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确诊病人跑了
2020-03-11 13:51  点击:237128
 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王娅玲
 
讲述人
刘智鹏   武汉说唱团相声演员
 
场   景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军工社区“下沉”服务现场
 
【序幕】
 
“快站住!别跑了,别跑了!”
“站住!”
 
尖利的叫喊声划破了武汉军工社区的宁静。小区入口处,排队等待检测体温的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怎么了,怎么了?”
 
“好像是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太啊。”
 
“不知道啊,打起来了吗?”
 
队伍中好奇的居民循声望去,低声议论起来。
 
这都什么节骨眼儿了,老两口闹矛盾还闹到街上来了?真是“活久见”啊!封闭了这么久,任何一点波动都能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要不是戴着口罩,这老脸都给丢完了吧。
 
放下体温枪,我和同事准备先处理这起“突发事件”。这两人,一个在前头猛跑,一个在后边上气不接下气地边喊边追。现在排队的人不少,可别闹出什么乱子,先拦下再说吧。
 
说时迟那时快,老人正朝小区出入口狂奔,我迎上去,抬起胳膊想截住他。眼看相距只半米远的距离,这位气喘吁吁的老人突然停下,一把扯下口罩,对着我“咔”得一声吐了口痰!
 
“哎,你干什么!”“怎么朝别人吐痰呀!”同事和热心的居民都看不下去了。
 
“对不起啊,对不起啊!他是个精神病人!”追上来的老太太在后面替老人跟我道歉。她累得直不起腰,双手扶在膝盖上,语气着急又无奈。
 
此时,这位老人在我旁边,继续低着头向四周吐口水,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当时我脑子里就一个想法,赶紧把这人安抚住,让居民有序回家。可接下来老太太的一句话,让场面彻底失控了:
 
“他是个确诊病人!刚刚从医院跑出来,我得赶紧把他送回去!”
 
恐惧如一张巨大的网从天而降,把现场所有人罩住,动弹不得。虽然隔着口罩和护目镜,可那口痰液却仿佛糊住了所有的气口,让我无法呼吸。
 
旁边排队的居民尖叫着,不知往哪儿躲,谁都没见过这种场面。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咳嗽一声,就有可能让对面的人被传染,更何况是痰液!
 
眼看要乱,顾不上那口痰了,最要紧的是把这位确诊患者赶紧控制住,赶紧带走,这么多居民只戴着一次性口罩,硬着头皮上吧!
 
我刚一挪步,想靠近老人,他见状撒腿就跑,一溜烟儿往小区里头钻。
 
“他跑进去了啊!”
 
“进小区里传染别人怎么办啊!”
 
居民高声喊着。
 
太危险了!军工社区里有1800多户居民,失控的传染源跑进小区,不知道会惹出多大麻烦。想到这儿,我立马冲了上去。
 
可军工社区路况太复杂了,路窄,岔路还多。而且一想到追的是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新冠肺炎确诊者,我实在不敢靠得太近。边追边喊,七拐八拐,跟丢了。
 
我赶紧掏出手机拨了110,又跟社区反映了情况。
 
好在社区工作人员非常了解居民家庭的状况,民警与他们接上头后,迅速找到了那位患者的住处。这人还知道往自己家跑,还行。
 
悬着的心算是放下了一半。
另一半和那口痰液一起粘在我的护目镜上。
 
我一边担忧护目镜和口罩的防护效果,一边往小区入口走,心想我这个“临时工”,居然摊上这种“大事”,但愿自己没被传染。刚才老人离排队队伍的距离还比较远,同事和居民应该都没事吧。
 
回到岗位一看表,正好是“下班”时间。看来老天爷安排好了,在2月的最后一天,让我参演一部“惊悚片”。
 
忘了介绍,我是在这个社区做基层志愿服务的“临时工”。“工位”在武汉市硚口区军工社区。平时,我和同事负责挨家挨户上门测量居民体温,在值守点劝返想要上街的居民,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运送居民所需物资等等。
 
这是我疫情期间的“兼职”,我的本职工作,是武汉市说唱团的相声演员。最近发生的事情,简直比我平日看的剧本还要离奇。
 
【第一幕】到底是武汉嫂子
 
“下沉”到社区服务快一个月了。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我嘱咐亲朋好友不要向我的父母透露这事,瞒着了。其实,我跟同事不怕工作辛苦,只是担心会将病毒带回家里。为了保护家人,我就搬出来自己住。
 
“下沉”的故事,还要从2月12日说起。
 
当天下午3点多,我接到团里通知,要求所有党员“下沉”社区。由于之前毫无准备,当务之急是采购防护用品,可想要出小区必须有单位证明。离家最近的药店下午5点关门,路程需要10分钟。于是我求助团里的同事,请她赶到团里帮我开证明。
 
4点47分,我拿到了单位的证明。
 
4点57分赶到了药店。
 
药店老板是个武汉嫂子,利落地为我备齐了团里8位同志的防护用品。出门前我还联系了好友,武汉市第一医院的护士陈洁,告诉她我要采购口罩,想送给她一些。这时陈洁也到了。我把口罩给她的时候,老板特别不理解:“你明天要去社区,还把口罩送人?”
 
我告诉她,小陈明天要上雷神山了。
 
老板听后,转身拿了防护服、酒精、手套塞给陈洁:“丫头,一定把自己保护好,这一仗我们一定要打赢。”
 
武汉嫂子到底是武汉嫂子。事后,我看陈洁的朋友圈才知道,老板又追上陈洁,带她去了另一个药店,又送了她十几箱医用手套!
 
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遇到这样的善举,让我对接下来的“下沉”社区工作有了些信心。
 
【第二幕】劝回“奇葩”居民
 
第二天,到了军工社区,说不害怕是假的。这个小区离中山医院急诊室不到3米,每天无数趟救护车送来新冠肺炎疑似、确诊病人。
 
即便位置这么“险要”,有些小区居民还是会以各种“奇葩”的理由要求出去:
 
“我要去过早。”
 
“我憋得慌,想出去晃一下。”
 
“我要去买一根莴苣。”
……
 
有些居民办了出入证,但故意挑衅,偏不拿出来,或者拿出来在我们面前晃一下。更有甚者不戴口罩,被我们提醒后还破口大骂,不依不饶骂了两三分钟过了嘴瘾才回去。从早上8点到下午2点,我穿着防护服不吃不喝不坐不上厕所,至少劝回家300人。
 
居民想要出门的“热情”,到了第五天才明显回落。经过我们不厌其烦的提醒说教,居民终于认识到,出门不仅会让自己增加感染风险,还会干扰防疫工作。
 
除了严格值守小区门岗,我还负责一些后勤保障工作。有些人家中有一线医护人员,我每天电话询问这些家庭是否需要帮助,希望能让在一线战斗的医护人员多一分安心、少一分牵挂。
 
【第三幕】有心无力时
 
我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一天临睡前,我突然接到一个求助电话,是之前到宣恩慰问演出时认识的一位酒店老板打来的。他说,有一个15岁的孩子急需胰岛素泵,但当地买不到,孩子父母都在抗疫一线,分身乏术,希望我能帮忙问问武汉市的医院或者其他的供货商。
 
几经辗转,我联系到一位做医疗器械的朋友,他专门卖胰岛素泵,我让他们赶紧联系上,直接沟通所需的设备型号等具体事宜。但最后,也许是时间来不及,也许是孩子的病情有变化,从朋友那得知,他们最终放弃了购买胰岛素泵,选择将孩子转诊到武汉治疗。
 
在封城的状态下,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能顺利来到武汉,也不知道孩子有没有及时得到救治。
……
 
听说,离军工社区不到100米的养老院情况不容乐观,几天内有多位老人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还有几位老人被隔离。我们都知道,这个病毒对年纪大、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致死率很高。前阵子,团里一位同事的老父亲被感染,我们联系医院、询问床位、购买药品,可任凭我们怎么努力,这位看着我们长大的长辈还是离开了。我不敢想象,养老院里那些没有家人陪伴,甚至可能没有防护知识的孱弱身躯,在面对病毒时该有多无助、多恐慌。
 
想到这些,内心都是满满的无力感。
 
一天,我照常在社区门口值守,突然间,一辆接着一辆的公交车鱼贯而来,停在旁边的中山医院。我粗略数了一下,一共4辆车,每辆车上有十几个人。
 
一下子就送来了五十几个病人!
 
以前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形,老实说,挺害怕的。
 
经过了解,是中山医院内新开了病区,有新增的床位,因此有些病人转了进来。
 
他们跟我也算有一面之缘,我只能看着,做不了什么,真的希望他们都能平安回家。
 
【尾声】特别鸣谢
 
休息的日子,一个人在这临时的住处放松下疲惫的身体、紧绷的神经,所以能有一点时间接受采访,之后还要元气满满地继续战斗。
 
在岗位上值守这么多天,一方面害怕、恐惧,另一方面这些本能的情绪也转化为严密的防控意识和行动,特别是在大家共同的努力和互相的关心之下,原本陌生的疫情生活节奏正在成为日常习惯。
 
作为文艺工作者,我原本缺乏社区服务、防疫工作的知识和经验。但我想了想,也许正是因为文艺工作者的职业素养,让我能在艰苦的防疫工作中苦中作乐,用我的眼睛捕捉普通人为这场战“疫”作出的星火贡献。
 
疫情结束后,我会创作一部作品,把这段时间记录的故事一股脑地掏出来,我要在结尾鸣谢他们:
 
 为我联系汽车修理店的余师傅,
 
 主动为居民送菜的快递小哥仓先生,
 
 为我提供隔离住所的张女士,
 
 关心志愿者人身安全的公安民警同志,
 
 为一线人员提供盒饭的爱心人士,
 
 仗义赠送防护用品的药店老板,
 
 与我一起为医院配送医疗物资的同事,
 
 关心并给予无限支持的团领导,
 
 理解我的家人,
 
 所有身处武汉顽强抗疫的人。
 
也许他们没有出现在任何的新闻报道里,但他们是我心中的英雄,都是我的“生死之交”。
 
对了,
 
还有刘智鹏,
 
就是我自己!
 
记者手记
 
刘智鹏的微信朋友圈就是一部战“疫”打卡日记,几天不发工作记录的话,会被微信好友“催更”。像刘智鹏一样“下沉”社区的文旅工作者还有很多,记者希望,能用文字记录下这些普通人的不平凡,希望当疫情远去、成为历史之后,重新翻开这段记忆,仍能找到他们的蛛丝马迹、点滴光辉。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刘智鹏是武汉说唱团演员,是一名文艺工作者,这次“下沉”社区的新经历、贴近群众的真生活,对他今后的创作将很有助益。实际上,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抗‘疫’文艺”层出不穷,其中不少只是应景而作的急就章。在疫情防控要求下,很多文艺工作者没有深入一线贴近基层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如何创作出具有现场感、真实感的作品来?新闻报道、一线工作者手记,或是艺术素材和创作灵感的武库。
 
随着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下沉”,随着疫情的不断好转,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涌现出一批有感染力、有影响力、有传播力的“抗‘疫’文艺”作品。