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民生 » 正文

 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事迹系列报道之七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7  浏览次数:126485
核心提示:    众志成城、砥砺前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龙里县财政局脱贫攻坚先进事迹  谷冰村位于龙里县东北部,有24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寨,全村481户2184人,其中贫困群众287户1068人,是省级一类贫困村。龙里县
   

  众志成城、砥砺前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龙里县财政局脱贫攻坚先进事迹

  谷冰村位于龙里县东北部,有24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寨,全村481户2184人,其中贫困群众287户1068人,是省级一类贫困村。龙里县财政局作为谷冰村的帮扶单位,全局69名干部以舍我其谁的主人翁精神、攻城拔寨的战斗作风、奉献至上的公仆情怀,凝心聚力,重心下沉,尽心尽力扶贫济困、想方设法破解发展难题,埋头苦干、真情奉献,带领群众转思路、建设施、谋产业,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谷冰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广大群众从此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驻村帮扶显真情

  2017年8月,龙里县向退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发起总攻,县财政局19名干部以“贫困不除誓不归”的凌云壮志主动请缨入驻谷冰村开展脱贫攻坚。然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不好打,群众的不理解、不接受、观望抵触情绪,“等靠要”思想,语言沟通障碍等一系列难题摆在财政局69名帮扶干部面前。如何转变贫困户思想,让他们从“站着看”到“主动干”,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致富”,成为了财政干部的首要任务。真情付出终会换得群众认可,通过一次次深入村寨、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进田间地头,利用院坝会、龙门阵等多种形式,认真倾听群众心声,收集群众发展意愿,宣讲扶贫政策,为群众收玉米、割稻谷、摘辣椒,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贫困户从心里感受到了财政干部的真诚与温暖,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群众真正理解了政府的“良苦用心”,“等靠要” 思想破除了,广大群众积极主动投身到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来。

  谷冰村木青组彭志友,家庭人口2人,家里有一位80岁母亲,因其自身发展动力不足,2015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彭志友性格偏执,遇事较为蛮横不讲理,与村民的关系也十分恶劣,对扶贫工作队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在实施串寨串户路时心有不满,直接干扰不让施工队继续施工。为让项目能顺利推进,扶贫工作队第一时间来到彭志友家,从改善居住环境、安全问题、老人行走方便等方面反复多次耐心地劝导,他终于被感化,并同意继续施工。如今的他,已从执拗、抵触、不配合转变为积极、友善、主动支持扶贫工作,和财政干部也成为了朋友,还主动要求做一名扶贫工作义务宣传员。

  群策群力补短板

  谷冰村坐落峡谷之中,背靠大山,全村大部分面积都是山地,水草丰富,还有一片3000余亩的原生态草场,山下小溪延绵,自然风光十分优美,资源得天独厚。然而,道路的崎岖、交通上的不便利、基础设施不完善让这样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与世隔绝”,村民出行都难,更谈不上乡村经济发展。

  龙里县财政局意识到要想帮助谷冰村走上脱贫致富路,必须着力补齐基础设施这块发展短板。通过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扶持,动员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投入资金1,513.11万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寨建设,通村通组路、串寨串户路全部硬化,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谷冰村第一个文化广场修建完成,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安装路灯124盏,群众夜间通行更为方便;实施危房改造88户,群众住房安全得以保障;安装电杆12棵,改造电表29户,移装电表41户,改造室内电线60户,户户用电更加安全;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2个,全村安全饮水有了保障;完成改厕、改厨户、改圈和庭院改造等项目,人居环境更加美化。

  谷冰村革里旧蒋得贵,男,51岁,家庭人口1人,普通劳动力。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导致贫困,2015年被识别为一般贫困户,于2016年6月列为低保贫困户。扶贫工作队初次来到蒋得贵家,呈现在眼前的是三间破旧的瓦房,走进家中,只见蒋得贵一头乱糟糟的长发,站在黑乎乎的厨房里,手里端着一碗饭,拌着少有油荤的蔬菜吃得正香。家里地上随意扔着很久没清洗的衣服,屋里还养着土鸡,味道很刺鼻,卧室里的床上是皱成一团睡的发黑的被子,由于没有衣柜,衣服全部堆在床上,当天刚下过雨,屋里还有屋顶漏进来的水。

  为彻底改变蒋得贵的生活现状,县财政局通过多方努力,为其申请到1.5万元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及三改项目,聘用他为村级公益性岗位村庄整治保洁员。经过四年的努力,蒋得贵户如今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头发剪短了、身上的衣服干净整洁了、人也精神了;房屋通过实施危旧房整治焕然一新,通过三改用上了卫生厕所、用上了新橱柜;厨房里食用油、大米、盐等样样齐全、摆放整齐;炉子上还挂起了腊肉、香肠。当再次问起他家有肉吃、有米吃没有?他开心笑道:“今年我家杀了一头年猪,收了3口袋米,如今我还当上了村里清洁工,有工资拿,生活越过越好了。”

  产业扶贫奔小康

  产业是农村发展的命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龙里县财政局意识到要想带领群众真正走上小康路,只有帮助群众发展产业,将“输血式”扶贫转化为“造血式”扶贫,才能实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龙里县财政局积极向上争资争项,在谷冰村大力发展刺梨产业、冷水鱼养殖、石蛙养殖及葛根种植项目。通过聘请专家开展刺梨种植技术培训,推广刺梨种植1400余亩;通过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引进专业养殖企业投入1万余尾哲罗鲑、中华鲟、三文鱼等鱼苗进行规模化养殖,每年为谷冰村村集体经济增加收益2万余元;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引进石蛙1200对,受益群众150余户,其中贫困户达104户,有效解决农村闲置资源、资金和村民分散问题;按照“保底价、保收益、保产量、保可持续发展”原则,积极引进企业,发展葛根种植1000亩,覆盖谷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每亩为群众增收3250元。多元化的扶贫产业,让贫困群众有了稳定收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筹措资金保需求

  龙里县经济总量小,贫困人口多,财政收入有限,为助力全县顺利出列贫困县,龙里县财政局认真履行“大管家”职能职责,在努力克服国家严控新增债务难题,做到“保工资、保运转”的前提下,结合龙里县《1+20》系列方案,制定出台《龙里县脱贫攻坚资金筹措实施方案》,争取上级资金、合理调整预算、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盘活存量资金、积极引入社会捐赠资金,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合理调整预算11,488万元,有效解决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事一议、农村危房改造、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困难群众新农合个人缴纳部分等资金需求;压缩本级党政机关行政经费的6%(255.05万元)用于教育精准扶贫等;围绕全县年度脱贫规划,按照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原则,整合11类财政涉农资金3.37亿元,统筹用于全县脱贫攻坚项目;盘活存量资金调整预算5,177万元,用于提升村组干部报酬、脱贫攻坚增派干部驻村补助、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一次性助学补助、医疗扶助、就业培训、公益性岗位;积极发动社会捐赠2,463万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学校设施改造,有效解决全县精准扶贫资金需求,确保扶贫工作稳步推进。

  加强监管保安全

  扶贫资金,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龙里县财政局通过建立扶贫资金常态化监管机制、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帮助各镇(街道)规范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每一分扶贫资金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创新“3×3”工作模式(建立“三个机制”定责任,由1名党组成员挂帮联系1个财政分局、3名业务工作人员开展业务联系指导、协调解决问题、责任包保负责;划分“三个阶段”定步骤,通过抓基础、抓规范、抓制度进行业务指导;坚持“三个原则”定规矩,通过奖惩并举、镇办为主、违纪必究,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明确奖惩举措),有效提高各镇(街道)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水平。2017年,委托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全县各相关部门、镇(街道)管理的财政扶贫资金进行专项检查,涉及项目170个,资金总额10,849.28万元。

  统筹兼顾双推进

  在举全局之力狠抓脱贫攻坚之际,县财政局坚持围绕大局,统筹兼顾,分工明确,将脱贫攻坚工作与财政业务工作同抓在手上。通过狠抓财政收入征管,千方百计争取税源,主动作为,顺利完成各年度目标任务,2017年、2018年财政实力逐年增强。2017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第3位、全州第2位,收入实现“三个突破”:财政总收入完成224,363万元,突破20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9,393万元,突破10亿元大关;国税部门收入完成109,300万元,突破10亿元大关。2018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3,692万元,在全州13个县(市、区)中排名第2位。有效推动了龙里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龙里县财政局始终心系贫困群众,全体干部职工不忘初心、奋发有为,真情投入、锐意进取,带领谷冰村旧貌换新颜,顺利脱贫出列,谱写了一曲脱贫攻坚帮扶动人乐章,为推进全县脱贫摘帽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根基。 (苟敬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