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事迹系列报道之六十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5  浏览次数:177072
核心提示:贵阳市强化省会担当:做表率 走前列 当先锋为全省决胜脱贫攻坚作出了贵阳贡献贵阳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层推进大扶贫战略,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大比武和秋季攻势三大行动,强化省会担
 

贵阳市强化省会担当:做表率 走前列 当先锋

为全省决胜脱贫攻坚作出了贵阳贡献

贵阳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层推进大扶贫战略,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大比武和秋季攻势三大行动,强化省会担当,做表率、走前列、当先锋,为全省决胜脱贫攻坚作出了贵阳贡献。

一、“高一格”实施大扶贫战略,在全省实现五个率先

坚持“高一格想、高一格做”,明确了“在全省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省会高标,“高一格”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具体组织实施全市大扶贫战略“十项行动计划”,在全省实现了“六个率先”:率先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率先实现整市脱贫、率先消除绝对贫困、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率先提高扶贫开发标准、率先开启大数据精准扶贫。全市38.5万人贫困人口脱贫,18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和432个贫困村出列。2016年全市6.8万户19.8万人低收入困难群体收入整体越过4300元;2017年全市2.9万户7.7万人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体收入全部越过4800元。低收入困难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再战再捷。

二、大力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贵阳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消除绝对贫困后,逐年提高扶贫开发标准,不断扩大对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帮扶覆盖面。与此同时,在贵阳市大数据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建立贵阳市大数据精准帮扶平台,科学推进扶贫业务系统、扶贫业务展示系统、互联网+扶贫和移动系统等四个方面的应用。用数据流驱动贵阳市、县、乡、村各级专项、行业、社会帮扶的协同工作,建立用数据驱动的精准管理工作机制,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平台已汇聚数据880.6万条,其中100个低收入困难村、低收入困难群体扶贫数据52万条、公安数据138万条、卫生计生数据675万条、民政数据5.9万条、残联数据7.5万条、住建数据1.3万条。利用大数据,建立“多维贫困识别模型”,对帮扶对象进行精准分析、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退出。还通过大数据,将全市低收入困难人口分布及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在GIS地图上进行全景展示,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还利用大数据开发了贵阳扶贫APP,在全体驻村干部中进行广泛应用,提高了驻村工作的管理水平。

三、着力加强改革创新,激发激活扶贫工作内生动力

一是创新定点帮扶机制。20个市领导分别带领1支队伍定点结对包干全市20个特别困难村,实行以村带乡,全面发展。以产业帮扶为重点,投入财政专项资金8200万元,整合各方投入15.6亿元,实施项目139个,确保36697户111507人低收入群众收入越过4800元。

二是创新城乡“三变”融合发展机制。出台了《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市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贵阳市全面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工作方案》和《贵阳市关于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发展城乡共享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改革创新文件,促进城乡融合互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市统筹、区(市、县)为主”的原则,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466个,参与“三变”改革农民达11万人,其中低收入困难人群1.67万人,人均通过“三变”改革增收约1000元,其中,增收最多的达2500元,增收最少的达300元。大力实施城市“三变”改革,启动实施云岩区盐务街和六广门棚改项目、白云区“梵华共享”项目、花溪区险峰苑地块棚改项目等25个试点项目,预计项目建成后可惠及市民4.2万人,带动0.8万人低收入困难群众解困发展。

三是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机制。持续加大扶贫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和放大作用,市级财政预算安排20.05亿元,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扶贫攻坚。承接好贵州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扶贫产业子基金,全市申报入库项目546个,总投资1772.16亿元,申请基金1176.28亿元,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基金落地工作,使基金在贵阳市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最大效能。

四是创新农业产业托底机制。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蔬菜、生猪目标价格保险试点,蔬菜基地投保达8.9万亩(次),生猪投保25万头(次),提供市场风险保障达5亿元,兑现蔬菜价格保险赔付1500万元,生猪价格保险赔付41.5万元;启动实施蔬菜、茶叶、猕猴桃等产业的自然灾害保险,建立价格和自然灾害“双保险”的托底机制。

四、强化省会城市责任担当,助推全省脱贫攻坚

认真贯彻落实黔扶领〔2015〕12号文件精神,高标准开展结对帮扶,落实帮扶措施,努力在全省作表率、走前列、做贡献。

一是立足大市场,带动大产业。着力优化城市环境,建立与市(州)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北部农产品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全省农产品交易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推进贵阳地利物流园“贵州产业扶贫蔬菜销售专区”提档升级。贵阳每年为兄弟市(州)腾出105万吨蔬菜、90万头生猪的销售空间,让出35%销售额的市场。与省内其他8个市(州)农产品产销合作,与其他市(州)签订了推动农产品产销框架协议,在农产品产销、农业全产业链、劳动力就业服务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实施农超、农批、农校、农医、农企对接,构建服务全省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用贵阳的市场空间拓展全省贫困农户的发展空间。

二是落实大帮扶,助力大扶贫。扎实抓好结对帮扶,帮助10个贫困县13.277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户均增收500元,其中长顺县13561人代化镇1039人。总共帮助10个贫困县建立产业基地20个,实施各类帮扶项目59个,总投资27.22亿元。全力做好长顺县及代化镇帮扶工作,全市选派了22名干部到长顺县挂职帮扶,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5000万元,市、区两级共落实财政专项帮扶资金1.44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2个。引进龙头企业入驻实施产业项目3个,总投资6.57亿元;协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20.655亿元。抓好其他市(州)9个贫困县的帮扶工作。6区3平台结对9个贫困县,落实帮扶资金1820万元,引进15家企业建立17个种养殖基地。

三是依托大城市,提供大就业。按照三年内为省内其他市(州)提供45万个就业岗位的要求,制订了《贵阳市深挖就业岗位助力全省脱贫工作实施方案》,与8个市(州)签订贫困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服务合作协议,搭建岗位信息、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培训师资共享平台,累计深挖就业岗位15.14万个。制订了《贵阳市精准推进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促进就业脱贫工作方案》投入资金222万元,完成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9738人,培训后实现就业创业2545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950人,共帮助6994名贫困人口及低收入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创业。(苟敬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