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让舞台美术越来越美
2021-10-14 15:49  点击:165975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罗群

日前,第四届中国舞台美术展在北京举办,有关舞台美术的话题一度成为业内外一大热点。

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中国舞台美术走过几十年风雨历程,从理论观念到创作实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科技的加持让舞台美术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全新面貌。如今,舞台美术早已不再局限于舞台,而是将视野扩展到自然山水和人类生活诸多侧面,从更开阔的视野、更多元的角度为艺术、为社会服务。与创作实践相适应,中国舞美的人才梯队建设、培养教育模式也同步发展,为未来积蓄力量。



▲ 舞台美术正呈现跨界、多元的趋势   (图片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提供)


“大舞美”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在传统观念中,舞台美术是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的总称。随着艺术创作的发展,实景演出等遍地开花,人们意识到传统舞台美术观念已经无法囊括日益丰富的创作形态。多年前,就有人提出过“大舞美”的概念,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舞台艺术逐渐从封闭走向多元,积极的创作实践和广泛的社会需求作用下,“大舞美”逐渐流行开来。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曹林认为,这与我国文化建设全面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巩固拓展、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的大背景密切相关。在他看来,近年来文旅融合的发展进一步扩展了舞台美术的广义属性,开创了“新剧场艺术”时代,具有独特风格的当代中国舞美设计拥有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力;当今中国的舞美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与世界前沿保持同步,对舞台美术专业定位和创作方向的认知也在发生改变,如此种种都意味着中国舞台美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鼎革,舞美疆界大幅度扩展。

科技力量打造震撼审美体验

舞台美术与科技关系密切,奉献了不少令人称道的视听奇观,不仅为戏剧表达服务,其自身也愈发具有独特、独立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科技对舞台美术的影响与改变不仅体现在外表,还深入灵感、创意、制作、展示、观演关系等诸多维度。

舞美从业者、爱好者和科技发烧友能够从第四届中国舞台美术展专门设立的舞台科技展区,一窥行业的前沿发展。该展区以“科技与艺术融合”为主题,展出众多新技术、新产品。如果说主打“自由飞翔”的3D威亚系统、安全可靠的SHOWVEN管路喷火系统等给观众带来直观视觉享受,那么,满足剧院声学设计需求且配有送风装置的剧院座椅等,则能为观众带来“润物细无声”的观演体验;另外,不使用二氧化碳即可制造烟雾效果的“A—1灭霸气雾枪”,可以在舞台平面任意移动的全向舞台车,融合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和模糊控制等先进控制技术并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舞台控制系统等,则在观众难以察觉的地方,默默地为艺术创作贡献着力量。

“大舞美”观念助力舞美行业“推墙破框”,精品云演播项目中就随处可见科技的加持。中国歌剧舞剧院携手华为打造的《舞上春》云演播项目,通过自由视角、4K多视角、8K+VR超高清拍摄制作、MediaCube内容生产系统等新技术,为观众带来不同于实体剧场的更为沉浸自由的新感受,突破了传统的观演关系,营造出身临其境般的审美体验。

在道略演艺2020年11月的《在线演艺大咖答卷》中,“Sandbox砂之盒”创始人楼彦昕介绍了VR沉浸式剧场为互动表演带来的新变化:只要演员同时表演,无需专业的剧场、舞台,甚至演员们可以不在同一个地点,只要通过测试捕捉技术进入特定的虚拟空间,就可以在此完成表演,实现与观众互动。这类技术将对传统认知中的美术设计甚至演出提出挑战。

开放创作理念鼓励跨界融合

近年来舞台美术领域的新变革还与艺术家跨界融合密切相关。许多导演参与舞美设计,许多舞美艺术家尝试跨界、兼容,多方形成创作合力,进一步推动了舞美行业的创新发展。

据了解,国外很多优秀的、有影响力的剧目,其导演、舞美、灯光、服装设计往往集于一人,譬如意大利舞台艺术家斯特法诺·波达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身份。这样的创作方式既节约了工种间的沟通成本,也有利于作品的总体表达,能够让不同环节的艺术呈现更加和谐统一。

知名导演陈蔚就非常注重导演调度与舞美艺术的交融,重视作品之中文本、音乐、表演与视觉设计的融合,她的部分代表作品也以剧照、节目册、服装、道具展示等方式,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舞台美术展。“我的恩师徐晓钟告诉我,导演的成就很难以个体方式呈现,必须要依靠其他艺术部门来共同合作实现。我多年以来的艺术创作离不开舞台美术家的支持。”陈蔚说。舞台美术家刘科栋也表示,与对舞台美术、视觉呈现要求严格的导演合作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导演参与进来,交流切磋。”刘科栋说。

国家大剧院原舞美总监、舞台美术家高广健表示,自己也越来越有跨工种创作、整体把控作品视觉呈现的愿望和冲动。湖南湘西的实景演出《边城》、重庆市歌舞团的舞剧《杜甫》、上海歌剧院的舞剧《嫦娥之月亮传说》等,都由高广健一人同时担任舞美、灯光设计。“其实舞台各专业之间是相通的,只是大家习惯了固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怕出错,不敢轻易跨界。跨专业创作能够丰富艺术经验。”高广健说。

高等教育为行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舞美行业的创新发展为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提出新的要求,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深化又不断为行业输送人才,成为行业创新的源头活水。

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伊天夫介绍,上海戏剧学院秉承“未来已来,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从三个方面将此理念付诸实践:一是空间突破,把实验剧场留给舞台美术系开展教学,剧场同时容纳编剧、导演、舞美、灯光、服化等各个专业一起上课,贡献各自的知识在此融汇,培养综合人才;二是垂直贯通,本科一到四年级同学的教学内容都容纳进同一剧场空间,在学习、创作的过程中交流知识、经验;三是跨界融合,即横向关联,在剧场空间把相关专业方向的内容打通,包括建筑、光学、科技文化等,在更大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戏剧、体验戏剧。“当然,舞台美术教学有自身的历史传承,任何一门专业学科都有常识性知识基础,这是必须要传授给学生的,因为它是专业之本、创新之源。”伊天夫说。

诸多地方院校也积极探索新的课程设置模式与教学方法,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创新人才。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教研室主任徐丹介绍,他们以美术学和设计学为根本,造型能力和数字技术能力并重,并在此基础上与戏剧、影视学融合发展;课程建设融合多学科,包括实验戏剧、虚拟演播室、交互设计、专业实践与实习等;毕业创作选题成果按照集中化和导师工作室的方式进行,更容易对接行业实际需求。

舞美行业的创新发展也催生诸多全新的下游产业,“演艺物流”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全新概念——根据演出项目的特殊物流需求,在流程设计、执行方案、服务标准等方面形成更能保证安全、时效同时控制成本的新思路、新方法。

舞美行业,正在与其他行业的不断对话、交流中走向更开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