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现小康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记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处
近年来,贵州省民宗委经济发展处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围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重要指示,聚焦聚力民族地区持续打好“四场硬仗”和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抓好差别化支持政策落实,深入实施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行动,积极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有力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据统计,贵州省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590.6万人减少到2018年87.86万人,累计减贫502.74万人,占全省减贫人口的50.6%,贫困发生率从38.3%降低到5.58%,减贫成效明显。
一、聚焦“按时打赢”精准发力
作为省民宗委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牵头处室,该处坚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委党组关于聚焦聚力脱贫攻坚工作、推动全委人力物力向民族地区脱贫攻坚集中的部署和要求,狠抓各项任务落实落实,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夯实思想基础,凝聚攻坚共识。通过支部学习、处务会等组织全处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部署,深刻领会打好“四场硬仗”,实施“五步工作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等精神实质,坚决把全处干部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重要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委党组的工作安排上来,切实在全省脱贫攻坚大局中找准职责定位,着力把工作重心聚焦到抓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上来。二是集中“火力”攻坚,确保精准有效。按照全省脱贫攻坚总体部署,按照委党组部署,牵头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春风行动、夏秋攻势、春季攻势、夏秋决战等有关工作,坚持以以脱贫攻坚统揽民族宗教工作,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处室,切实整合资金、项目,集中攻坚“火力”为民族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民族地区打赢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中精准发力。三是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尽锐出战。全处同志坚持把服务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责任,不仅全力抓好全省“面”上的攻坚任务,还坚持尽锐出战,大力推动“点”上的脱贫攻坚进度。为扎实抓好“五个专项治理”,积极推动帮扶联系点帮扶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处长吴继堂主动要求到务川自治县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全身心推动省民宗委和相关部门支持的资金、项目地落地见效,下大力气抓好驻村帮扶点产业发展,以身作则推动“按时打赢”。
二、聚焦“差别发展”用心使力
积极构建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差别化政策体系,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一是加强监测分析,掌握脱贫动态。建立了一套民族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一套民族统计监测系统和一支纵向到各级民族工作部门、横向到民族地区各乡镇的专兼职统计监测队伍,定期收集情况,加强分析研究,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努力当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二是完善支持民族地区差别化政策体系,着力提升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针对民族地区发展需要,起草《关于支持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乡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参与起草《关于支持民族自治州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支持民族自治州脱贫攻坚同步小康69条政策措施、支持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乡加快发展的25条政策措施,向自治州下放30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特别是推动将每个自治州每年1亿元、自治县每年2000万元、民族乡每年50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纳入年度财政补助基数,从“放权”和“给钱”两个方面给予民族自治地方支持,提升自我发展水平;起草《关于加快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和人口数量较少民族发展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纳入全省精准扶贫政策“1+10”文件,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少数民族特困地区等多方面提出精准扶持的政策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差别化政策体系,对全省2047个少数民族特困村作出了“六个优先”的措施安排,有效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推动民贸民品政策落实,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针对国家层面对民贸民品优惠政策的调整,着眼解决民族地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设立省级民贸民品贷款贴息专项资金,扩大贷款贴息金融机构范围,用好民贸民品企业优惠贷款贴息政策,推动民族地区加快产业发展。我省贯彻落实优惠政策的具体做法被国家民委转发全国借鉴学习,并在“2018中国边销茶高峰论坛”会上交流我省的经验做法。2013年以来,全省获得中央、省级贷款贴息专项资金12.65亿元,撬动民族地区企业获得流动资金贷款446亿元,扶持壮大一批民贸民品企业,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三、聚焦“深度贫困”重点给力
聚焦少数民族特殊群体和深度贫困民族地区,充分履行部门职责、发挥独特优势,扎实推动“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掉队”在我省各民族脱贫攻坚中落地见效。一是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民委对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十三五”以来在国家民委的关心和支持下,省民宗委共获得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1.02亿元,年均增幅23.46%。2019年上半年,我委争取中央资金3.355亿元,完成目标数135.7%,获得省领导批示表扬。二是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专项规划。高度重视规划实施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动规划任务落实,实施国务院《“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情况被全国政协、国家民委调研组赞誉为创造了“贵州经验”,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巴特尔同志的批示肯定。三是大力实施人口较少民族率先小康行动计划。结合国家专项扶持安排部署,重点针对我省仫佬族、毛南族、土族77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总体要求和“一达到二退出三保障”“四通八达”目标任务,实施了率先小康行动计划,“十三五”以来投入专项资金2.9亿元,集中整合各方面资源,扎实推进小康示范创建工作,积极为民族地区培育一批率先小康示范村寨。目前,全省50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已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今年正在对26个村进行评估。我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得到国家民委充分肯定,在2016年绩效考评中位列全国第一。四是深入推进人口数量较少民族贫困村整体脱贫。起草并推动省政府出台《贵州省人口数量较少民族贫困村整体脱贫实施方案》,针对全省人口总数在5万人及以下的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满族和羌族等8个民族的65个人口数量较少贫困村率先整体脱贫计划,每年安排1千多万发展资金,推动省直有关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就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对65个人口数量较少民族贫困村进行优先安排、优先扶持。目前,已有43个村实现整体脱贫,正在按计划大力推动各项工作,确保贫困村如期整体脱贫出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五扎实抓好联系帮扶点脱贫攻坚工作。加强对驻村工作队业务指导,切实落实指挥协调等职责,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大力倾斜。2016年以来,省民宗委共投入务川自治县帮扶资金4500余万元,重点帮助石朝乡(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砚山镇建成“两个万亩、四个千亩”示范基地实现产业发展全覆盖,创新推行“511”抱团脱贫、“三金”模式,实现产业扶贫贫困户全覆盖,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出列。六是抓好武陵山片区联系工作。按照调研、协调、沟通等联系职责,一方面加强与国家民委派驻联络员的联系,做好信息交流、服务等工作,另一方面加强情况收集,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及时反映上报情况,积极配合抓好督查等工作,推动片区规划任务落实。
四、聚焦“产业革命”有效着力
按照推动农村产业革命的部署和要求,将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作为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有力抓手,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提档升级。一是推进“黔系列”民族文化品牌建设,助推“黔货出山”。实施“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打造工程,推动省政府与新华社签订打造“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战略合作协议,每年支持我省8千万宣传资源,组织黔系列品牌参加“中国品牌日”、赴青海西宁举办“黔茶出山•风行天下•安顺茶香”专场推介会,与青海、甘肃省民宗委签订了“黔茶”走进青海、甘肃合作框架协议,搭建了“黔茶”走进青海、甘肃等六省区的新平台。举办了2019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走进贵州”系列活动,促成10家民族品牌企业与我省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关系,2家企业帮扶我省1725万元,助力贵州特色产品、产业以及企业品牌的宣传推广,助推黔货出山,扩大了“黔系列”民族品牌在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大力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发展,助推乡村旅游扶贫。深入实施民族特色村镇“1151”保护与发展计划,2016年以来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7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特色种植养殖业、技能培训等项目767个,每年重点扶持打造100个民族特色村寨和10个民族特色小镇,命名挂牌766个省级民族特色村寨,推动民族饮食、民族歌舞、民族工艺品、民族节庆等传统文化在传承发展中产业化发展,培育出了雷山西江苗寨、惠水好花红布依寨、黎平肇兴侗寨等一批民族特色村镇,并成为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服务旅游业“井喷式”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带动了民族地区精准扶贫。2018年,国家民委在我省召开了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暨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助推精准脱贫现场会,对我省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全国命名的1057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我省有213个,占20%,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三是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发展,助推文化产业扶贫。实施民族工艺人才“十三五”培养规划,举办民族传统工艺专班培训316期,培训各方技艺人才20000余人,命名挂牌622家民族工艺传习所,命名122名“贵州省少数民族工艺大师”,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精湛技艺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民间工艺人才,扶持和打造一批知名传统手工艺企业,带动1000余人工匠创业,带动20000人致富,推动了民族文化产业化,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苟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