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啦!文物中有“春天”
2020-04-14 11:07  点击:188171
 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秦毅 卢旭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地方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文物安全有序推动文博单位开放复工的通知》,陕西、四川等疫情较轻地区的部分文博机构,符合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规定的要求,经过当地批准后陆续复工并恢复对外开放了——
 
复工单位:陕西历史博物馆
开放日:3月25日
讲述人:张静(陕西历史博物馆旅游票务部主任)

“压力给自己,安全感给观众”
 
 
闭馆值班时,每天都有观众来咨询何时开馆,面对他们期盼的眼神,我却无法给出准确的日期,那是一种无声的压力和煎熬。
  
  3月25日上午9点,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长达2个月的闭馆后,陕西历史博物馆恢复开放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不一样的人流、不一样的工作节奏、不一样的心态,这一切都将铭刻在我的工作生涯中。
  
  从1991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开馆第一天,我就进馆工作了。可以说,我与博物馆“同呼吸共命运”30年,并且一直都在一线。我经历过每一个人山人海的“黄金周”,也直面过17年前“非典”的严峻考验。
  
  从今年1月23日闭馆起,我的心里一直交织着紧张和矛盾:既盼望着早些恢复开馆,又担心安全问题,想着再推后一些开馆或许更稳妥。开不开馆,何时开馆,怎么开馆……这都是不能轻率回答的。来到博物馆的每一位观众都是博物馆的亲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我们不能让他们受到侵害,哪怕是一点点。现在,我们终于向观众敞开了大门。从恢复开放那天起,我就要求自己成为“安全员”,随时检查,抓住防疫、防控的关关键节点。
  
  “您好!请您出示订单、身份证和‘一码通’。”
  “您好!请在这里测体温。”
  “请大家保持间距,依次前行。”
 
  入口处,工作人员耐心地提示每一位观众。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大家全程全时佩戴口罩,服务保持1.5米以上距离,确保部门每位工作人员的安全、让所有进馆人员放心参观是工作的重点。每天早上7点到8点,以及下午闭馆后,博物馆都要进行彻底、全面的消毒,所有的展柜、展具都会用酒精擦拭。
  
  目前,我们馆采取线上预约的形式,只接待散客,每日限2000人,是疫情出现前限流1.2万人的1/6。观众少了,我不禁有了时光倒流的感觉,仿佛回到了施行免费开放政策之前,没有了拥挤,也少了喧闹。
  
  观众眼里的喜悦让我们激动,同时更有重重的压力在心里,这种压力叫安全感。
  
 
 
讲述人:张小军 (西安观众)

“孩子催着我预约”
 
我们一家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常客。孩子上学前,是我主动带他来博物馆;现在变成孩子催促我带他来了。因为这次疫情,各大博物馆闭馆,孩子心心念念的“博物馆假期”迟迟无法兑现,现在可以补上了。
  
  听说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几家博物馆在3月25日恢复开放的消息后,孩子第一时间就让我订了票。作为西安本地人,我太清楚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门票平时有多抢手了。
  
  早几年,大家是拿身份证免费换票进馆,光排队就要花好几个小时。博物馆想了很多办法缓解排队压力,比如规划排队路线、搭建凉棚,还有打击倒票黄牛、提供排队时间和余票提示等,各种招儿都用过了,一票难求的局面还是没啥改观。
  
  直到去年,博物馆开始实行线上实名制预约制,排队及黄牛造成的困扰可以说被彻底消除了。通过网上免费预约,我们一家一年来了好几次。毕竟是有几十年历史的老馆,接待量有限,每次进馆都会遇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参观时常常被人流推着走,细细品味展品的机会并不多。
 
  这一次来陕西历史博物馆,我从进门开始就发现与之前有很大不同。从列队通过测温区,到安检进馆,参观者之间保持着安全距离。大家按正常速度走过测温区,便完成了无接触式测温。在这个充满着历史文化的殿堂,同样闪耀着激励人心的科技力量。
  
  工作人员和游客都戴着口罩,不时还有工作人员提醒大家保持安全距离,这难免让人有一些紧张感,但也是必要的。现在游客少了,展厅空旷多了,就有了选择的余地和细致观赏的可能。以前一些没能仔细看的物件,这次终于大饱眼福了,孩子也觉得自在多了。
  
  希望疫情尽快结束,我们就可以无拘无束地亲近优秀传统文化了。
 
 
复工单位:四川博物院
开放日:3月18日
讲述人:张衡(四川博物院宣传营销部负责人)

“线上线下都能‘打卡’了”
 
“杨柳随风舞,桃花逐燕飞。和小伙伴们分享一幅充满春意的书画作品,让我们在文物中寻找春天。”这条微博“四川博物院超话”我很喜欢。闭馆53天后,我们馆于3月18日起恢复开放,我的心情别提多激动了。
  
  在做好馆内消杀的前提下,大家都想着如何同时做好安全防控和展览服务。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更多线上线下的精彩内容,真花了不少心思。
  
  我们锁定“博物馆里的春天”这个主题,将川博花园里的迎春花、梨花等图片、视频,与十二月花卉杯等馆藏文物相结合,推送微博、微信,不仅对观众普及文物知识,也传达了春天充满希望的寓意。疫情期间,我们一直通过四川博物院官方微博、微信推出文物赏析、展览介绍、直播互动,每天更新线上观展内容。
  
  以前,这些策划、拍摄、制作任务,都是部门同事协同完成的。疫情发生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接触,许多事情都要个人独立完成了。有好几次,我都是一个人在空空荡荡的展厅里完成拍摄工作的。每当独自静静面对文物时,我感觉就像坐着时空穿梭机逡巡于历史的长河,那种独特的体验俨然是现实版的《博物馆奇妙夜》。
  
  线下,馆里正在举办“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展览和“蜀地海关 守关护宝——成都海关查获文物”特展。这两个展览都是展期即将结束的临时展,因为疫情的关系,许多观众还没看过。为了让大家不留遗憾,我们与各方协调,将两个展览都延期到5月10日。
 
  其中,“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展是与意大利合作的。来自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的134件精美文物,展现了2000年前意大利“希腊化”时期的历史风貌。现在意大利的疫情非常严重,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和博物馆已经关闭了。近来,我们两家机构一直保持联系,通过邮件、微信,相互加油打气。现在,帕埃斯图姆的灿烂文化由川博“恢复开放”,他们很放心,相信我们一定会照顾好这些珍贵的文物。
 
讲述人:袁勇(成都观众)

“东汉七盘舞画像砖,特地去寻你”
 
我是个标准的理工男,但对历史文化、文物考古特别感兴趣。我老家在成都,平常工作、生活在重庆,两地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我都跑遍了。我出差的时候,工作之余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当地博物馆“打卡”。
 
  春节期间看了《国家宝藏》栏目的《东汉七盘舞画像砖的自述》。节目很精彩,画像砖上定格的脚踏七盘、红袖飘逸的动人舞姿,展现了古人的宇宙观和想象力。这些画像砖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塑造技巧还是雕刻手法,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我当时就被“种草”的感觉,特别想去四川博物院找到这块东汉七盘舞画像砖,亲眼看一看。
  
  可是受疫情影响,文化场所都关闭了。“拔草”的小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这一等就是将近两个月,终于等来了四川博物馆恢复开放的消息。趁着清明节假期,我特地前往四川博物院参观。
  
  当天下午,我提前预约取票,检查体温、出示健康码后进入展馆。馆里人不多,不论是观众还是工作人员都戴着口罩。严密防控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直奔四川汉代陶石艺术馆,挨个查看,不一会儿便找到了东汉七盘舞画像砖。画像砖上惟妙惟肖的身影终于呈现在眼前。我在展馆内驻足良久,一件一件认真看,仔细品味。亲眼看到这块砖,所思所想更多了一层:汉代陶石艺术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礼赞和渴望、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画像里洋溢着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古人尚如此顽强,我等岂能因一场疫情而蹉跎岁月?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就过去了,这种从容又安静的观展感受让我心满意足。于是我发了条微博:“东汉七盘舞画像砖,特地去@四川博物院找到了你(一楼四川汉代陶石艺术展厅)。”
 
 
记者手记
 
  对众多博物馆来说,持续两个来月的闭馆经历,在其“馆史”上都将占据重要的一页。疫情期间,为了继续为大众提供服务,博物馆或主动或被动地“解锁”了种种“云观展”产品,通过数字技术让观众在线多角度观赏文物细节、查阅文物相关信息,把一盘盘文物大餐送到眼前。可以说,博物馆等文博机构近年来推进“互联网+”的成果,在这次疫情中得到了一次“全民检阅”。
 
  那么,之后呢?如学者蒋勋所说:“越王勾践剑、马踏飞燕铜奔马、唐宫仕女图、千里江山图,许多人看过照片,但唯照片远远不及实物给人带来的冲击力和触动。而只有看到实物,才能看到其背后的艺术。”观众和博物馆人都知道身临其境的不可替代性,这种将会很快回升的文化需求,正是各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协力实现博物馆有序恢复开放的原因之一。
 
  在博物馆精准有序开馆的此刻,我们不禁想问,“云观展”走红会不会成为疫情期间的数字昙花?它距离成为观展的新常态还有多远?“云观展”与现场参观之间又将如何实现互补、互动、互文?我们期待从业界的实践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