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会员贵州活动系列报道之二十
2022-01-23 11:26  点击:145941


民进贵州省委建议: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创新活跃期、战略窗口期、关键发展期,我省作为工业化后进省份,深入推进我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对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弯道取直、后来居上更加意义重大。

  近年来,我省将工业互联网作为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数据战略行动的重要内容,加快网络、平台、安全等核心体系建设,目前已实现一系列突破。2018年来,我省持续开展“万企融合”工业领域专项行动,依托工业互联网改造提升工业企业,支撑企业提质、降本、增效、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助力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省工业互联网发展在点上形成一定突破,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与发达省份还有较大差距,赋能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受到制约。

  一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支撑有待增强。

  二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薄弱,产业转型支撑能力不足。大部分工业企业未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改造,不具备上平台、用平台的能力和条件;工业互联网相关软、硬件产业支撑薄弱。我省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构建不足,数据价值难以深度挖掘、标准体系尚未统一、工业数据交易和共享机制难以建立,数据“部门墙”和“行业墙”仍然相对严重。同时,算力指数较低,制约了产业数字化的转型。

  三是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亟待深化,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有待加强。我省制造业产业规模较小,工业互联网大项目缺乏本地化应用场景,影响了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在贵州的成长发展,进而影响贵州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不深、应用范围不广。平台企业没有能力开发更多应用场景去深化应用,大量中小企业没有兴趣、没有能力参与到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应用中。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不够,新技术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效应不强。

  四是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尚不完善,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优质平台供给不足,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尚未形成规模。龙头企业创新引领不足,中小企业难以普及应用。众多中小企业数字化短板明显,尚未形成产业链现代化的新生态。

  五是我省工业互联网人才供需结构失衡。既懂信息化又懂工业化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育人难,留人也难。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做好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谋篇布局。在政策支持、标准研究、平台建设、应用推广、项目规划、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引导各类资源向工业互联网集聚。设立工业互联网基金、产业创新基金、产业风险补偿基金,构建财政资金激励引导产业转型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大招商力度,从“网、端、云、用”四个角度吸引头部企业及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贵州。

  二是夯实新型工业化数字基础,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实施工业大数据要素赋能专项行动,构建全覆盖大数据资源网络,建设基础数据库。建设各行业供应链、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各平台数据共享。运用大数据做好重点行业产业链监测、中小企业动态监测、工业互联网产业运行监测。加强基础设施支撑。加快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十大产业”建设和运营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实现重点产业园区5G网络全覆盖,打造一批数字车间、智慧工厂,积极参与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遴选和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认定,力争获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示范、“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加强产业支撑。做强做大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制造及配套、新型显示设备、锂离子电池、高性能计算机等产业,发挥数据中心集聚优势和公共数据开放开发牵引作用,打造全国一流云服务产业集群,培育数据融合新业态,壮大新一代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三是加快完善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场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按照“云(企业上云)-网(工业互联网)-智(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在我省重点领域打造“点-线-面”融合应用,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分类施策,制定工业互联网贵州应用场景清单,推动目前较为成熟的融合应用场景、智造应用场景先行先用,鼓励和加快本地智造应用场景验证。比如针对“双碳”目标。推动“感、传、智、用”相结合的碳排放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碳排放在线监测、趋势仿真分析和可视化展示。针对制造业“小散弱”现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带动更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再如针对产业集群,以“链主牵头、全链参与”方式,鼓励传统制造龙头企业培育区域、乃至国内有影响力的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集群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对集中度较低的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集群上下游企业实施标准统一的数字化改造;对集中度较高的战略性产业集群,推动工业软件和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广泛应用,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

  四是加快构建“园区引领、数据赋能、行业融通”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根据产业禀赋,建设工业互联网新园区,加快本地已有工业(产业)园区的数字化改造。建设创新合作中心,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数据资源汇聚、交流合作的平台。建立工业互联网改造升级项目库,围绕“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遴选“工业赋能”场景示范项目。

  五是加速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对外,通过举办峰会等形式提升影响力,营造引进人才的良好氛围;调查发布紧缺人才目录,靶向精准引进和培养工业互联网人才。对内,增设相应专业技术职称,增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建设工业互联网学院、研究院,各方联动建设人才实训基地,组建产教联盟,开展相关技能大赛等,多方面解决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人才需求。(民进贵州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