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民生 » 正文

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事迹系列报道之三十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3  浏览次数:94029
核心提示: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助力贵州脱贫攻坚  恒大大方扶贫管理有限公司先进事迹之一  乌蒙山区是我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贵州省毕节市是乌蒙山区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共有7县3区,总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助力贵州脱贫攻坚

 

  ——恒大大方扶贫管理有限公司先进事迹之一

 

  乌蒙山区是我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贵州省毕节市是乌蒙山区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共有7县3区,总人口927.52万人,2015年底贫困人口115.45万人,其中大方县贫困人口18万人,仍是我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最艰巨的地区。

  恒大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全国政协鼓励支持下,从2015年12月1日开始结对帮扶毕节市大方县,无偿投入30亿元,通过一揽子综合措施,帮助大方县1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做好精准帮扶,恒大集团专门成立恒大大方扶贫管理有限公司,全面负责集团扶贫相关工作。

  2017年5月3日开始,除大方县外,恒大又承担了毕节市其他六县三区的帮扶工作,再无偿投入80亿元,一共无偿投入110亿元扶贫资金,并派出2108人的扶贫队伍,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工作到村、包干到户、责任到人,到2020年底帮扶毕节全市1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截至目前,恒大已捐赠到位70亿元扶贫资金,其中定向捐赠给大方县的30亿资金全部到位;已协助毕节各级政府帮扶58.59万人初步脱贫,其中已助力大方县、黔西县成功脱贫摘帽。到2020年,恒大还要协助毕节各级政府帮扶44.41万人稳定脱贫。
 

  (一)产业扶贫
 

  针对乌蒙山区独特的生态、气候,恒大投入45亿元,帮助毕节打造我国西南地区的两大基地,一个是最大的蔬菜瓜果基地,一个是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帮助20万户、70万贫困人口发展蔬菜、肉牛以及中药材、经果林等特色产业,并引进上下游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帮扶模式,实现“供、产、销”一体化经营。

  1、蔬菜产业:恒大计划无偿投入20亿元,因地制宜帮助毕节大力发展蔬菜产业,通过援建6万栋蔬菜大棚、40万亩蔬菜瓜果大田基地,并配建30万平米蔬菜育苗中心、节水灌溉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扶持互助合作社组织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同时引进蔬菜上下游龙头企业,并配建蔬菜集散中心,根据市场需求指导育苗中心生产,蔬菜成熟后,由集散中心到田间地头向合作社现场收购,供应全国。这种“供、产、销”一体化的蔬菜产业精准扶贫模式,解决了农户“不知道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卖给谁”的根本性问题,确保了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目前,已建设60980栋蔬菜大棚,建成36.7万亩蔬菜大田基地、28.8万平米育苗中心、68处储存及初加工基地,引进地利集团、三元朱公司等蔬菜产业龙头企业44家。

  2、肉牛产业:毕节自古有养牛的传统,受限于当地土牛品种不良,传统养牛业经济效益低。针对这一现状,恒大计划无偿投入20亿元,通过引调繁育10万头纯种安格斯牛和西门塔尔优质基础母牛,建设10万头饲养规模的养殖基地,引进200万枚国外优质冻精,改良50万头当地土牛,建设50万亩高产优质饲草料基地等途径,全面助推毕节市优质肉牛产业发展,并以点带面迅速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其中,以支撑肉牛产业发展的饲草料需求为基础,恒大和政府一道,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种植,由引进的上下游龙头企业养殖基地等按订单收购,这种带动“粮改饲”的做法加快了毕节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已建设447个肉牛养殖基地,引调并繁育72945头优质基础母牛、改良27万头土种牛,建设31万亩高产优质饲草料基地,引进中禾恒瑞集团等肉牛产业龙头企业16家。

  3、特色产业:恒大还计划无偿投入5亿元,帮助毕节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和经果林产业,通过援建25万亩中药材食用菌基地、25万亩经果林基地,配建先进设施设备,同时引进上下游龙头企业,建立种子供应、技能培训、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产业化体系。目前,已建设13.9万亩中药材食用菌基地、23万亩经果林基地,引进一力药业等中药材经果林产业龙头企业19家。

 

  (二)易地搬迁扶贫
 

  针对基本丧失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群众,恒大计划无偿投入57亿元扶贫资金,在毕节10个县区建设12个移民搬迁社区及50个新农村,并为每户配备了家私家电等基本生活用品,实现贫困户拎包入住,同时为安置区同步配建教育、商业等设施,配建适宜老百姓发展的产业项目,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实现持续脱贫。

  目前,全市已搬迁18.18万人,2020年7月30日前剩余4万人全部搬迁入住。
 

  (三)就业扶贫
 

  吸纳就业扶贫,是见效最快的脱贫方式。针对贫困家庭实际情况,恒大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到恒大集团及战略合作企业就业,解决全市8万贫困人口就业。目前,已帮助全市培训113217人,推荐到当地产业就业和异地就业75461人,人均年收入4.2万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此外,恒大还无偿投入8亿元,在毕节市大方县实施教育扶贫和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扶贫。目前,恒大援建的11所小学、13所幼儿园、1所完全中学和1所职业技术学院已建成投入使用,并与清华大学合作引进了优质教育资源;1所慈善医院、1所敬老院、1所儿童福利院已竣工交付并投入使用。
 

  整市帮扶毕节,恒大坚持精准扶贫,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既要“见效快”,更要“利长远”,运用市场化手段,建立长效脱贫机制,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帮扶模式。

  恒大始终坚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帮扶工作,依托政企联席会议制度,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形成强大脱贫攻坚合力,探索出政企协作、精准脱贫的新路径:一是不仅出资金,而且出人才、出技术、出管理、出思路,从全集团系统选派2108人的扶贫队伍常驻乌蒙山区,变间接帮扶为直接参与;二是严格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走访采集贫困户的详细资料,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系统”,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三是产业扶贫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起持久的、可内生发展、互利共赢的市场化合作机制,帮助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变捐钱捐物为培育内生动力;四是秉承企业独有的“目标计划”管理体系,远近结合、统筹兼顾,既牢牢抓住精准扶贫的“牛鼻子”——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和就业扶贫,又着重实施教育扶贫和职业技能培训,扶贫与扶智、扶志并举,变点式帮扶为立体推进。(龚超)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