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肺炎流行以来,口罩、酒精、消毒液等医用防护品成为紧俏物资,随着各药店门前贴出的断货公告,人们感慨“一罩难求”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地购买。朋友圈里有人晒出亲戚从国外不远万里寄来的口罩,并留言说明艰难的购买经历;网络平台上的口罩也大多售罄,仍在售卖的不仅价格飞涨,而且无法保障收货时间。
看到一个群里正在排队买口罩,我报名要买100个。牵头的云姐问:“为什么要这么多?”我回答:“家里五口人,100个口罩也只够20天,因为电视上专家介绍普通外科口罩是一次性的。”云姐建议:“少要点,目前紧缺。”最终,我从云姐那儿拿到了一包普通外科手术口罩,一共10个。跟家人说之前,我有些忐忑,因为一来没有买到专业的N95防护口罩,二来数量远远不够。但出乎我的意料,从外地来北京过年的公公婆婆没有接受口罩,说要留给我们使用。婆婆说自己有布口罩,清洗方便,透气性好;公公也愿意戴布口罩,说自己很少出门,偶尔出来溜溜,也碰不到熟人,看到人就远远地避开了。我劝他们出门时,在布口罩上面再加一层外科口罩,作为防护,因为专家提醒可清洗的布口罩没有防范病毒的作用。为了方便大家出门前取用,我把口罩放在门口的鞋柜上。可一周下来,竟然没有人取用新口罩。大家都在自己的口罩上做了标识,出门前带上。次日,云姐发来北京定点购买口罩的药店名单,家门口附近就有两家,通知上注明每个口罩的价格5毛6分钱。我没有再去药店购买,因为这则消息表明政府正在努力保障基本供应,平抑口罩价格。
后来,听云姐说,她组织的那批口罩,有的被寄往武汉,有的被援藏干部寄到拉萨,竟然成为当地出现疫情以来首批到达的援藏口罩,还有几个被她送给单位的门卫和保安。云姐说一个年轻的门卫连声道谢,说这是他来京后收到的最好的礼物。说到这,云姐的声音哽咽了,她也许想起被阻隔在外地的儿子。
也许我们许久不提温良恭让,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仁不让的竞争和捷足先登的例子被屡屡提及,成功是人们追求的唯一目标;也许现在的青年很少考虑节用尚俭,产能过剩和拉动内需一直是中国经济学家们面临的难题。然而,当疫情猝然降临,物资供应不足时,如何保障有效的供给?如何实现公平的分配?成为施政者和每个公民面前的一道难题。以前曾经看过各种国人“哄抢”的新闻,让人深切体会到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其实,早在西汉时期,《淮南子·齐俗训》就记载“夫民有余即让,不足则争。让则礼义生,争则暴乱起”,由此衍生出“争者不足,让者有余”的谚语。如果落实到个人的品德修养上,就取决于人们对待紧缺物品所采取的态度,“争则不足,让则有余”,如果争抢就会加剧不足的现状,相反,如果礼让则会出现物品富余的情形。
防疫过程中,不少镜头记录下感人的一幕:电视上不断重播一个小伙子为派出所送去几盒口罩,没留下姓名,就匆匆离去。一个视频显示从澳大利亚回国的一趟飞机,座位上没有乘客,上面放置着一箱箱用胶带绑好的医疗用品,都是国内防疫急需的物资。朋友刚传来一则视频,一位阿姨用广东话教大家如何在一次性口罩上包裹面巾纸,使用过后可以把面巾纸废弃,口罩依旧崭新……这些视频在传播防疫知识的同时,向人心中投来一缕温煦的阳光。
我庆幸自己没有多买口罩,而是把它留给更需要的人,节俭使用能够帮助更多没有口罩的人,能够为战斗在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提供更充足的装备。也许几周后一切都会好起来。当人们对这种新型的病毒不再恐慌,静下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一切都会照常运行,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孩子们在家里通过网络上学,大人们居家线上办公,老人们隔两天出门买趟菜,购买日用品要辛苦快递小哥。希望在疫情结束之后,一些不良现象和观念一定要改变:坚决取缔野生动物交易,加强对活禽、肉类的防疫监管,医院加强对传染性疾病的分诊和管理,政府加强应对突发性疫情的处置措施,改变亲友聚餐的方式,注意加强个人卫生……一言蔽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借用一位武汉诗友的诗歌作为寄语,“人间常幸是春色,已向梅枝暗现踪。”期望今年珞珈山上的樱花灿烂如初。
(本文作者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