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态系列报道:贵州大生态系列报道之十
2020-10-28 11:16  点击:232612

  

  傅传耀:实验茶场留给后人的五点启示


  编者按:9月30日,中国现代茶业从湄潭开端81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湄潭县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现将演讲录音整理出来,以飨阅者。



  谁说节无双至,今年就很难得,国庆中秋重合。第一件事:向三个老先生鞠躬祝贺节日快乐。第二,又见到茶界的新老朋友,祝你们节日安康。今天我要讲《实验茶场留给后人的五点启示》。

  时光不会倒转,历史不会重复,当我们仰望当年实验茶场的旧址,不禁有一种伤感,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睹物思人,睹地思事,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借古鉴今的思路,承前启后的担当,实验茶场它给我们至少有五点启示:



  第一点,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人,地,天,道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循地,天,道,自然给出的条件,才能够周而复始,运而不殆,这就是不可违背的道。想当年我们祖国母亲满目疮痍,积贫积弱,一方面要抵御外辱,一方面要发展经济。选择什么产业支撑?一个是经济,一个是换取外汇,茶产业首当其冲;在哪里发展茶产业?又是一篇大文章。众所周知,雪莲产在珠穆朗玛峰,冬虫夏草产在雪山雪际线上,贵州大娄山产方竹,赤水河峡谷里有桫椤,都是道的力量,违背不了的。这里的地利就是大自然给出的条件。北方为什么不产量茶,是因为天不时;海南为什么产不出最高端的茶,那是地不利;贵州为什么可以产出高品质的量茶,是因为在产茶方面贵州占尽了天时,享尽了地利。道法自然就是这个道理,张天福先生选址湄潭办茶,选地成功、事业成功、人生成功,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在他108岁的时候,我和胡继承,魏在平同志去看望他,对他鞠躬作揖,老人家非常的安详。我们今天全省上下在进行产业的深度调整,很多地方花了血本,有的种芍药,有的地方种玫瑰,有的种牡丹……只见开花不见效益。有的曾经大种蜜橘、沙田柚,最后都变成了“拳头”产品,只有拳头那么大,花了不少钱,没干成,这就是道,没有尊重自然规律。所以淮南橘子淮北枳。这个典故说的是叶相似果不同。核桃坝只见茶海不见核桃这也是地域使然。



  第二点,崇尚科学科学是产业的命根,科学是无止境的。确定产业不易,建成产业更难,把产业做大做强是难乎其难。难在科技的创新,科技成果的运用。在当年的艰难岁月里,实验茶场一批科技人员呕心沥血,不断地攀登,不断躬耕,创造了一批科研成果:《湄潭茶树病虫害初步调查》《茯砖茶金花菌的研究》,还有《中国近代害虫防治史》,《《茶树育种问题之研究》等等,很早以前我们的老专家就写了《论发展贵州茶叶》,研发的产品有湄红、湄江翠片。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几个伟大的名字:刘淦芝,李联标,徐国祯,曹景熹以及当时对茶文化起到推动作用的苏步青、胡哲敷、叶知水等,当然的科技人员培育出了新产品黔湄601、黔湄419……所以科技助推茶产业的发展,科技还将引领茶产业继续前行。说到科技,让人惊心动魄,又寝食难安的几件事。不能不说:如果华为公司不做好芯片的准备,一个世界级的公司将轰然倒塌。再如果不是钟南山、陈薇等英雄,中国这场灾难不知受到多大的损失。美国科技这么发达,新冠肺炎疫情死亡人数达到20万。大疫过后,中国大地仍然天朗气清,人类无论何时都必须把科技人员牢记于心,融入我们的血液。反观自己,茶界的老板为了一个品种,让我们花光了多少冤枉银子,花光了银子还要搭上人,到鸡圈里去了,还有一个提香让我们忍辱负重了多少代人,一套设备让我们走了多少弯路……。好在我们已经有了一批科学带头人,我们应该感谢他们。他们是宋宝安、赵德刚、牟春林,还有后起之秀陈正武、潘科、陈力、吕立堂、郑文佳……我们要疾呼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办好贵州茶学院 ,所有的茶企都要舍得投入资金搞研发,产茶大县都应该有专业较强的科技团队,都应该把科技当做第一生产力来抓,把科技人员当做老师来敬,把科技知识当成饮水一样如饥似渴。



  第三点,汇聚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这是最朴实、最深刻的道理。马克思也说,人才是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对人才的争夺古今中外从未停止。如果曹孟德手下没有郭嘉,刘备三顾茅庐没请出诸葛亮,孙权手下没有周瑜;就没有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美国如果没有爱因斯坦、爱迪生、莱特兄弟,以及世界一流的耶鲁、麻省理工等大学……,它也成不了超级大国。华为每年拿出100多亿研发资金,37年成IT帝国;当年实验茶场,除了一批学茶、爱茶的大师以外,还有一批顶级的科学家站台捧场,浙大先后有52位院士在湄潭学习生活,这是独一无二的,这短短的7年,苏步青、谈家桢、王淦昌、李政道、程开甲……小小的湄潭人才济济,腾蛟起凤,藏龙卧虎,这种气势延续到戒饭前后几十年,可以说,当时中国的茶事活动离开了湄潭是干不成的。潮起又潮落,河东又河西,我们来到了新时代,人才于我们如久旱盼甘霖,渡河需舟楫。正如曹操诗曰:“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我们现在大量盼望人才。我们需要大量的熟练工,这是最基础的生产力。要从控农药、双手采摘、薄摊延时,搓揉,烘干各种环节抓起,这是最基础的人才;我们需要大量的专家培育品种,古树怎么开发,生态怎么改造,怎么提香造形,呼唤千百个宋宝安、万万千千个牟春林,还有毛克翕、张子全、龚金海等专家级人才;我们不仅要有做茶的传统大师,还要有做白茶、黄金芽、抹茶、瓶装茶、速溶茶的人才;同时,我们更需要一批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有世界眼光、有远大格局的企业家;我们还要有一批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爱才如命、育才己任、容才雅量的各级党政官员。人才会挑剔,所以要有雅量。汇聚人才,为生态黔茶冲出大山,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第四,锻造品牌品牌是第一影响力,在美国,人们常说“当官上耶鲁,治学上剑桥”,在贵阳有人说,“开奔驰坐宝马”“喝茅台酒,蘸老干妈”……这都是品牌彰显的力量。多数消费者是看品牌,当年的湄潭翠片,萃红茶得到国际市场认可,边销茶北上草原,都是市场认知认同,这就是品牌效应。贵州茶品牌不如龙井、铁观音、普洱,不如湖南的黑茶甚至安徽的瓜片,这是不争的事实,不是品质不好,而是品牌不响。我们有自知之明,知耻才能后勇。怎么办?我觉得一是要相对集中,“三绿两红”也好,梵净乌蒙也罢,不能荷叶包钉子,个个都要出头,而是要握指成拳打出去。二是要相对稳定,一旦确定,不能随意变动。现在是炉火正旺钢铁软,师傅轻敲徒弟重打锤,千锤百炼,拿捏火候淬火,好剑出鞘,最后才能一鸣惊人。第三,宣传推介,引领消费。前几年打游击战,是必须的。现在量多质好了,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要由运动战转入阵地战。深耕山东北京,巩固北方,深入南下,直挂云帆济沧海。打造几个叫得响拿得出镇得住的品牌。到那个时候生态黔茶·健康天下方可名副其实,水到渠成,功成名就。



  第五,积淀文化文化是第一软实力,茶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贵州是茶的故乡,贵州茶文化从古至今都与茶产品同命相连,荣辱与共,绝对不落后,在每一个历史节点都有浓墨重彩,不管秦汉,无论魏晋都有书为证。《华阳国志》记载:秦人入蜀,蜀人以荼,蜜贡之。我们曾经在习水考察时发现有一块黄木碑,是华阳府立的。那时遵义一带属于蜀地,唐代《茶经》点评“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宋代《阮郎归·茶词》曰:“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清代乾隆在贵定发展茶叶,云雾山上有贡茶碑为证。尤其是当代,更是璀璨夺目,今天的实验茶场,现代茶产业开端,开启了茶产业的大门,有物为证,有诗为证,有人为证,鲜活生动历历在目。这是中国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茶工业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工业博物馆。还有刘淦芝写的“乱世山居无异珍,聊将雀舌献嘉宾。松柴炉小初经火,岩水程遥半旧甑。闻到银针香胜酒,尝来玉露气如春”……说到茶文化,不能不讲过去,不可能不发掘传统文化,茶从哪里来?无历史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不可能不讲现在的文化,不讲现在的文化,就如盆景之木、鱼缸之水,永远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永远不能汇聚大江大河。几乎所有的党政领导人,对黔茶都有深深地情结、感人的故事、经典的语录。毛泽东主席为都匀毛尖起名;胡锦涛同志在永兴茶场上一篇宏论,还有在黎平的桂花台上说“种茶,这条路子走对了”;习近平主席说要把都匀毛尖打出去;还有栗战书、温家宝、汪洋、回良玉等这些领导人都喝过黔茶,对黔茶给予厚望。



  说茶文化,不得不说境外文化,关起门来自家说自家的文化,那是井蛙之见、门坊之候。讲茶文化还不可能不讲未来,不讲未来犹如走上断头路,下一步去哪里呢?让我们大家都动起手来,写好黔茶文章;动起嘴来,讲好黔茶故事;动起脑筋来,构思黔茶作品:写一首小诗、出一本小书、拍一个抖音、做一个短片、建一个小博物馆、编一首山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潭,蛟龙生焉。积跬步可以至千里,积单词可以成书山,积莹光可以耀日月。历史不会重复,但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可是它一定是螺旋式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