指导、不能集体排练的情况下,她只能靠自己的反复观察一一细究动作。“我时刻准备着疫情一过就冲上舞台。”
 
点开雪柔的抖音号,会认识另一个可爱的她。一条条在家里拍摄的舞段,有排练的,有给自己打气的,有为武汉加油的,能看出,这位舞蹈新星很用力地在感动周遭、影响他人。
 
她的粉丝并不知道,在这次疫情中,她也直面了死别,雪柔失去了“雪碧”——那只她最爱的“喵星人”。
 
“毕业、比赛、考团……在我最难的那段时间,它陪我走过,给我慰藉。”随着进入院团工作,雪柔把“雪碧”送回了武汉,由父母养着,但没想到,这次回到武汉是她与“雪碧”最后的相处时光。并不是什么大病,但因疫情期间只能困于家中而不得医治,生生耗死了。“我体会到无以复加的自责。”更让雪柔不敢深想的是,猫都如此,被新冠病毒威胁着的人们会多么无助。“你是最平凡却最温暖的天使!”正如《平凡天使》中的歌词,雪柔用舞蹈视频表达着她的心声,“请再多些天使吧”!
 
客厅一隅,曾经“雪碧”猫窝的地方,是如今雪柔的“排练厅”。舞蹈给予她力量,她也在继续传播着这份力量。
 
【二】 扎根乡土的观察报告
 
因为忙于学业、工作和家庭,国家图书馆馆员向辉很多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今年春节,他特意请了两天假回乡探望父母。农历腊月二十七,几经辗转,向辉回到了湖北恩施鹤峰县走马镇的花桥村。
 
在花桥,村民们平时不太关注武汉的事;在武汉,也很少有人知道花桥这个小村落。这个春节,让花桥人始料未及的是,武汉与花桥的联系竟如此紧密。
 
在湖北全省封城封路之后,整个乡村都冷清下来。乡间的固定广播开始循环播放着防控指挥部的命令。向辉的弟弟向佐宇作为花桥村五组的干部,每天从早忙到晚,电话不停,事情不断。向辉想给弟弟搭把手,可因为太多年没回过老家,乡里乡亲们对他有陌生感,得报上自己是谁的儿子、谁的哥哥,对方才对得上号。
 
向辉每天早上都会准时去村部报到,帮助村干部们分担防控工作,比如为返乡人员登记、在卡点值守、参与日常巡逻、发放宣传品、帮村民送生活物资等,但他还是觉得自己能帮上的忙太少了。
 
在向辉的印象里,花桥村是一个非常不典型的中国山区农村村落,这里没有祠堂、没有庙会、没有宗族,也没有特别讲究的传统,有的是山,山外之山,以及一栋栋错落散杂的民居和几代人都在此生活的村民。
 
“我还能做点什么?”一个念头划过他的脑海。“虽出生于此,但和大部分村民一样,对于花桥的历史文化我所知寥寥。我是一名古籍保护工作者,专业又是历史文化研究,何不利用这段与家乡零距离的机会,做一点乡村社会历史的考察与整理工作。”他思考着。
 
向辉想,如果能从各种传说、故事、遗址、记载等资料中梳理出一些比较具有意义的东西来,这不仅有花桥记忆的意涵,同时对村落文化建设也有价值。于是,这个非常时期,在完成日常防控工作之余,向辉开始了探索与观察。
 
防疫期间不能串门,更不能询问村民,于是他便在田间地头和山岭树丛中观察乡村。截至目前,他已经寻访了大部分村组中的老碑、山间的古代遗址和当代人创造的遗存,并且逐日以“花桥观察”为题撰写了20余万字的调查报告,每日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分享。
 
记录历史是对过往的追溯、对当下的记述、对未来的期许。从村里的古树、石碑,到姓氏、风俗;从避祸逃难的迁徙史,到当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众志成城,向辉观察到鲜活、多元的花桥村。他的文字有股“书卷气”,配图又散发着“泥土味”。他发布的每一篇观察文章,或许能让后人知晓这里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又是如何奋斗的。
 
没过多久,他的观察报告就在乡亲们中传播开了。因为使用的是笔名,所以鲜有人知道是他所写。向辉本家的叔叔和伯伯到处打听:“是哪个好孩子写了这些?”向辉的一个“发小”对他说:“提起家乡,想到的除了石头还是石头,但通过你的笔,竟写出了这么多故事。”
 
【三】 奔走、站岗都要铆足劲
 
“我在部队当了25年兵后,转业到文化系统工作,这么多年来很少回家乡,这次是停得最久的一次。”自从春节前回到湖北天门,郭雄伟就几乎没有出过社区。早在湖北全境升级为“战时管制”状态前,他所在的天门市很多街道、社区就已封闭化管理。
 
郭雄伟所住的社区,曾经是一片农田,随着城镇化发展,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一幢幢居民楼被建起,村庄变成了社区,村委会也变为了居委会。庞大社区的防疫工作需要统筹布局与规划。作为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文化产业培训部副处长,郭雄伟和当地街道书记一起承担起了社区防疫宣传教育与志愿服务的指导工作,成为近千户居民在疫情期间的防疫“总中枢”。
 
拥有丰富培训经验的郭雄伟,还与当地居委会的党员、志愿者一起,通过微信视频会、室外碰头会梳理对社区居民宣教讲解的要点。“我们这里党员不多,很多居民文化层次并不高,我们要守岗尽责,并用更接地气的办法去与居民沟通,有时需要反复讲才能确保大家听懂、理解。”郭雄伟说,他是军人,也是党员,军人的身份要求他必须运用好“战术”,党员的身份则要求他冲锋在前,承担起更多责任。郭雄伟已年逾五十,但每天仍像一个年轻战士般奔走于空旷的社区楼宇间。在他的指导与带动下,更年轻的战士们严守住每一道关卡、每一幢楼,如同一个战壕,每天一遍一遍地巡查,任何细节都不放过,确保掌握每一单元、每一户的实时信息。
 
严控中,郭雄伟所在的社区一直保持着零病例的状态。令他同样欣慰的是,这次长时间的滞留,使他有充足时间与母亲相处。陪伴亲人的同时,他时不时望向窗外,瞧瞧那辆由电动车改装成的宣传车是不是在正常运转。
 
郭雄伟的同事,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总务处工作的林海明,也是不久前刚从部队转业的。今年春节,他与妻子和两个孩子一起回岳父岳母家过年,住在湖北襄阳保康县的一个叫鸡公岭的小山村。
 
疫情暴发后,大年初二出入村子的路就封了起来,林海明意识到自己无法按原定计划返京,于是大年初三便去村两委报到,希望可以参加“下沉”防疫工作。军人出身、长期从事后勤工作的林海明的加入,为忙得不可开交的村干部们解了燃眉之急。
 
在村里执勤点为过往的人车登记、检测人员体温、为车辆消毒……林海明专挑后半夜室外温度最低、人最疲乏的时间段执勤。他说,自己身体好,有站岗的经验,要多承担。
 
林海明的做法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他的妻子在北京就是一名社区工作者,她90多岁的奶奶曾做过村妇女主任,70多岁的岳父也是党员。尽管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人照顾,但家里的每个人都有着要为防疫尽一份力的心。因此,林海明决定代表全家参与防疫工作。全家人的鼓励与支持,让他每天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在每一项防疫任务上都铆足了十分的干劲。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