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东西协作:携手共建残疾人脱贫幸福工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0  浏览次数:165478
核心提示:东西协作 探索创新 精准施策  携手共建残疾人脱贫幸福工程  近年来,苏州相城区与铜仁石阡县用活用好苏州帮扶资金,切实发挥就业扶贫资金牵引作用,引导残疾人自强不自卑、期待不等待、依靠不依赖、包干不包办、
 东西协作 探索创新 精准施策
 

  携手共建残疾人脱贫幸福工程

 

  近年来,苏州相城区与铜仁石阡县用活用好苏州帮扶资金,切实发挥就业扶贫资金牵引作用,引导残疾人“自强不自卑、期待不等待、依靠不依赖、包干不包办、苦干不苦熬、借力不省力”参与脱贫攻坚,形成“东西部协作、全社会参与、残疾人受益”的帮扶格局,确保在脱贫攻坚路上“残疾人一个也不掉队”。截至目前,已实现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残疾人脱贫6111人,脱贫率83.4%,1212人未脱贫残疾人2019年底全面脱贫。
 

  构建“四措”帮扶体系,探索残疾人脱贫幸福路径
 

  成立残疾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按照“四清一全”(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和档案全)标准,压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责任,对全县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覆盖的1065户贫困残疾家庭进行精准帮扶。构建苏阡“政社互动”的残疾人帮扶体系,动员两地社会各界参与残疾人扶贫,共同出资打造入股分红“助力残疾人脱贫幸福工程”基地和示范点,有效汇聚组织力量和社会力量。利用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对残疾人进行励志教育,把“6个不”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帮助残疾人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实行“党建+残建”工作方式,在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覆盖村建立“党群心连心”微信群,集中开展感恩教育。截至目前,全县解决残疾人群体问题238件,举办残疾文化活动62次,政策宣讲、感恩教育500场次,义诊350场次。
 

  搭建“四优”帮扶平台,提升残疾人脱贫幸福指数
 

  优先提供技术培训。相城区精心选派培训团队到石阡县对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残疾群众进行培训,引导残疾人就近就业,激发残疾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定期围绕乡镇、村两级产业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今年以来,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14期培训300余人(次),其中195人实现就业,214人实现产业扶持助残增收。优先给予帮扶资金。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让残疾贫困人共享帮扶资金成果。今年以来,苏州财政帮扶资金3878.65万元、社会帮扶资金230万元实施项目41个,覆盖14个乡镇60个村,助推222名残疾贫困户稳定脱贫,人均获得务工就业收入超过2500元。优先扶持创业就业。在东西部项目覆盖村岗位中优先安排残疾人从事护路员、护河员及环境保洁员,优先扶持残疾人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和手工业。着力提升专业合作社、扶贫基地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对残疾人的辐射带动能力,形成输血、造血、脱贫、致富的发展链。目前,已有195名残疾贫困群众获得就业岗位,从事果蔬产业14户、家禽养殖35户、生猪养殖16户、山羊养殖12户、肉牛养殖9户、乡村旅游7户、旅游商品加工6户。优先联结经济实体。建立用残疾人就业扶贫资金为重度残疾人、贫困残疾人入股分红利益联结机制,与东西部项目覆盖的7个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或企业签订协议,扩大残疾人利益链接受益覆盖面。目前已投入资金53.5万元,225名重度残疾人和贫困残疾人可获得500-1000元的分红。
 

  创建“四有”帮扶机制,实现残疾人脱贫幸福生活
 

  学有所教。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支助体系,采取免、减、奖、贷、助、补等多种方式,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不让一个残疾人家庭孩子(含残疾儿童)因贫失学。发放39万元助学金,惠及190户残疾人家庭,特殊教育入学率达到93.5%,108名残疾人获得“一对一”个性化送教上门服务。住有所居。将贫困残疾人家庭优先纳入住房补助范围,优先安排住房困难、符合条件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残疾人家庭。按照残疾类别、家居条件及需求实行“一户一策”,通过改厨、改厕、硬化坡道及院坝等方式,切实改善重度残疾人生活环境。截至目前,共实施残疾人贫困家庭危房改造1124户,提供城镇困难残疾家庭住房保障72户,移民搬迁235户,实施人居环境改造4912户。病有所医。以残疾人家庭为单位建立“健康家庭档案”,提供残疾人“送医上门”精准康复服务,资助重度残疾人、贫困残疾人、特殊困难残疾人参合参保,落实好“四重医疗保障”政策。截至目前,全县2178名残疾人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1398名残疾人健康状况享受支持性服务,305名重度残疾人享受家庭医生个性化康复服务。老有所养。对60岁以上的残疾人采用“1+1”(家庭+民政兜底)的方式解决养老问题,在政策上优先照顾具备照管能力的残疾人家庭。针对生活不能自理且家庭无法照管的残疾人群体,采取民政兜底入驻敬老院和康复中心的安置方式予以保障。目前,全县3180名残疾老人均得到妥善安置。(苟敬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