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民:扎根人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2022-12-26 17:12  点击:86901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川美兰

 ▲ 扬青稞(版画) 36×55.5厘米 1957年 李焕民

“李焕民的一生,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与成长,终其一生匍匐在祖国的大地上,将艺术之根深扎于人民之中……”近日,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扎根人民的艺术家:守望者——李焕民艺术研究展”在四川美术馆举办。展览通过对李焕民艺术人生的立体回顾,对李焕民人生信仰的精神回望,解析艺术家将个人选择与国家命运矢志不渝地结合起来、成功在中国美术史上书写伟岸篇章的时代密码。

“深挖一口井”的艺术人生


李焕民原名何国儒,1930年10月生于北京,擅长版画。历任新华日报美术编辑、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鲁迅版画奖”,2013年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一条条刀痕,为过往时代劈开道道光芒;一次次刻画,是对土地和人民深情的凝结。

“李焕民艺术研究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馆、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联合承办,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协办。展览首次立体展示新中国美术和中国现代版画重要代表人物李焕民一生重要作品、手稿、文献350余件,通过梳理李焕民一生的文艺轨迹、回顾其一生的奋斗与初心,回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每一个重要阶段,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精神力量。

李焕民的艺术人生,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与成长,其一生所遵循和实践的,是发生、发展于20世纪革命年代,并在新中国得以论证、结出丰硕成果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

“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感动转化为现实主义的创作。除了到现实中去、直接取材于现实外,李焕民是自觉遵守现实主义创造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创作方法而获得成功的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四川大学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林木表示,李焕民无疑是新中国现实主义思潮中杰出而典型的艺术家。

“他一生从事版画艺术创作,在版画领域取得很高的成就,并且将多年的创作经验上升到创作理论的高度,对我的创作影响很深。”李焕民之女、画家李青稞表示,父亲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是“不仅要说事儿,还要说美”。虽然语不惊人,但是他把艺术创作的关键说到了极致,就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既简又繁的高度概括。

“李焕民艺术研究展”所呈现的,是李焕民的艺术人生,更是其艺术观、人生观、世界观三位一体的正大格局。李焕民所主张的“深挖一口井”的文艺精神,不仅是其个人的艺术主张,更是李焕民及其一代人伴追随一生的人生信仰。

担当时代责任 展现文化自信


“《守望》是李焕民版画创作的封刀之作,是他在去世前两年(2014年),与病魔抗争中用生命创作的巨幅黑白木刻,可以说是他一生创作历程的总结,也是他对自己精神家园的守望,是其本人之于藏区的象征与写照。”版画史论家齐凤阁表示,这幅画与李焕民其他版画一起,在表现严酷高原生存精神与藏族同胞顽强的生命意志中,充实和深化了西藏题材版画的精神境界,又提高了我国人物版画的艺术水准。

“我出生的时候,有一幅《牧场》就挂在我家的墙上,在我的床头陪伴我长大。《牧场》反映的是一个非常普普通通的劳动场景,几个妇女正在喂羊羔和小牛。我的父亲就像一个人类学者在观察着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关系……”李焕民之子、画家李江表示,“我的父亲是非常有热情、非常热爱生活的一个艺术家。他常年在西藏的路上采风生活,然后他的作品在反映着西藏的变化。”

文艺是国家与民族的灵魂,应与时代同频共振,反映时代精神,激发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李焕民的革命现实主义艺术充满了个人的情怀与持久的坚守——50年间30余次进藏深入生活。其所创作的大量反映藏族人民生活巨变、刻画藏族人民精神面貌的作品充满了对祖国人民真切的情感和对民族复兴深切的期盼,成为用美术记录藏族人民沧桑巨变的不朽史诗。改革开放以后,李焕民的艺术面貌饱含民族传统文化的美学立场,数千年的中国智慧在其画面中绵延开来,深刻的文化自信映射出的,是李焕民尝试“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自觉文化担当。

“作为一个美术工作者,我庆幸生长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亲身经历了西藏从农奴制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变革,也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后西藏的腾飞。时代教育了我,藏族人民哺育了我,我也试图全力去表现这个时代,塑造这个时代藏族人民的精神风貌。我的真诚反映在我的作品之中……”李焕民生前这样说。

“为人民而艺术”是李焕民一生的信念,他塑造了许多充满精神力量和生命力的艺术形象,成为用美术记录藏族人民沧桑巨变的不朽史诗。这些作品以美的方式培元铸魂,构建起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年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