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想看《紧急救援》《唐人街探案3》?请耐心等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15  浏览次数:329101
核心提示:文件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罗群疫情之下,实体院线已经停摆近两个月。北京时间3月13日,主演刘亦菲刚刚在英国伦敦参加完电影《花木兰》首映礼,该片即宣布全球撤档。此外,《007:无暇赴死》《速度与激情9》等
 文件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罗群
 
疫情之下,实体院线已经停摆近两个月。
 
北京时间3月13日,主演刘亦菲刚刚在英国伦敦参加完电影《花木兰》首映礼,该片即宣布全球撤档。
 
此外,《007:无暇赴死》《速度与激情9》等影片也于近日宣布撤档,改期上映。
 
2月底,“E票电影”做了一个小调查:“你愿意什么时候重新走入影院看电影?”
 
结果显示,截至3月12日,选择3月、4月、5月进入影院的观众,占比分别为14%、11%和19%,而选择“7月以后看疫情情况”的观众,占到了44%。
 
这一结果跟知名导演贾樟柯日前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接受媒体采访时的预判较为接近。贾樟柯认为,6月至8月,中国观众才会逐渐走进影院看电影。
 
观望、等待,代表了当下多数电影行业从业者和观众的选择。
 
影院复工?有点难
2月23日,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布了《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技术分会关于电影院复工准备工作的建议》,围绕设备检修、科学排片、清洁消毒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和建议。许多地区也出台了复工复产相关的文件,其中不少内容涉及文化行业,尤其是电影院。
 
然而,实际复工开业的影院并不多。点开电影购票、评分软件“淘票票”,查看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南京、重庆、西安等平时电影市场规模较为可观的城市,皆显示“该城市暂无电影排片”。
 
北京某影院负责人王先生表示,影院暂不复工,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还是安全问题。影院是密闭空间,就算消杀到位,隔座、隔排售票,仍然很难保证100%不出问题,一旦问题出在我这里,观众的健康安全受到威胁,影响将非常恶劣,也会对院线品牌造成伤害,很可能让观众在疫情结束后,仍对我们影院心有余悸,这个代价太大了。”王先生说。
 
除了安全,还要考虑成本。眼下,各影院普遍预判观众目前的观影热情极低,而一旦影院复工,安全保障、放映、后勤等一系列工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增加成本。倘若不卖座“空转”,将让本就背负着租金等压力的影院雪上加霜。
 
“就算安全问题能解决、成本问题能克服,我们想为观众服务,积极复工,那么我们放什么片子呢?给观众看什么呢?”王先生的这一担忧很有普遍性,是个绕不开的现实问题。 自春节起至今,国内院线无一新片上映,而老电影复映需要经过重审等流程,对放映规模也有限制,并非影院可以独自决定、安排的。
 
新片上映?为时过早
 
影院需要新片,尤其是制作精良、市场号召力强的新片打开局面,而电影出品方也在观察、等待适宜的时机。
 
春节档被迫撤档的几部影片中,《唐人街探案3》备受观众瞩目。负责《唐人街探案3》宣发的“黑马营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3月10日,尚未接到《唐人街探案3》片方关于上映、宣传的消息。  
 
电影《紧急救援》也是颇受期待的一部影片。该片出品人、人民交通出版社社长朱伽林表示,疫情期间,创作团队对《紧急救援》进行了精修,进一步提升质量。“我们这个行业不是疫情期间的‘最美逆行者’,但我们起码要做到保护好自身、守土有责,不占用公共资源、不给社会添乱。”朱伽林说。
 
至于《紧急救援》何时能够上映,朱伽林表示,在这个时间节点,社会的主要工作仍是防控疫情,探讨电影何时上映,为时过早。
 
朱伽林认为,电影上映问题至少要从三个层面考虑。第一是疫情的实际情况,目前国内的疫情形势不断向好,但境外输入的风险依然较高,各行业都不能掉以轻心;第二,要等待上级有关部门对电影上映的指导意见;第三,要观察影院的复工情况和观众的观影意愿,二者未必同步,需要进一步分析。
“等到人们的生活恢复正常之后,再探讨电影上映问题比较好,一部优秀的作品不怕等待,也不会将自身局限在某个特定的档期。《紧急救援》的各个资方、主创都对此有共识。”朱伽林说。
 
按兵不动,很紧张
早上起来,打开手机,看看有关疫情的新闻,然后刷刷热搜,刷刷关注的几个影视类公众号,接着就是打磨文案、PPT,开视频会……近两个月以来,小金每天的时间安排大概如此,包括周末。
 
小金在一家电影营销公司上班,公司近期有两个项目,一部是国产影片,一部是引进的国外影片,原计划都在今年上半年上院线,但疫情袭来,档期随之成谜。
 
小金介绍,一般来说,大项目花在宣发上的成本很多,宣传期很长,甚至提前几个月就开始逐渐“露出”、预热,越临近上映时间,宣传节奏越紧密。“这个过程需要周密的计划和扎实的执行,目前肯定是无法推进了。我们手上准备的宣传物料也不敢发,不想在疫情期间占用信息资源,那反而可能让大家对电影留下不好的印象。”小金说。
 
然而,按兵不动并不比荷枪实弹轻松。小金担心,疫情打乱了档期,疫情过后,有可能有一批电影扎堆上映,这会给未来的电影市场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难免为自家项目捏把汗。
 
“宣传合同是早就签好的,数据不‘漂亮’,不好跟甲方交代。现在遭遇不可抗力,下面的流程大家还要慢慢商量着来。”小金说,“其实更大的压力还是来自自身,现在宣发这一块竞争很激烈,我们公司不大,不论什么原因,一旦搞砸一个项目,以后恐怕都不好做了。”
 
未来形势,很微妙
“前些天我们讨论电影业复工的时候,貌似还没有预料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流行的这个变数,今天必须予以充分估量,它可能会产生某种新的‘蝴蝶效应’。”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原秘书长饶曙光说,防止境外病例输入,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而这几座城市,恰恰也是中国电影的“重中之重”。
 
电影“重镇”何时“收复”,没有人能在这个时间给出答案。
 
希望在疫情过后迎来一场爆发式观影,是电影行业的普遍愿望。然而专家表示,即便愿望实现,受惠的也主要是那些品质非常上乘、制作非常精良、宣发非常给力的少数“头部”作品,不太可能所有上映新片共享红利。电影行业内中小型企业近期首先要考虑的,恐怕是生存问题。
 
“疫情之后,人们的消费结构、消费心理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消费能力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抑制。这些变化对电影业究竟是利好,抑或是不利好,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饶曙光说。
 
记者手记
 
新冠肺炎疫情对文化行业造成巨大冲击,唤起不少电影人的“非典”记忆。
 
截至2003年6月10日,北京连续3天保持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既往疑似转确诊病例、既往确诊病例转为疑似病例数均为零的“四零”纪录。当年6月中下旬,北京各类文旅场所逐步恢复营业。恢复初期,电影院采取限制售票措施,防止人员过于密集。
 
“非典”时期北京的有关情况,可以为当下提供某种参照。
 
眼下,疫情防控是社会生活的首要工作,电影业秉持大局意识、尊重科学规律,不急躁、不盲动,符合行业和全社会的总体利益。损失当然存在,然而风物长宜放眼量,认真地沉默、努力地等待,是为再出发积蓄力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