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头条 » 正文

文旅女干部:战“疫”战“贫”都要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16  浏览次数:177082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作者:瞿祥涛43岁的周翠霞是湖北省云梦县为数不多的驻村扶贫女干部。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扶贫工作队转为疫情防控工作队,她和村干部、村民们,一起经历着战疫的难忘日子。讲述人:周翠霞(湖
 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瞿祥涛
 
43岁的周翠霞是湖北省云梦县为数不多的驻村扶贫女干部。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扶贫工作队转为疫情防控工作队,她和村干部、村民们,一起经历着战“疫”的难忘日子。
 
讲述人:周翠霞(湖北省云梦县文化和旅游局派驻吴铺镇郑店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周翠霞(中)在村湾走访
 
 
一开始,村民不知道新冠是啥
 
从2018年11月开始,我作为文化和旅游系统干部到郑店村驻村扶贫。郑店村有30户贫困户。一个村的贫困户数超过20户的话,扶贫工作队按要求须配备3名队员,实行每周五天四夜的工作作息制度。我和队员们便租住农户的房屋,当起了“住读干部”。
 
驻村前,我横下一条心: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硬任务,“第一书记”重任在肩,是第一责任人,必须扎下根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干,不然对不起群众。
 
特别开心的是,靠着扶贫政策的落实,还有依靠县文化和旅游局的力量制定个性化扶贫方案,30户贫困户2019年全部脱贫了。无论是五保户、低保户还是因病致贫的家庭,我积极帮助他们享受到各类扶助政策,推荐务工机会,我个人包保的5户贫困户率先脱贫。
 
乡亲们的日子好起来,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都想着可以过个好年了,家家置办的年货比往年明显多了。
 
一开始,村民也没有谈“疫”色变,一是对新型冠状病毒到底是个啥不了解;再就是在农村,平日里就注重防疫,提防着禽流感、“鸡瘟”和“猪瘟”啥的。不过有一点大家伙儿是清楚的,不管啥疫情来了,生产生活一定受影响,严重的话,还会蒙受很大损失。
 
骑上电动车,最快速度赶回村
 
因为很长时间没回家,又赶上春节,村干部说我们累了一年,催促我早点回家过年。我安排好了工作,腊月二十九(1月23日)下午回到家,见到了从深圳回来、3个月没见的爱人。
 
次日,武汉封城消息传来,心里咯噔一下——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了。在家的日子,一颗心悬着,很忐忑,只能通过微信工作群关注村里的情况:村支书孙木清大年三十(1月24日)还在排查;部分村民没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还在聚集、不带口罩……我觉得自己在家呆着不像话,当地村干部承担的压力太大了,必须尽快回村。
 
大年初一(1月25日)晚上我接到了通知:第二天下午回村报到,所有扶贫工作队转为防控工作队,驻村参与疫情防控。让我欣慰的是,爱人很支持我。他说:“这个时候你们不上谁上呢?放心地去,我会照顾好家里的老老小小。”回村前,我带上换洗的衣服和一些吃的,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我骑着电动车,以最快的速度往回赶。回村路上,我心里头急呀,满脑子的问题:村里会不会有人感染?赶上春节,怎么劝阻村民聚集走动?村民的生活物资怎么供应?脱贫户会不会因“疫”致贫、因病返贫?……心里压着大石头。
 
回到村里,村支书孙木清见到我和扶贫队员,说:“你们好不容易放两天假,这么辛劳地又过来。”来不及寒暄,我建议必须尽快行动起来,做好分工,把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当务之急,是随时观察和掌握从武汉等地回来的村民的健康情况,宣传疫情形势和普及防疫知识,增强村民的自我防控意识。
 
“守夜有什么好怕,我胆子大”
 
郑店村下辖8个村湾,还有3个小区在该村范围内,合计总排查539户,涉及1951人。其中,富丽佳园小区一位居民,腊月二十九从武汉开私家车回来,第二天经医院检查确诊,随后其家人也被送到定点酒店隔离。
 
我们立刻跟进处理后续事宜,对小区和楼栋进行封闭、消杀、张贴告示,提醒居民增强防控意识。当时只是戴着口罩,也没想到怕,只想着要赶紧处理,没穿防护服,当时也没有防护服。
 
由于发现确诊病例,村里的管控措施立马升级——封村封路,24小时派人值守村出入口。2月1日,大家一起在卡口搭起帐篷,轮流值班,全天候值守。
 
孙木清说:“周书记是女同志,就不安排值夜班了。”我想,这节骨眼了,自己不能搞特殊,婉拒了书记的好意。我也被排进了值班表,每5天轮一次。
 
在帐篷里值夜班还是头一次。2月7日,第一次值夜班,前半夜,大家一起在帐篷里讨论和安排第二天的工作,一直到晚上10点多。后半夜,只剩我自己了,陪伴我的只有一盏灯、一台取暖器和一张单人床。
 
头一次觉得夜里有那么静。我想,夜里更不能马虎懈怠,任何动静都不能放过,根本没有睡意。好在一夜下来,没出什么状况。后来,村干部问我怕不怕,我说“有什么好怕的,我胆子大”。
 
在村湾里防疫宣传、入户排查,我和大家走街串巷,提着大喇叭宣传普及防护知识,嗓子很快就哑了,其间,也会遇到一些状况。
 
有村民说:“我没口罩,你不让我出去,我也买不到呀!”我知道,无理取闹的少,大多数村民确实有困难。我就拿出自己的口罩送给他们,好在之前准备了一些,加上发下来的口罩,能帮一个是一个吧,自己尽量省着用。
 
2月13日,我在卡口执勤时,遇到了患糖尿病的村民滕远辉。
 
“每天用的药快没了,我得去买药。”他脸上满是焦急,说着话就往外闯。
 
“疫情期间,不能出去。”执勤队员斩钉截铁地说。
 
“你们怎么不通人情?我是去买药,救命的药!”滕远辉有些急了,看我在,转脸对我说,“周书记,您通融通融行吗?我真的是去买药。”
 
我心里盘算着:让他出去肯定不行,一是不允许,再就是万一出去感染了就麻烦了。往上报,等药配送过来,怕是来不及,影响用。群众的困难总得解决啊!
 
想到这里,我对他说:“我明白您说的。不过规定如此,只能执行。您先回去,我们来想办法。”
 
 “那麻烦快点,等着用呢!” 滕远辉有些不情愿地回去了。
 
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以来,出行受限,一般药店也不开门,怎么样尽快搞到药呢?我想起在附近工作的县文化和旅游局的宣传车,马上联系带我专程去了一趟县城医院买药。县医院收治了新冠肺炎感染病人,这时候去医院,感染风险太大。不过,面对群众需求,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当我把药送到滕远辉手上,他感动地说:“周书记真是好干部,心里装着咱们呢!”质朴的村民懂得感恩,但我知道自己做的还不够。
 
走访困难户,他们更需要关心
 
除了上门测体温,掌握乡亲们的健康状况,走访了解大伙儿的思想动态、生活需求,特别是主动关心生活困难的群众,也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需要。
 
2月15日,我在村湾走访,来到独居的杨贵珍婆婆家。
 
老人家拉着我说:“周书记,年前来不及准备,现在家里快没菜吃了。”
 
听到这话,我忍不住鼻子有点酸,她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
 
“我那里还有点吃的,我尽快给您送过来,以后您再缺什么,和我说啊。”第二天,我把单位送来慰问自己的腊鱼、腊肉送到杨婆婆家。
 
杨婆婆十分感动,拿出她攒的20个土鸡蛋,递给我说:“你们干工作辛苦,拿回去补补。”
 
我坚决不要,老人家硬塞过来。“那我用钱买您的吧,我们不能拿群众的东西。”我说。
 
见我要掏钱,她有些生气地说:“你们老说扶贫干部要跟群众心贴心,这怎么就例外啦?”拗不过她,我只能先接了过来,想着再补偿给老人家,后来又专程带了水果去探望了她。
 
就在我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的时候,噩耗传来。
 
“姐姐,孩子他爸……走了!我和两个孩子可怎么活啊!”2月22日晚,和弟弟在深圳创业打拼的弟媳打来电话,告诉我弟弟去世了。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他才40岁啊!想不到去年10月我去看望病重的他,竟成了永别。
 
弟媳在电话那头不停地哭,我当时整个人傻掉了。我挂了电话,大哭起来,除了悲伤、难过,还有愧疚、无奈。驻村以来,跟家人相聚的时间少了太多,更别说照顾他们,疫情之下,我都不能赶去送他最后一程。
 
村干部和扶贫队员们都来宽慰我。扶贫队员倪丽琼搂着我帮我宽心,怕我想不开。这一刻,我只能选择振作。
 
2月27日,再次入户测量体温时,我来到夫妻二人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一家。屋里,家里上高三的儿子正在窗前的书桌上复习。
 
看他认真的样子,我像是见到了自己的孩子,心疼得不得了,就想着能帮点什么。后来工作间隙,我把自己的一些办公用品和从家里带来的吃的送给了孩子。一家人不住地谢我。我心里希望这孩子今年能考上个好大学。
 
恢复下地,很快又要大干一场
 
2月底春耕在即,村民们着急农事,按照防疫工作要求,要减少聚集,还不能下地干活。村民有了情绪:耽误了时间,今年一年可怎么办?
 
其实,我心里也着急:去年已经脱贫了,今年是巩固阶段,是必须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的一年。再返贫可咋办?
 
然而,疫情当前,我能做的只有耐心劝解,和村民们天天磨嘴皮子。实在没办法,我说了一个可能并不合适的“善意谎言”:“你们下地被发现的话,我工资就都扣完了。”
 
听到这话,村民们哈哈一笑,不说话了。我知道,他们“为了我”不会再下地了。
 
好在中央及时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让人备受鼓舞。会议指出,必须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3月7日,我们接到消息,无“疫”村的农业合作社可以开展农业生产啦!目前,村里除一例已治愈的输入性新冠肺炎患者外,无一例新增病例。不过,还是要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包括向村委会申请和报备;下地的人,要戴口罩、佩戴红袖章;防疫人员要巡逻,避免人员聚集,等等。
 
心里踏实了,可以有序恢复生产了,不过,接下来工作会更加繁琐,一定更加细致、考虑更加周全。我盘算着:
 
抓紧生产,巩固脱贫成果,怎么才能把错过的时间抢回来?把损失弥补回来?
 
要减少聚集、避免接触,种子、化肥这些生产资料,一定不能让村民们自己去购买,肯定要代购回来,再分给他们,怎么去推进和落实?
 
外出打工是不少村民的收入来源,如今暂时不能外出,家里没有多少田的人,怎么办?能不能对接用工企业,介绍他们就近打工?怎么保障他们的健康安全?
 
前几天,53岁的单身汉杨富国来找我,只见他一脸的郁闷和着急。
 
杨富国是我包保的贫困户,前两年得了场重病,治病花了一大笔钱,日子一下子紧巴起来。后来,他靠着在海南的建筑工地打小工,赚了点辛苦钱才算脱了贫。
 
既然包保,就得负责到底。杨富国平时人不在村里,我电话联络了解情况,每次听他说身体挺好,工地上包吃包住攒下多少多少钱,我打心眼里替他高兴。去年腊月,杨富国从海南回来过年。我带着米、油和慰问金,专门去探望了他。他当时还对我说:“今年情况还可以,能过个好年喽!”最近一次上门测体温,也没见他有啥情绪。
 
“周书记,现在哪儿也去不了,打不了工,没钱挣,日子不好过呀!”杨富国说。
 
“再熬一熬,挺过这段时间,我帮你就近找份工,你也不用再往海南跑了。”我给他打气。
 
一番交流开导下,他的情绪才平复一些:“也只能在家呆着了,等这烦人的疫情过去了,再想出路。”
 
我也替他着急,毕竟他一个人打工过日子,虽然“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过脱贫基础弱,眼下没了生活来源,不能让他因疫情返贫了。我想,这段时间,自己虽然不负责杨富国所在村湾的防疫工作,跟他见面少了,但也得关注他的思想动态,省得他憋着烦恼、胡思乱想。
 
目前,快听到战“疫”胜利的号角声了,不能有丝毫懈怠马虎和松松劲的心理。扶贫干部重任在肩,既要战“疫”,又要战“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也将到来,又到了大干一场的时候。
 
记者手记
 
采访周翠霞,并不顺利。她太忙了,每次匆匆聊上几句,她就去忙村里的事了。多日断断续续交流,慢慢了解到她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面貌。
 
村民千万别感染了,困难群众的生活受疫情影响怎么办,好不容易脱贫的不能再返贫……作为文旅人、扶贫队长、防控队长,她心里装的太多了。当然,她也是妻子、母亲、姐姐,家人和家庭突然的变故让她牵肠挂肚、陷入巨大悲痛。顾大家还是顾小家,疫情之下难两全,她选择了前者。
 
战“疫”又战“贫”,这两道必做题,必须交出满意答卷;这两场攻坚战,必须坚决打赢。决战赢得决胜是一份荣光,更意味着使命担当。
 
像周翠霞一样,包括文旅系统干部在内的无数战“疫”人、扶贫人,不畏艰难、扎根基层,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无论平时,还是“战时”,他们拉得出来、顶得上去,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脱贫攻坚战,默默奉献着、拼搏着。
 
此刻,除了致敬,更有祝福,更要奋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